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指的是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1、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2、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3、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4、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5、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古代中国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房四宝都不陌生,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当前“文房四宝”属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独有的工具,也是平常所说的笔、墨、纸、砚。据史料记载,这一名称源于南北朝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所指的物件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称谓上发生变化。南唐时,它专指安徽宣城的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徽州澄心堂的纸、徽州婺源的龙尾砚。至宋朝起,改特指安徽的宣城“宣笔”、徽州歙县“徽墨”、宣城泾县“宣纸”和徽州歙县“歙砚”、甘肃卓尼县“洮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端砚”。元代以后,产自浙江湖州“湖笔”逐渐兴起,代替了产自安徽的宣城“宣笔”。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宣笔”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一、笔当今的湖笔(产自浙江湖州),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笔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目前中国四大名毛笔之一。依据韩愈《毛颖传》在公元前23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今安徽省泾县一带的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改良了毛笔。盛行于唐、宋年代,制笔名手均出自于此地。元代以后,随着湖笔的渐兴,宣笔逐渐渐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业,宣笔制作又渐渐恢复了生机。二、墨徽墨,属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徽墨的写字,有着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2015年12月,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三、纸宣纸,属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就有“纸、笔”等贡品,这也说明当年宣城郡生产的纸、笔,成为了皇家贡品。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2002年8月,宣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四、砚砚,是研墨和掭笔的用具。好砚发墨好,不伤笔。砚石即制砚之石,指能用于制砚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当然,不是所有的岩石都适合做砚石,只有那些具备了石质“质地致密滋润、细中有锋、硬度适中、单层厚度较大的沉积岩和变质岩”才能用作砚石。好砚须好石,再加上工匠们精工制作,才能成为具备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对砚的欣赏,除欣赏砚石本身外,更多地需要集中在制作的工艺上。石美,形更要美,再配以雕刻、镌画、铭文、钤印和命名等手法,才能体现出砚之用的“和谐完美一体”,方可称之为美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