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英雄故事有感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江姐的英雄事迹.
江姐,是党的女儿,在东川一带领导革命。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为了知道党的.秘密,可恶的敌人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甚至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指。但江姐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半个字。在狱中,她还时常对落难的同志们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铁做的。”在重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年仅29岁。读到这儿,我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颊滚落下来。
多么伟大的江姐啊!她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她为党献出了一切。而我呢?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哭着找父母,遇到一点小困难就灰心丧气地想靠别人。遇到难题时,我就想,别白费精力了,明天问问同学,或抄抄别人的不就完事儿了。爸爸妈妈要我帮忙做点事,我会找尽一切借口拒绝,实在没有办法就靠拖,拖到黄花菜都凉了,爸爸妈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做。天长日久,我们变得懒惰、胆小。朋友们,我想告诉你们,父母不是我们永远的保护伞,总有一天,我们的羽毛会丰满,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而那时,我们怎么会有勇气在空中盘旋呢?在江姐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啊!
故事读完,江姐那铁锤般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荡。革命前辈面对屠刀无所畏惧。我也要勇于拼搏,战胜困难,做一个江姐那样的意志坚强的人。
六师二附小
五(2)班
郑益龙的这个行为告诉我们什么?
郑益龙让我们感受到了正能量,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希望!郑益龙是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位心里有爱的中国军人。
还告诉我们,会游泳并不能有能力把人从水里救起,一切量力而行。
为英雄祈福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
您的支持和肯定是我作答最有力的动力。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读后感
下面是关于《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英雄事迹读后感 12年前,当洪战辉也才仅仅只有12岁的时候,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了一个弃婴,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成了这个自己还是个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几年来,他小小年纪,饱尝艰辛。如今,他上大学了。读大学的他,依然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 洪战辉的事迹确实感人。我是两眼满含着泪水看完他的事迹。是感动、更是震撼! 洪战辉是一面镜子。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看到:应该珍惜人间真情。洪战辉从12岁起,就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多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让人感动。然而,现实生活中,我感到脸红,在家对妹妹我横行霸道、在校对同学我也不够友爱,面对洪战辉,我懂得了珍惜人间真情。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看到: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磨练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反省一下自己,我又一次脸红了,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成为惯例,我从来没有感受到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辛苦,我完全依赖于父母,把一切都看成理所当然,并心安理得接受,妈妈常常摇着头对我说:“馨馨啊,你什么时候才会长大?”面对洪战辉,我懂得了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路来,这样,生活应该会更加充实。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还看到:应当学会真实与乐观。12年来,洪战辉经历了多少苦难,的确难以想象,他的经历,让许多人流下了眼泪,洪战辉虽然也哭过,但是大多数他都充满了很激昂的干劲和精神。而我呢,稍有不满,就又哭又闹,遇到困难,就又蹦又跳,哭过之后,没有认真地去考虑,怎么改变困境,没有改变困境的勇气和志气,有时甚至选择了逃避。就像前天,钢琴八级的曲子好难,我弹来弹去都弹不好,我又是跳脚又是哭,最后还是妈妈告诉我:“要静下心来,用心去弹,要乐观,不要抵触,没有捷径,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练才能弹好,你这样哭丧着脸,这种心情下怎么能弹好?”在妈妈的开导下,我摇头晃脑地边唱边弹,果然,效果很好,我明白了,其实,生活、学习也象练琴,只要真实与乐观地面对一切,用心去发现美好的东西,会感觉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学习如此轻松。 从洪战辉这面镜子中,我懂得应当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洪战辉在生存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战胜一切困难,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他一路顽强地走了过来,还把“拣来”的妹妹抚养大,送进学校读书。想想我,面对父母为我创造好的一切有利条件,并不十分珍惜,反而认为享受父母给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毫不珍惜学习机会,有时甚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不情愿甚至被动地学习,总找机会偷懒、逃避,贪图轻松、享乐。每天练书法时,我总是磨磨蹭蹭,跟妈妈讲条件,为少写一版总是惹得妈妈生气,等到考级时,我这才知道我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但已悔之晚矣,时间来不及。 一个艰难的环境磨砺了洪战辉的坚强,成就了他的伟大。他用真诚、道德、良知和坚强,他用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我,对照这面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同学们,你们呢?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读后感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奔往来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她是多么地勇敢,当进攻解放区,她主动留下来,我想你们一定是讨厌战争的,更不用说参加战争。而她主动要求留下来战斗,这要有多大的勇气!在战场上有可能会吃不饱,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几天都不能睡觉,甚至会死!要知道每次战场上都会伤亡惨重,难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弃休闲的生活,为了革命,她勇敢地参加了!要知道,没有人逼她,但她却依然主动要求留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知道我刚才语言有点重复,但我觉得就一句话还不够,要更多的话才能表达我对她的佩服。 当我读到“阎军袭击云周西村时,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时,我又觉得刘胡兰这次总该用完了她的勇气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会很复杂,脑子很容易乱,可能就会告诉敌人国家机密,而且面对生与死的时候,无数人都会不顾一切地选择生。但是我错了,因为后面说“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这让我震惊了,她不仅在生与死中选择了死,而且这生还附加了很多好处,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伟大,这简直可以说是视死若归,你们设想一下,换做是自己,能做到吗? 我又读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我又流下了眼泪,这么伟大的人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这是事实,我不能让她死而复生,这让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为什么许多好人最终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许多坏人却能逍遥法外这是为什么?但我悲伤的同时又震惊了——她竟然未满15周岁!也就是说只比我们大两岁!这么小竟然有这么大的勇气!
郑益龙舍己救人的做法值得吗?
清明节祭奠舍己救人英雄郑益龙 南方日报讯(记者/洪奕宜 通讯员/何丽平 廖彬华)今天上午,武警广东省总队在珠江边亲水平台祭奠舍己救人英雄郑益龙。阳光透过云层,倾斜照射在官兵表情凝重的脸上,现场市民自发停下匆匆的脚步,驻足祭奠、追思和缅怀英雄壮举。
2013年3月1日,武警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原副教导员郑益龙,勇救落水群众陈永标不幸牺牲。英雄的青春定格在了14秒21步那短暂而又永恒的瞬间,英雄的壮举回荡在春潮涌动的珠江两岸。武警部队授予郑益龙同志“为民献身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追授他“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他的英雄事迹在部队和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省武警总队、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荔湾区委政法委、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等单位分别敬献了花圈,社会各界和群众代表向烈士献了花。尔后,全体人员向英雄默哀1分钟,缅怀英雄壮举,并按顺序到烈士雕塑前瞻仰,追忆郑益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
还有不少群众自发前来祭奠郑益龙。李先生今日和家人准备驾车到清远老家祭祖,出发前特地购买了鲜花到亲水平台看望英雄郑益龙。“想着今天回老家也顺路,就顺便过来看看英雄。”李先生说道:“郑益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对我们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我们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更好地传递时代正能量!”
据了解,为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总队在政工网上开辟“品读英雄”、“品悟人生”等专栏;组织观看记录片、撰写心得体会、畅谈内心感动等形式,掀起了“学郑益龙事迹、争当忠诚卫士”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