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是指哪十恶
“十恶不赦”是指哪十恶
我们经常用“十恶不赦”来表示罪恶重大、不可宽恕的意思,这个词是从我国古代封建法律上得来的。
南北朝时,北齐的法律列出十条大罪。隋、唐时,对十条大罪的内容略有增删,并正式定名为“十恶”,写在法典的前面,以示重要。这个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
“十恶”是指:
1.谋反:企图推翻皇帝的统治。
2.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背叛朝廷。
4.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亲属。
5.不道:杀无辜一家三人或一家非死罪三人等。
6.大不敬:冒犯帝室尊严。
7.不孝:对祖父母或父母不扶养、咒骂、控告,或在祖父母、父母的丧期内结婚、作乐等。
8.不睦: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和殴打、控告丈夫等。
9.不义:官吏间互相杀害;士卒杀官长;杀死老师;闻丈夫死匿不举哀、作乐、改嫁等。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这十条大罪,直接触犯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和封建伦常观念,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最严重的犯罪。凡有犯者,均处以严厉的刑罚,并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准赦免。这就是“十恶不赦”一词的由来。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十恶不赦”是哪十恶?人有三急这一词中的三急指的是:心急,手急,性急。现在“人有三急”也多用来指排泄、饮食等问题,即尿急,便急,屁急,虽看着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但却与人的个性、心理、伦理等或多或少有些关联,所以这种引用倒也形象贴切,无可厚非。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三媒具体是指: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六证具体来说指: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五谷不分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形容的就是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五体投地五体,指“四体”加上头。改词意思为,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五毒俱全“五毒”原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这五种有毒的生物,而现在指的“五毒”通常说的是吃、喝、嫖、赌、抽这五种恶习。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五大三粗”是一个褒义词,是原指一个人的外型出众,现在常用来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手大如簸则是聚财的象征;大脚也是福相,正所谓脚大走四方,说的就是该理;头大也是聪明的象征。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后又把该词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此意时,“五花”与“八门”又指的下面这些五花:即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牛花。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八门:即巾、皮、彩、挂、平、团、调、聊这八门一门巾,算命占卦的;二门皮,卖草药的;三门彩―—变戏法的;四门挂一―江湖卖艺的;五门评—-说书评弹者;六门团―一街头卖唱者;七门调―一搭棚扎纸的;八门聊—一高台唱戏的。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该词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语出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六神无主道家指主宰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的神灵;无主:没有主意。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六根不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绪不宁,处事偏私。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1.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2.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3.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七窍生烟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至极,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在中医里,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一般指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比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十恶不赦“十恶不赦”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5、不道,无道。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8、不睦。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那就是恶贯满盈了。“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古人往往给敌人列上十大罪名,以便出师有名。其实,“十恶”真有律法规定的十条大罪,始见于一千三百年前的北齐法律。下面是我带来的十恶不赦是哪十恶,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 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内乱 简介: 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概述: 一、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三、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四、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五、不道。无道。 六、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七、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八、不睦。 九、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十、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来历: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其实原来是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包括: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中,谋反是十恶之首,因为我国古代是封建国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谋反。谁有谋反的念头,都会被皇帝下令处死。“十恶不赦”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十恶具体是指: 一谋反,阴谋造反,推翻王朝;二谋大逆,毁坏皇室宗庙、陵墓、宫殿等蔑视或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三谋叛,策划背叛朝廷的行为;四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直系尊亲的行为;五不道,灭绝人性、恶意杀人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六大不敬,冒犯皇室尊严的言行;七不孝,对祖父母、父母等直系尊亲的忤逆行为;八不睦,亲属之间谋杀、殴打或控告行为;九不义,同僚互戕,下级谋害长官,弟子谋害师父等违背封建仁义道德的行为;十内乱,亲属之间通奸、强奸等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这十恶,经隋唐至清末相沿而用,并规定对十恶罪行不得赦免。 在佛教概念中,十恶是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的恶业。分别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邪见。是招苦果之业因,是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又作十不善业道。 佛教中的十戒: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