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

时间:2024-11-17 15:57:37编辑:阿星

我的宝宝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手术疗法: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如是单眼,肿瘤尚局限于眼球内时,要早期行眼球摘除术。手术时切断的视神经不能短于1厘米。术后病理检查,如发现肿瘤已侵及视神经残端者,应进行放疗,如眶内容亦受累还应进行眶内容剜除术,术后放疗加化疗。 2.放射疗法: (1)如肿瘤已达球外期,且大者,可先作放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行眶内容剜除术,术后继续进行放疗。 (2)如双眼均有肿瘤时,除对较严重的一眼进行手术外,较轻的一眼尽量争取作放疗和/或化疗。近年来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比60钴高,而且还可产生高能电子束,用它照射肿瘤,尚可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出达到眼球及眼眶的放射剂量分布情况,及时核对治疗参数,使肿瘤接受一致的高剂量。亦可在小的肿瘤处植入氡子(radon seeds)。还可用106钌或106锗施用器局部贴敷,亦可收到较好疗效。 3.冷冻疗法:对位于赤道部以前的视网膜周边部孤立的较小的肿瘤,可行冷凝术,温度在-90~-100℃,冷冻至肿瘤变为冰球,一分钟完全融化,立即再冻,每点重复三次。一般治疗后2-3周肿瘤消失,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色素沉着,有时有钙化斑块。 4.光凝疗法:仅用小而孤立的肿瘤(3mm直径),黄斑部及视神经大血管附近的肿瘤不能用本法,以免视力及血管损伤。方法:先在肿瘤周围光凝两排,形成两道堤坝,再凝固走向肿瘤血管,使之完全阻塞,截断肿瘤的血源,(勿伤及大血管免致出血),使肿瘤坏死、萎缩。此方法的优点可反复进行。亦可与放疗或化疗并用,效果较好。 5.化学疗法: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三乙烯三聚氰胺(triethlenemelamine.T.E.M.癌宁)可以口服,肌肉注射和颈动脉内注射。常与放疗、光凝、冷凝等疗法合并应用,以提高疗效。在应用中应常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000应停药。 6.光动力疗法(血咔啉衍生物HPD-激光) 作用机制:HPD能有选择性的被恶性肿瘤组织摄取,经一定波长的光能照射后产生动力效应,透发单态氧等自由基参与的生物氧化反应,引起瘤细胞毒性作用而变性坏死,从而有效杀死瘤细胞。方法:HPD静脉注射(2.55mg/kg),2天后用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全眼球扫描照射,波长625~640nm之间,光斑200μm,功率密度200~300mw/cm2,时间45~60分钟,每日一次,共2次,疗效良好。 7.免疫疗法:目前认为本病与免疫改变有关,故设想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替哌等,以控制肿瘤的增殖。 也可用特异性Rb转移因子、基因工程Rb单克隆抗体及其生物导弹,细胞因子(rIL-2 、rIFN、rTNF)、TIL、LAK细胞等联合治疗可获较好效果。


简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1)视力障碍,在儿童常不能自述,多因发生“白瞳症”或斜视才就诊。(2)眼底检查和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血管异常,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扭曲、静脉扩张、微动脉瘤、毛细血管无灌注、毛细血管梭形膨胀呈囊状或球形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大片黄白色脂质沉着,可见发亮的胆固醇结晶,黄斑可有硬性渗出,或盘状瘢痕。(4)视网膜新生血管少见。(5)病变逐渐加重,尤其4岁以下儿童进展快,常伴有广泛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因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失明。对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区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封闭异常血管,阻止病情进展,但需要多次治疗和长期随访。对视网膜脱离应做视网膜复位术。

5个月的孩子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应怎办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时期眼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俗称“眼癌”。如果未能及时确诊并合理治疗,往往产生严重的后果,轻者摘除眼球,重者失去生命。指导意见依据眼底分期,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治疗
A期肿瘤较小,可以采用激光光凝或者二氧化碳冷冻的方法直接杀死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一般间隔4~6周。
B期肿瘤略大,可以先采用化疗(一般2~3次),待肿瘤缩小后再用激光或冷冻继续治疗。
C期肿瘤较大且有细小的种植,可以先采用化疗减容(一般3~6次)后,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残存肿瘤;对于残存的玻璃体种植,可以用眼球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一般需要4~6次)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D期对于没有视力且视网膜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的眼球,眼球摘除是第一选择,尤其是单眼患者;对于有潜在视力,视乳头没有被肿瘤侵犯,大部分视网膜完好的眼球,可以先化疗减容(包括全身化疗和眼动脉介入治疗),待肿瘤大部分钙化后,采用激光或冷冻、眼球内注射等方法治疗残存肿瘤。
E期因为具有极高度风险,容易转移,所以眼球摘除是最佳的选择;只有针对只剩单眼(另外一眼已经摘除)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上一篇:辗转反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