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如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其水解,加入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就说明有溴元素存在。因溴乙烷中溴以共价键状态与乙基相结合 应先将溴元素转化为离子形态,加入NaOH溶液共热 发生水解反应。NaOH+CH3CH2Br=CH3CH2OH+NaBr,接着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NaBr+AgNO3=AgBr(↓)+NaNO3,AgBr浅黄色沉淀。溴乙烷,又名乙基溴,是一种卤代烃,化学式为C2H5Br,缩写为EtBr,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制冷剂、麻醉剂、溶剂、熏蒸剂,也可用于有机合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溴元素一般指溴。 溴(Bromine)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Br,原子序数35,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黑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纯溴也称溴素。
二溴乙烷化学式
二溴乙烷化学式:C₂H₄Br₂。二溴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溶剂,也可用于有机合成。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溴乙烷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羰基金属、不含M-C键的金属有机配体配合物,部分金属有机化合物等主要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质。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塑料、有机玻璃、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与有机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为共价型化合物,固态是分子晶体,有较低的熔点(一般在300℃以下) 、沸点,极性较小,属于非电解质。2、大多易燃,受热易分解。3、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汽油等有机溶剂。4、有机物的反应多为分子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常需要加热、光照或催化剂。5、有机反应的副反应多,产率较低,产物往往是混合物。6、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
思路是这样的,把复杂的有机问题转为无机问题,溴和碳以共价键连在一起,那么你要先把溴弄出来,变成游离的溴离子。所以先加NaOH,加热,这样溴乙烷变成了乙醇,溴就以溴离子的形式在溶液中了(2,4,5的步奏就是为了发生这步反应)。剩下的就是如何检验溴离子了。
检验溴离子我们说生成不溶于酸的浅黄色沉淀就是,那么就先酸化(这里还有个重要的作用是如果先加硝酸银,那么因为之前溶液是酸性的,就会水解生成氧化银),最后加银离子。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3CH2Br→CH2=CH2↑+HBr,消去反应一般指消除反应,消除反应又称脱去反应或是消去反应,是指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的有机反应。
消除反应发生后,生成反应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消除反应可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消除反应又称脱去反应或消去反应,是一种有机反应,一般为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团,反应后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如下:1、溴乙烷消去反应方程式:CH3CH2Br→CH2=CH21+HBr。2、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一般是乙醇,即NaOH/醇。有的情况下还可以把HBr与NaOH的反应也加进去。即:CH3CH2Br+NaOH一一CH2=CH21+NaBr+H2O,条件也是醇溶液中。溴乙烷,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和灼烧味,露置空气或见光逐渐变为黄色。3、其蒸气有毒,浓度高时有麻醉作用,能刺激呼吸道。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农业上用作仓储谷物、仓库及房舍等的熏蒸杀虫剂。溴乙烷是通过溴化钾与冷冻的硫酸和乙醇反应而成。常用于汽油的乙基化,冷冻剂和麻醉剂。
二溴乙烯电子式
A.CHO是醛类的官能团,醛基中碳氧之间存在两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比例模型中,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原子的大小,丙烷的比例模型为 ,故B错误; C.1,2-二溴乙烯中的C原子上连接的两个原子相同,不存在顺反异构,故C错误; D.1,4-二甲苯中,两个甲基处于苯环中对位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