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对一个人来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活着就是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人生中遇到的磕磕绊绊,所谓的困难或者痛苦都不是问题。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很多困难和苦恼应该是自找的,自己给自己增加的。特别是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如果从问题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孩子的成长,但是实际上,其实也不是问题,它就是成长的过程中正常的事情发生而已,因为这种事情,很快会过去,很快会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的父母每遇到孩子这些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首先思考,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发生的现象都是正常的,我们所谓的认认为的问题都是正常的。
所谓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孩子不应该这样,所以才会觉得是问题。比如说我们觉得孩子不应该成绩下滑,所以觉得是问题;觉得孩子不应该早恋,那么早恋的时候就觉得是问题;觉得孩子不应该玩手机,那么玩手机就觉得是问题。难道他不可以成绩下滑?他不可以早恋?他不可以玩儿手机吗?所有的这些规定是我们成人给孩子规定的。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谈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内心就会抗拒会逆反,凭什么你要这样对待我,凭什么我不能早恋,凭什么我不能玩儿玩儿手机。所以我们对待孩子的这个学业问题上,我们不能带着功利的一种目标去教育。
并不是说我们一味的让孩子想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孩子发生的所有这些个事情面前,我们要正确的引导,要有个度。
所以父母对待所有孩子问题里面,第一点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可以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正常发生的事情,这是第一个正常的思维。第二个就是孩子做这样的事情,他正在告诉我,他有什么样的心理发展需求,心理发展需求,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第三点,我做什么,才能够让孩子得到这样的心理的满足,心里的需求,因为这种心理需求是有助于他的成长的。第四点,我曾经做错了什么,使得这个孩子,出现了成长上的一些困难,或者是障碍。第五点,那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支持到孩子,这才是一个智慧父母应该的,面对孩子的问题面前去思考的。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就不是问题,问题实际上是机会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父母改变和提升的机会,也是认识孩子成长规律,真正能够帮助到孩子的契机。
什么是“问题孩子”?
什么是“问题孩子”?
遇到了问题,但没有得到有效帮助,自己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
他们的需求被忽视,善良被曲解。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解决问题”——
逃学,解决自己被歧视、被冷漠的问题。
说谎,解决自己被谴责、被处罚的问题。
......
图片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不只是“问题孩子”——
第一,他们不爱教学,爱学习。
在丑小鸭中学没有教务处,只有学习部。
“教”与“学”是两个概念。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是“教”的课堂,后者是“学”的课堂;前者以分数做评价,后者从状态找感觉;前者因为你傻我才“教”,后者因为我要我才“学”。
如果不“教”了,我们还“学”吗?
图片
第二,他们排斥被教育,渴望被帮助。
在丑小鸭中学没有政教处,只有心理部。
就中小学生而言,我认为没有德育,只有心育与美育。因为,德育很空洞,心育与美育却实实在在看得见。“德育”控制人,心育关怀人;“德育”关乎集体,心育关乎人性。
我这里说的“德育”,是那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的德育,是那种哄领导开心的德育,是那种丝毫不需要孩子参与的德育。
一个有安静内心的人,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否则,不管他如何光鲜亮丽,都随时可能掉进别人挖的或者自己挖的坑。
图片
第三,他们反对简单枯燥,期待有滋有味。
在丑小鸭中学没有后勤处,只有生活部。
吃喝拉撒不叫生活,那叫生存。生活是一个水灵灵的生命世界,是绽放出来的美。人的一切奋斗,都只是为了一个美美的生活。很多人都是这样——当实现了生存目标以后,才发现梦想不在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生活过。
如果,教育不能装点生活的美好,那要教育干什么呢!
教育,是读懂人性的需求。
教育,是激发人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