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峰会都是哪几个国家
其成员国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俄罗斯。
八国集团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七国集团, 其成员国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它们不仅都是发达国家,而且都属于西方(地处亚洲的日本力求“脱亚入欧”,实际上也属于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一年一度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80年代开始也把政治和安全问题列为重要议题。从1991年开始,先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后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都应邀同参加峰会的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开始,七国首脑会议邀请叶利钦参加政治问题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七国首脑会议正式邀请叶利钦参加,从而使七国集团变成八国集团。后来,叶利钦把这件事看作是自己对俄罗斯的重大贡献,他自豪地说:“内政上,我带领俄罗斯走上了民主之路;外交上,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一员。”2002年,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因“9·11”事件而升温的情况下,八国集团决定由俄担任2006年的轮值主席国,主办当年的八国峰会。
俄罗斯作为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在圣彼得堡举办八国峰会,同时邀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五国一起,参加八国集团首脑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议。这是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俄特别重视,并作了精心筹备,希望借此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改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八国峰会是哪八个国家
八国峰会,又称八国集团首脑峰会。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 Summit)是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是各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会议由来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 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
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