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奈瑟,艾森克等等。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而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特点: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而认知心理学研究通常要实验、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多方面的证据的共同支持,而这种多方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青睐。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脑本身,想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而非仅仅推测其过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脑损伤病人的认知与正常人的区别来证明认知加工过程的存在及具体模式。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脑本身,想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而非仅仅推测其过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脑损伤病人的认知与正常人的区别来证明认知加工过程的存在及具体模式。
奈瑟的人物生平
奈瑟出生在西里西亚的Schweidnitz镇(现Świdnica,波兰),一个著名的犹太医生,博士莫里茨奈瑟儿子。之后,他完成了芒斯特伯格小学,奈瑟就读于圣玛丽亚莲娜学校布雷斯劳(今弗罗茨瓦夫,波兰)。在这所学校,他是另一个在医药,保罗埃利希当代历史上伟大的名字。他于1872年入学考试。奈瑟开始学习的布雷斯劳大学学医,但后来搬到埃尔兰根,在1877年完成学业。最初奈瑟想成为一名内科医生,但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他找到了工作,但是作为奥斯卡皮肤科医生西蒙助理(1845年至1892年)对性病和麻风病的集中。在随后的两年,他研究并获得有关淋病,淋球菌病原体的实验证据。奈瑟也是共同的麻风病病原体发现者。 1879年,挪威医生汉森格哈德Armauer送给年轻奈瑟(谁访问了他在挪威研究麻疯病患者约100),他的病人的一些组织样本。奈瑟菌染色成功,并宣布在1880年他的调查结果,声称已发现了麻风病的发病机制。有奈瑟和汉森之间的一些冲突,因为汉森未能培养明确与麻风病有关联的有机体,虽然他自1872年以来发现的细菌。奈瑟在1882年被任命为29岁的大学教授extraordinarius,并作为在布雷斯劳大学医院皮肤科医生工作。后来他被晋升为医院院长。在接下来的一年,他结婚了托尼奈瑟,姓考夫曼。在1898年发表的阿尔伯特奈瑟与梅毒患者血清疗法的临床试验。他从细胞注射到患者的梅毒患者谁属其他医疗条件免费入场血清。这些患者大多是妓女,谁既不告知有关实验的要求,也没有他们的同意。当其中一些合同梅毒奈瑟认为,妇女们为他的血清注射的结果不是合同,但染上梅毒疾病,因为他们作为妓女工作。[1]在1905年和1906年奈瑟前往爪哇,为了研究从猿的梅毒可能传染给人类。后来,他配合八月保罗冯瓦沙曼(1866-1925)发展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著名的诊断测试,并在第一个梅毒化疗药物测试,Salvarsan,这是由他的前学校的同事发现保罗埃利希于1910年。 1907年,被晋升为教授奈瑟ordinarius皮肤病与性病在布雷斯劳的疾病。作为科学的领导者,奈瑟也非常活跃。在公共卫生领域,他大力推动预防和教育措施,对公众,更好的妓女卫生控制,以打击性病。他是在德国Gesellschaft楚Bekämpfung明镜Geschlechtskrankheiten(德国社会为抗击性病)在1902年创办人之一,德意志Dermatologische Gesellschaft(德国皮肤病学会)在1888年。奈瑟死于败血症7月30日1916年,在61岁以下,在布雷斯劳。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有日内瓦学派的让·皮亚杰,前苏联学派的维果斯基,美国认知心理学的凯利、威特金、奥苏贝尔、加涅、布鲁纳、加德纳、斯腾伯格等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相关科学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