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邮刊

时间:2024-12-03 16:25:12编辑:阿星

全国著名文学杂志

1、《收获》:纯正、独立;偶尔会跟点风,比如,“像卫慧那样疯狂”。
  
  2、《十月》:老牌刊物,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
  
  3、《山花》:艺术、大气、先锋,不拘一格,“慧眼识珠”。
  
  4、《小说界》:有好看的东西,比如:“品中国文人”系列;有时可以与《收获》相媲美。
  
  5、《天涯》:思想、文学、在民间。
  
  6、《花城》:南方文学杂志的翘楚。
  
  7、《滇池》:边陲但不边远。主编张庆国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也是很懂小说。
  
  8、《福建文学》:闽南文学的一朵奇葩。小说编辑“老练”对作品的选择也很老练。
  
  9、《山东文学》:齐鲁大地文学阵地的主心骨。
  
  10、《散文》:散文界最好的刊物,不媚俗,不傲气,始终如一。


中国十大著名文学杂志

中国十大著名文学杂志有:1、人民文学《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文学期刊,主要刊登散文、诗歌、小说和报告文学等纯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最好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关键的文艺阵地,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突出贡献。2、收获《收获》由著名作家巴金和靳以在1957年创刊,是1949年后新中国第一本大型的文学双月刊,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更是全国纯文学期刊中久负盛名的“四大名旦”之一。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几乎都跟《收获》有关系,例如老舍《茶馆》、王蒙《活动变人形》等,都是在上面发表的。余华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收获》上发表的,苏童、王安忆也是。3、十月《十月》与《收获》《花城》《当代》,被联合赞誉为:全国纯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十月》创刊于1978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文学期刊,2004年起从双月刊改为月刊,以刊登中篇小说为主,兼顾其他文学体裁作品。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位居国内文学期刊前列,如果将几十年来的《十月》杂志的目录累积起来,几乎堪称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简史。4、诗刊《诗刊》不仅是国家级权威刊物,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1957年1月在北京创立。《诗刊》推出了一代代中国当代诗人,名篇佳作如林,为新中国诗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2002年起,《诗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重点发表诗坛名家和成熟诗人的精品力作,下半月刊则发表青年诗人的作品。该刊为中国文学杂志排名前十。5、花城《花城》是1979年创办的文学类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全国纯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之一,发表了莫言、余华、王蒙等名家的重要代表作品。有媒体评价说:多年来,《花城》始终以博大的胸襟和锐利的目光,兼收并蓄,采撷名篇佳作,准确及时地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和最新风貌;《花城》是引领新中国文坛流变的当之无愧的旗帜之一。6、山花《山花》是1950年创办的文学类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曾被誉为纯文学月刊中的“四小名旦”。该杂志从1994年改版以来,坚持“融文学精品与前卫艺术于一炉”,给中国文学界提供了独具个性的“文学精神与视觉人文”并重的双重文本。杂志主要栏目有散文随笔、诗歌高地、文学自由谈、文学评论、山花论坛、精短篇、中篇精选、新面孔等。7、长江文艺这是创刊于1949年6月的“中国文学创作类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其主管单位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为湖北省作家协会。该杂志务实与创新并举,现实主义与先锋精神兼容;奉行好作品主义,是日常休闲的理想读物。8、钟山国内知名文学刊物,1978年创办,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创刊最早的大型文学刊物之一。其首发的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近百项文学大奖,在文学界赢得广泛好评。作为中国十大文学期刊之一,《钟山》被誉为:引领汉语文学创作潮流的重要阵地,和世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窗口。9、读者《读者》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期刊品牌,被誉为“国民读物”,隶属于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的读者。《读者》创刊三十周年之际,央视网评价说:《读者》对人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它在创刊时,就站在了精神的“高海拔”上,在无数人身上找到了心灵契合点,它的外面是“西装”,但它里面中国的儒学思想。10、萌芽中国著名文学杂志,新中国第一本青年文学刊物,1956年创刊,1999年起与13所著名高校合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挖掘出了韩寒、郭敬明等一批80后文化偶像。2015年7月起,杂志下半月刊休刊,由半月刊调整为月刊。作为中国最好的文学刊物之一,《萌芽》曾连续获评上海市著名商标,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年度全国少年儿童喜爱的百种优秀报刊之一。

杂志的特点有哪些

1、报道及时。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2、内容广泛。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3、连续出版。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杂志的特点

期刊杂志的特点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新的传播工具不断产生。从口头传播、文字印刷传播直至今天的电子媒介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这部几十万年的传播工具沿革史,写下了这样一个铁的结论:新的传播工具出现,旧的传播工具并不因此而消亡。新旧传播工具之间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各有千秋,长期并存的。它们有分庭抗礼、彼此竞争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扮演着时代的角色。阶级性”。那时报纸上的大块文章不亚于杂志,以快速见长的广播却避开自己的长处,跟在报纸、杂志之后,“摘要”播发其中的新闻。这种事事常常被扭曲、颠倒的年代已成为历史。但我们重温前人的教诲,吸取历史上成功的传播经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众传播工具的比较 各种传播工具的长期并存,是各自在不断的变化中共存的。这种变化是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各种传播工具互相刺激下产生的。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传播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这些后起之秀的传播工具迅速发展,引起了传播领域发生新的革命。各种传播工具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杂志要生存,要发展,编辑就必须了解各种传播工具的特点,明察各自的长、短之处;“避实就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开辟出满足读者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报纸不但有更多时间进行采访,也有更多版位登出详情;杂志更可以就这个发现做进一步的探讨,写出学术性的专文来介绍与分析。等到这个发现已成为公认的成就,有久存于世的价值时,便需要写一本书或几本书来传世,并且将这个发现列入化学、自然教科书里,把知识传给后一代。 我们从书市看,街上卖旧书的,多于出售旧杂志的,而卖旧报纸的几乎没有。过时的报纸大多被回炉造纸去了。可见传播速度越快的东西,供人们使用的时间越短。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各司其职,各有其用。三、杂志特点的归结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可以具体地归结杂志的特点了。如前所述,作为一种传播工具,杂志本身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除了各种传播工具发展的刺激外,同时还受到具体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因此有时这一特点突出,有时时携带、传递,因此读者常随身携带、反复阅看,而且互相传阅。加上其售价低廉,又便于转让或交流。另外,杂志连续在固定时间出版,具有及时性和连贯性,这又迫使读者养成不时阅看的习惯。它被读者束之高阁的可能性大大小于书籍。4.杂志的局限性(1)由于刊期较长,传播速度慢,不能像广播、电视、报纸那样做到迅速及时,因此传播内容受限制。如对稍纵即逝、千变万化的经济信息的传播十分不利。(2)杂志有印刷、装订的工序,不像报纸机动灵活,修改变动的主动权大。一旦有错,待到下期发表更正时,早已“流毒甚广”了。(3)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对专业性杂志来说,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爱好,影响了销量。加上杂志受众人数少,而分布范围却较广。因此发行、售销工作就比较复杂。(4)同广播、电视、电影比,杂志的生动性和可感性略逊一筹,想要做到生动有趣、形象


上一篇:朱志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