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时间:2024-11-16 05:19:55编辑:阿星

素问是什么意思

《素问》是一部医经著作,共9卷,81篇。《素问》注本有三家,一为全元起的《训解》,宋以后即不见。二为杨上善的《太素》,又残缺不全。三为王冰的注本,得以流传下来。王冰是唐代著名医家,别号启元子,宝应年间任太仆令,因而后世称,王太仆。王氏长于医术和养生,深研内径,鉴于当时素问传本,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遂精勤博访,补辑修订,即今流传下来的皇帝内经素问王注本。在保存整理古籍工作上,做出了贡献。王氏倡导运气学说,其理论见解,记述于七大论的注释中,对后世运气学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书籍简介《素问》卷1、2为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卷3为脏象,卷4为治法。卷5、6为诊法,卷7、8为病机,卷9至13为疾病。卷14至18为腧穴和针道,卷23、24为治则与医德。《素问》所创立的中医理论,是我国古代医家在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贯穿全书的主要理论阴阳平衡论、邪正盛衰论、天人相应论。这本书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为祖国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千百年来,一直对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素问

素问是什么意思

《素问》即问本,探索人与自然的根本性问题。1、《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2、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3、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各有多种版本流传,以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影响最大,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王冰次注本由于改动较大,所以与前期《素问》传本有较大的差别。4、《素问》传本至宋代,出现很多错讹,宋仁宗嘉祐年间,高保衡、林亿等奉诏整理医籍,林亿等参阅众本,正谬误,增注义,重新校正王冰次注的《素问》,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本成为后世《素问》刊行的定本。5、《素问》现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残本,尚存11卷;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上一篇:65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