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

时间:2024-11-18 06:54:17编辑:阿星

拓印法是谁发明的?

马克斯·恩斯特(1891~1976)是德国画家和雕刻家,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生于科隆附近的布鲁尔,卒于法国。他的艺术道路是靠自学走出来的。凡高、麦克、康定斯基、毕加索、基里柯等人的艺术给了他很大影响。后来,他结识了阿尔普,创建科隆达达派,是重要的达达派画家。1924年,他在巴黎与其他人合作创建了超现实主义画派。恩斯特于1925年发明了拓印法,即用名墨棒的纸在有纹理的表面摩擦,拓出木头纹路、布纱经纬、树叶脉络等各种图案。他认为这能够将创作者的主动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因而是“以‘自动写作’一名为人所知的那种东西的真正等同者”。在《超越绘画》一书中,他这样描述,“我兴奋地盯着地板上经过成千次擦洗后挖出的条条沟沟,一种着魔似的感觉打动了我。之后,我决定研究这着魔感觉的象征意义,并且为了帮助我的沉思默想和创造幻觉的能力,我在木板上面随意放上印上石墨的纸片,作为一组素描。细心凝视这样作成的素描……我为我的视觉能力的突然变化和一个叠一个交搭形成的矛盾形象的一连串幻象所震惊。”除拓印外,他还使用移画印花法,即在未干的画布上摩擦,使颜料在另一平面上形成粗糙纹理,籍此方法,艺术家摆脱理性控制,把偶得的纹样自由地加以组合,从而获得价值独特的作品。这种作品造型奇特模糊,富于视觉吸引力。《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作于1924年,是木板拼贴与油画的结合体。与他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它是令人费解的。我们看到,木头拼贴而成的房子及栅栏分别越出了左右画框。田野、天空和远处的建筑构成了一个看上去十分美好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门铃被夸张得那么大,但手却始终够不着它。夜莺会带来美妙歌声,却吓着了两个孩子。显然,我们对此无法理解、无法解释,这是一个一反常态的梦幻世界。也许,它还暗喻了艺术家年幼时的经历:他的小妹妹出生了,恰恰他的宠物小鹦鹉死了。过去的这种魔幻感与现在的某种无意识相结合,使作品抹上了奇异的感觉。恩斯特于1938年离开超现实主义运动。后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雕塑上,创造了很多出色的雕塑作品。

什么是拓印法

  一、关于拓印法简介如下:
  又称对印法,是界于无笔画和版画之间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在平放的玻璃板上(玻璃板底下衬白布或白纸)随意地泼洒,倒上或画上水彩色。水多色多,色与色之间可以衔接,相互渗化,也可以不接触。
  二、详解如下:
  1、详细解释:
  又称对印法,是界于无笔画和版画之间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在平放的玻璃板上(玻璃板底下衬白布或白纸)随意地泼洒,倒上或画上水彩色。水多色多,色与色之间可以衔接,相互渗化,也可以不接触。总之,可自由地倒、涂、挤、泼、洒、滴等。水干时,即用水彩纸覆盖在上面,上下左右用手轻按,使整个画面汲上一遍色。觉得无遗漏后,拎住两角提起,平放在画板上,一幅无限天趣,变幻莫测的图画就基本形成了。当然,既是色彩自然混合,也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试验性,接连失败,或一举成功,都是有可能的。
  2、举例如下:
  《勇士》表现出远古文化神秘而质朴的美。先在画面上涂了白蜡和浅绿色的油画棒,然后再拓印。使画面基调的颜色呈朱红、土黄、浅绿三种。最后加上勇士的形象。
  《交响音画——悲怆交响曲》则采用了另一种拓印的手法。作者以明亮灰背景与流畅起伏的线条为主要的艺术语言。当上述两遍色完成后,又以非常干净的浅灰的薄水粉色,涂在揉皱了的透明涤纶纸上,利用其不规则的轮廓,迅即把透明纸按在画面上,使得原来的波浪形的思绪万千的线条,被笼罩在雾一样的氛围中,意韵似乎更为生动含蓄了。


马克斯·恩斯特的艺术历程

马克斯·恩斯特(MaxErnst,1891—1976),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1891年出生于德国古都科隆附近的布鲁尔小镇。中世纪的科隆是莱茵兰的文化中心,著名占星家亚克列巴的诞生地,有着炼金术的传统,也是充满着很多亡灵与传说的地方。恩斯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画家,他的创作给了恩斯特以一定的艺术熏陶。恩斯特在童年时受到了古都怪异传说的影响,加上自身的敏感,产生了各种幻觉。这些都成为了他日后进行幻想性绘画创作的源泉所在。恩斯特曾在书中记录过幼时体验的幻觉及特质,幻觉是他艺术表现的基础,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恩斯特还曾在波恩大学学习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艺术史、以及德国文学。他对当时新兴的精神学极为感兴趣,经常出入于精神病院,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研究。1919至1921年,恩斯特创作了达达主义的物件拼贴画、素描以及照片镶嵌画作品。他同让·阿尔普和约翰内斯·巴尔盖德共同创作出一种“集体拼贴法”,预示出了所谓的“优美的尸体”。1920年,他遇到了保罗·艾吕雅,并为后者的诗歌创作了插图,并将未来的超现实主义者们搬上了画布《在朋友的会面中》。自1923年起,他使用“意识流记述法”进行创作,力图展示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世界。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所谓“幻觉主题”,在恩斯特的作品中也产生了共鸣。他利用色彩和变形的手段,创造出了梦幻般的景致:“充满了植物与动物遗迹的凝结物。”同时,他还描绘被撕碎的形体,离奇的动物及幽灵般的女性形象……1925年,他首创擦印画法,用薄纸描摹出板材表面的凹槽,以此来“激发视觉的能力”。恩斯特逐步使用其他方法,创作了刮擦画、纸贴画和小说拼贴画及移印画等。1942年,当他在美国时,通过《被一只飞起的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苍蝇所惊呆的年轻人》这部作品,创造出一种名为“浇筑”的技法,后来被杰克逊·波洛克所系统地使用。恩斯特还钟情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艺术和面具造型,将其形式融入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了如《星空下的舞者》等作品。

上一篇:富察贵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