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本期对话嘉宾崔其升 山东省茌平杜郎口中学校长杜金山 山东省兖州第一中学校长徐 翔 江苏省灌南新知学校校长李南沉 河南省安阳殷都区区委书记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炳亭 《现代课堂周刊》主编■对话主持:褚清源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心并被日益放大的一个显性概念。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概念的普及无疑显示了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概念普及的过程也往往可能是概念被泛化、被肤浅化,甚至被妖魔化的过程。那些舍本求末的、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厘清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以及概念背后的价值追求。“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褚清源:很多人常常从字面理解,认为高效课堂是基于效率而言的,即学习效率高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是否是一种误读,或者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窄化理解”?吴刚平: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高效课堂的产生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徐翔: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之低效所提出的一个命题。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改教师讲为学生讲,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安静为言说,改坐着为站着,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些变化本身并不能完成课改;而且,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改换动作的时候,是否依然在物化和奴役学生,是否陷入了新的一厢情愿?李南沉:现在,大谈高效课堂的学校有很多,有的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没有把根子改了。就像大猩猩戴个礼帽,穿个西装,还是一个大猩猩,虽然有点外观的改变,但是本质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我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彻底让学生做主人。把课本知识当成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园地游玩,学生主动学习,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李炳亭:其实,高效课堂来源于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传统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势必弱化学生的“学”,所以传统课堂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我曾用“鸠占鹊巢”这个词来形容传统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的垄断与霸占。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哪里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发展的主体?如果是,我们还用争论教师该不该讲的问题吗?有人或许会问,学不会怎么办?当然学不会绝对不是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正当理由,遇到学生学不会教师当然需要适时“点拨”,但点拨不是讲授,一个以“教”为主体的课堂,实质上就没完成新课改教、学、评方式的转变,没转变依然是旧课堂。高效课堂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二是满足升学的需要,满足升学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褚清源:是的,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学习的高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达成。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但这不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方式。高效课堂倡导绿色的教学质量观,所谓绿色教学质量观是环保的,是健康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保护性开发,而非掠夺性开发。高效课堂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力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褚清源: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另一误区是,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尚未走出知识本位,应试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为数不少的学校把“高效”当作应试的利器,只注重知识的接受。李南沉:把学习知识的效率作为高效课堂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伪高效。只追求知识接受,只追求成绩高低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打个比喻,穷人关注的是如何吃饱,富人关注的是如何吃好、吃得更合理。我们称应试教育为“穷人教育”,关注的仅仅是分数高低,而素质教育应被称为“富人教育”,分数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而是如何吃好的问题,不存在分数上不去的问题,只是分数高的同时全面发展的问题。一味追求知识获得的课堂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行动需要去伪存真,因为高效课堂培养的是有仰望星空兴趣的人。李炳亭: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杜金山:高效课堂同样可以解读为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态课堂。本质上,它是生命的课堂,是生命的对话、生命的成长;内容上,它是生活的课堂,是三种文本,即纸质文本、生活文本、生命文本的对话和交流,答案不再唯一,思维不再被控制,关注知识落实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知识中蕴含的意识能力和观念;从课堂学习环境上,它是生态的课堂,师亦生、生亦师,老师在“学”中教,学生在“教”中学,每个个体的差异都得到尊重,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既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我们说一个课堂是高效的,从外部和结果上看,就是学生的成绩好;从内部和过程看,就是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大致包括“学会”、“会学”、“想学”三个方面。褚清源:高效课堂还原了教育的本真,真正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那么,衡量高效课堂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吴刚平: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和教了多少。所以衡量课堂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这一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命性。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体,生命性课堂是交互式对话的场域,学生总是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踊跃参与互动,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第二,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完全按照预设结果进行,是师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共同投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不断建构新的意义。第三,全体性。高效课堂不能仅仅反映在少数学生的发展变化上,而是体现全员参与和全体进步的结果,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统一”教学,是尊重个体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全体发展。第四,全面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整体发展,包括涉入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全面学习活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内的全面提高。崔其升:高效课堂可以从民主氛围、知识基础、独立思考、交流碰撞、梳理内化五个方面去把握。民主氛围是前提,课堂上只有民主才会有自主,有了自主学生才有可能当家作主;与民主相对应的是开放,有了开放才会解放,有了解放才会有潜力的释放;第二,要关注知识基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要学会预习,把学习前置,在自我感知中掌握知识;第三,独立思考。课堂上的独学、对学、群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独到见解,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技巧、特色;第四,交流碰撞,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质疑、辨析、比较、对抗,可以达到相互影响、启迪、感染、激发、唤醒人的灵感的效果,是在一种场景中突发奇想的过程;第五,梳理内化。内化即是存储、积累,整理笔记,及时记录灵感火花,或者形成自己的创意、创作、发明、制作等。杜金山:我校有“五高”指标检验高效课堂的效度。第一,学生的参与度高。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尽可能减少游离于课堂的学生人数,把“精力流失”降到最低。第二,动脑深度高。能够积极动脑,深层次动脑,完成从获取知识信息到形成意识观念和能力的过渡。第三,全面发展达成度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体验了知识创立的心理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意识观念,开发了相应的悟性。第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课堂高效,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发展的高效,还应表现为教师发展的高效。第五,课堂的幸福指数高。课堂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融洽的,课堂是安全、温暖、和谐的,是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徐翔:我们说一个课堂是高效的,从外部和结果上看,就是学生的成绩好;从内部和过程看,就是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大致包括“学会”、“会学”、“想学”三个方面。即:在名词的层面上,学生学会了应该学的;在动词的层面上,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等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在形容词的层面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愉快。这三个方面,都要求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最大可能;而且,这三个方面的主语是每一个学生。显然,只有学生在学习,才谈得上学会、会学和想学。因而一个课堂最基本或最低的追求,是保证学生在学习,保证学生的身心在学习行为和学习体验之中。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褚清源:高效课堂首先是一种技术革新,但终极追求是一种文化生态系统的重建,那么,其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李炳亭: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高效课堂最终要通过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评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对高效课堂真义的诗意概括。所谓“超市”即体现出知识的丰富和可选择性。也就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所谓“狂欢”即身动、心动、神动,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让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杜金山:传统课堂和现代课堂最关键的差异之一就是师生能否都得到解放。在传统课堂上,师道尊严既绑架了学生,也绑架了老师,使我们的师生都失去了真实感。大家是角色对角色,课堂充满了虚伪。高效课堂,解放了师生,让师生在人格层面、生命层次上真正实现了平等,让“交”学变得自然通畅的同时,在课堂伦理上,依然保持了教师应有的尊严,这尊严是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学长作用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相联系的。解放,让课堂回归生命、回归生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师生共同提供和分享“知识超市”的同时,实现有序的生命狂欢!李炳亭:在我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一种“不信任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不信任”,才导致不放心、不放手……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教育即解放,因而我认为,教育学实际上应该是教育解放学,解放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唯有保全作为“人”之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兴趣、权利、理想、尊严,教育才会散发着“人性”,才让人迷恋和感动。从这重意义上说,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
李炳亭的高效课堂概念解读
高效课堂以“人本”为基石,是培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的课堂,基本概述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它具有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但高效课堂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概念,它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由教学、评价、文化三大系统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完整地表述应称为“高效课堂教育”,理论支撑最简洁的描述是“四新”(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高效课堂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课堂”。“传统课堂”是指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为指向,以灌输为手段,眼中无“人”的课堂。
教育学书籍推荐
一、教育学复试必看书籍(你们初试的知识点还是不能忘的哟~)
1.《教育原理》 孙俊三、雷小波 ;
2.《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3.《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或《教育心理学》 燕良轼; 4.《中国教育史》 张传燧、孙培青
5.《外国教育史》 吴式颖
6.《教育学》 王道俊
二、教育学经典名著
(名著你们肯定是看不完的,但是你可以选择基本三四本你兴趣的书籍,然后在知网上查找 别人写出来的关于读了这本书的感想的论文,自己查看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我们仅附 赠前五本书籍的论文资料,其他书籍若有兴趣,自行查找,或者找学姐帮忙) 注意:凡是咱们司南复试班的学员,请记得听一下复试课程中——《复试论文指导课》,课 程中教了大家如何查找论文、看论文等)
✦ 通识类教育名著(4 本)
1、《去学校化社会》(伊万·伊里奇)
2、《终身教育引论》(保罗·朗格朗)
3、《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UNESCO 埃德加富尔/现代教育学的圣经) 4、《静悄悄的革命一一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佐藤学)
✦ 学科类教育名著(8 本) 1、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教育政策与教育法/ 《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所有教育学人都可以看。
2、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现代课程的圣经)
3、学前教育学
《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甘第尼)
4、高等教育学
《大学的理想》(纽曼) 《高等教育哲学》(约翰·布鲁贝克)——这本大家很难看懂的,可直接搜读后感 5、教师教育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有什么比较有教育意义的书。求推荐
具体如下:“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海底两万里》,它是由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隆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生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进海中被怪物的一艘名叫“鹦鹉号”潜水艇所救,于是他和神秘的尼摩船长一起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之旅。他们登上从未有人登到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爆发的场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向南极进发”这一章节,尼摩船长为了保护“我”奋不顾身,在穿越冰墙时,尼摩船长勇敢坚定,不屈不挠,毫不畏惧。在“遭遇大章鱼”中,我看出了船长与大章鱼殊死搏斗的场景,最后大章鱼毫无还手之力被船长打败,其余几只落荒而逃。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尼摩船长。在整本书中他很幽默很严厉,在困难面前更是毫不低头,全书船长每次都在默默保护“我”。“我”在书中说过:“谁能测深渊的最深处是什么?有权回答的人恐怕只有‘我’和尼摩船长。”也说明了“我”对尼摩船长的信任。通过生动流畅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情节,大胆丰富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海底之旅,然而尼摩船长为什么要过与世隔绝的生活?“鹦鹉号”最终的命运是什么?想知道嘛?那请随我进入书中细细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