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形成的原因 ?生活中哪些行为与形成雾霾有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
他说,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针对北京、华北等地的具体气象条件,在较低的温度影响下,当近地面暖而湿的南风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形成雾。
马学款说:“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一、大雾天气尽量宅在家里,出门最好戴口罩;
二、骑电动车和骑摩托车的市民最好戴上口罩,能一定程度上阻隔污染物吸入:
三、最好是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保持市内空气流通;
五、饮食注意要清淡,少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柠檬、橙子、白菜、土豆、牛奶、鸡蛋、菠菜等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
为什么上海雾霾那么严重?这样雾霾未来几年还要持续多久?这样的雾霾人类适合长期居住吗?
当然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你看看医院人多到什么程度了?百姓的健康就这么不值钱!
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类的自我排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多!
上海是个弹丸之地,地图上看只是个小点,但是却聚集了近4000万人口,比偌大的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还要多一千多万,脑子正常的人都很清楚,在这样的城市,要有好的空气是不可能的。
政府现在还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雾霾的来源,来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解释苍白无力,也不能让人信服。不在控制人口上做努力,一切都是瞎掰!整个东部地区都有问题,也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看政府的态度,他们首先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不承认就不会改,就还是把GDP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抛在脑后。这样下去,恐怕10年也不会改善。
世博会之前,上海一向是空气质量不错的,搞坏一件事,很快就行了;但要从坏变好,那就非常非常困难了。所有的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北方雾霾这么浓重,南方冬天很少有雾霾?
为什么北方雾霾这么浓重,南方冬天很少有雾霾?经常出差的人都会知道一个现象,那就是一到了冬季,北方的天空就会整天被雾霾笼罩,天天雾蒙蒙的,而南方的天气却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是晴空万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人都很费解,今天就告诉大家原因。1,气候原因。由于南北方气候和环境的不同,北方气候是温带和亚寒带,南方的气候是热带和亚热带。北方地区在高纬度地区,冬天气温比南方要冷很多,冬天绿植比较少,减少了植物对地面的保护作用,所以一刮风的情况下就会漫天的风沙飞扬。2,历史原因。由于北方地区在建国初期就被定义为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重工业,煤炭、化工、钢铁、冶炼、有色金属、能源企业大多都在北方,而南方多是一些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污染少。北方地区烟囱林立,排放的污染物较南方多。3,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问题。一开始为了经济发展,大量的乱砍滥伐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金山,以后植被会逐渐恢复的。这是得到的12月份8、9、10号三天大气污染情况实时反馈图,从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主要污染源聚集在东北、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以小编所在的山东为例,整个冬季几乎都是深颜色区域,也就代表着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希望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大家共同的环境。还有什么其他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呢?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有效降低雾霾呢。
为什么北方冬季雾霾特别严重
大气污染究竟有多么严重,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污染源,二是扩散条件。后者主要受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影响。
污染源方面:北方和南方城市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燃煤和土壤尘上。燃煤源包括燃煤供暖和火力发电;前者北方有南方无,后者北方多南方少。土壤尘源包括沙尘和本地扬尘;两者的根源都在于北方气候干燥、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固着很差。西北大漠、内蒙沙化草原和黄土高坡是全球最牛逼的沙尘暴老窝之一(只有撒哈拉沙漠可与之媲美)。这对南方也有影响,还能吹到太平洋上去,但总归不如华北地区首当其冲。沙尘暴携带的细颗粒物,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久,成为春季雾霾的元凶之一。至于扬尘,在南方城市也是个角儿,但因为湿润多雨,到底不及在北方凶猛。
扩散条件方面:地形因素很复杂,须得就地论地。一般来说,南方多山地,易形成局部对流,在无外来强气流的情况下,比华北平原地带更利于扩散;但有强气流光顾时,又显露出弊端。两者间更重要的差异体现在气象因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