文言文自己的父亲
1. 古文中的父亲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2. 【一篇古文,自己的父亲对他的父亲不孝,儿子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他 "孝字要写好" 百善孝为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但不管如何,其中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说“养老”和“娱亲”,即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慰藉.这既是现代法律的规定,也是传统道德的准则.父母年轻力壮时全力抚养子女,到了年老力衰,理所当然地要子女赡养和孝敬.如此子子孙孙,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土家族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不愿尽赡养天职的人,看到父亲老了,就用一个大背篓把父亲背到山上去.他儿子看见了就说:“爹,你把爷爷背到山崖上后,一定要把背篓背回来,留着我以后背你用呢.”这给那些尚不懂得“孝”字怎么写的人提了个醒:如果不“孝”,你的儿子也会像你一样!“。 3. 他传文言文自创《我的父亲》 在学校是老师,在家里是爸爸.家里爸爸仍是个老师,爸爸利用课余的时间,教我写字、画画……之类的才艺,我想没有几个老师像这样不厌其烦的教他的学生吧.回家做作业时不懂的问题也问爸爸,爸爸一说,我就明白了,所以我的作业总是100分. 爸爸像普通的爸爸一样喜爱他的孩子,但是不只是由爸爸作为出发点,爸爸还是我的朋友.朋友是互相关心,在一起玩,亲密无间的伙伴,我和爸爸之间没有父女的隔阂,就像朋友一样. 我们一起看电视,虽然兴趣不同,但是爸爸跟我说他看过的新闻,我跟爸爸说我最爱的动画,分享各自的快乐,总能帮到对方. 遇到难的问题,爸爸跟我争辩,我说我的理,他说他的理,常争得脸红耳赤.最后,有时爸爸弄错了,有时我想的不对,不管怎样,题目是完完全全的明白了. 闲着的时候,我教爸爸玩游戏,爸爸和我一起跳绳,和我一起打球,和我一起玩剪刀石头步,爸爸就像我的小伙伴. 不论爸爸是老师还是朋友,爸爸就是爸爸,爸爸的言语和行动中都显露出爸爸来. 感谢你,爸爸. 4. 文言文对着父母怎么称呼自己的 妾身(女) 吾(男) 文言文中其他场合称呼自己 我:吾、余、予、愚、鄙人、在下 先秦以前:寡人 皇帝:朕、寡人 皇后、太后:哀家 老头:老朽、老夫 老妇:老身 出家人:洒家 官人:下官 女子:妾、区区、奴、奴婢 读书人:小可、不才 下人:奴才、老奴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 “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 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 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 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 “人”字旁称“人家”。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1、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22、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2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24、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见教呢?” 25、足下事皆成。《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5. 文言文对自己的谦称有那些词我想知道,古人在对方面前称自己时,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爸爸的文言文怎么说
1. 父亲的文言语句 根据构成父 亲称呼短语的结构,特对父 亲的称呼方式做了以下整理。 一、以“阿”、“家”、“老”和“先”等字为前缀的称呼方式 (一)以“阿”为前缀的叫法,有以下几种 1、阿父` 2、阿公 3、阿伯 4、阿爷 5、阿翁6、阿爹 7、阿妈 (二)以“家”为前缀的称呼方式。这类称呼主要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的父亲,有自谦的意味。 有以下几种 1、家父 2、家君 3、家大人4、家严 5、家翁 6、家公 (三)以“先”为前缀的称呼。这类称呼一般用于称呼自己死去的父亲,有下面的几种 1、先父 2、先君 3、先府君4、先考 5、先人6、先子 7、先君子、先公 、8、先严 (四)以“老”为前缀的称呼,这类称呼一般用于子女称呼父亲,表示一种亲昵。 有下面几种 1、老爷子 2、老公3、老太爷 4、老子 5、老爷 6、老父 7、老爷 8、老尊(五)以“令”为前缀的称呼。该种称呼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别人的父亲。 令尊 和别人交谈时,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令”字为前缀称呼,也是一种固定的结构,如“令堂”、“令爱”、“令弟”…… (六)以“尊”为前缀的称呼,此类称呼大多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 二、单字称呼 即以一字成词来称呼父亲的词汇,有如下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264663632几种 1、大 2、爹 3、爷 4、伯 (读bê)5、父 6、《中华小字典》该字条下云:“吴人呼父也,见《广韵》,今苏人呼父为爹,当为 之转。” 三 双音节称呼方式 除带前缀的双音节称呼之外,还有两种对父亲的双音节称呼方式,如下 (一)非叠音方式 1、父亲 2、岳父 3、岳丈4、泰山5、丈人 (二)叠音称呼方式 1、爸爸 2、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