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晁盖最忠实的拥护者是什么人?晁盖为何看不上白胜?
一、最忠实的拥护者是赤发鬼刘唐当年赤发鬼刘唐去投奔晁盖的时候,甚至刘唐都没见过晁盖,只是听说了托塔天王的大名就不远万里巴山涉足,这就是信任。后来赤发鬼刘唐在喝完酒之后不小心在寺庙睡着了,没想到被一群官兵在寺庙给抓到。本身赤发鬼刘唐披头散发的就不像个好人,再加上满脸的横肉,官兵越看越感觉像江洋大盗。于是赤发鬼刘唐就说自己是晁盖的远方亲戚来投靠他,但各位,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刘唐还不认识晁盖只是听过名头,如果那帮官兵不给晁盖面子,那刘唐就算是栽里了。好在,晁盖跟那些官兵的关系还算是不错,平日里也没少接济。后来晁盖偷摸去看了一眼刘唐,跟他串了口供之后将刘唐救了下来。如果那时候晁盖不救他,我估计刘唐也就被抓走关大牢充军了,哪还有后来的智取生辰纲。因此晁盖可以说是刘唐的救命恩人也不足为过,所以刘唐是最拥护晁盖的人。二、晁盖认为百胜是个懒汉所以看不上他当年的白胜也去投奔过晁盖,本身白胜就是偷鸡摸狗惯了,看起来就有点贼眉鼠眼。晁盖在看见白胜这个长相和神态,直接给了白胜点银子让白胜走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晁盖如果有人来投奔他的话,都是让投奔他的人就在庄上做庄客的,不管你的武艺多高本领多强,庄上面总有点事给你做。但是晁盖根本就没有给白胜机会,直接给点钱就打发了,可见本身晁盖就对白胜这个人看不上。在加上白胜本身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就算是晁盖看不上他但是能拿点钱也算不错,二人也没有仇怨,所以后来智取生辰纲的时候还是用上了白胜,白胜也没推辞。
《水浒传》里面的白日鼠白胜为什么是梁山好汉呢?
梁山一百单八将,各有所长,对梁山各有功劳和价值。白胜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太有观众缘罢了。(一)白胜何许人也?白胜绰号「白日鼠」,大家细品一下这个绰号,白日鼠白日鼠,白天的老鼠,白天的老鼠不怕猫。再想想白胜,整体印象是否大有改观?诸如胆小如鼠,狼奔鼠窜,贼眉鼠眼等词眼立马离白胜远远的了?当然,没有十二分的胆量,能干那掉脑袋的买卖?晁盖眼力不差。白胜原本是个闲汉,住在安乐村,这村子里估计都是闲汉。智取生辰纲以后,越狱上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六位,号「地耗星」。别瞧不起人,「世界五百强」最后一名也不差。(二)「智取生辰纲」的关键人物「智取生辰纲」是水浒极其精彩的桥段,大家耳熟能详。晁盖是带头大哥,吴用出谋划策,公孙胜刘唐探听消息,三阮齐心协力。其实在这场大戏的演出现场,白胜才是真正的男一号。首先看出场,其余七人基本上一个镜头就搞定了,唯独白胜是特写,挑着酒,唱着歌,一步一步上岗来。另外本戏的关键道具也在白胜的肩上,那就是酒。最后本戏的高潮部分是白胜和吴用假装偷溜抢酒夺酒等趁机倒入蒙汗药,这一系列高难度表演,欺骗了在场的所有人,精明如杨志也没看出来,堪称影帝级表演。我其实想说的是,白胜的任何一点失误都会葬送掉整个计划,他是这个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好个「白日鼠」,大心脏,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圆满完成了任务。(三)晁盖的核心成员之一应该说在「智取生辰纲」之前,晁盖与白胜就相互认识,至少相互知晓对方的名字,有感情基础,不然抢劫这种掉脑袋的事也不会去找他。白胜入狱后,晁盖等人千方百计将其营救出来,并没有置之不理。晁盖出山都会带上白胜,哪怕是晁盖的最后一战曾头市,白胜也在晁盖身边,足见晁盖对白胜的信任。(四)为梁山两任老大出生入死上文提到,晁盖的最后一战,白胜也在晁盖身边。当时攻打曾头市时,晁盖中箭,书中说「三阮,刘唐,白胜死命救出」,看到这里,足见白胜的义气和忠诚。
白胜出卖了晁盖,却为何还能上梁山当头领?
白日鼠白胜“黄泥冈事件”是《水浒》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没有这一事件,《水浒》会逊色许多。“智劫生辰纲”的“七加一组合”从此在江湖上扬名立万,成了梁山崛起的原班人马;宋江通风报信给晁盖,使晁盖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为他日后当上梁山一把手留下了“后手”;杨志丢失生辰纲使得自己流落江湖,命运发生180度大转折;梁中书巧设“生辰纲陷阱”使得自己以后不用再为年年送生辰纲而发愁,“黄泥冈事件”后再也未见梁中书送生辰纲;朱仝和雷横被动地趟了这趟浑水基本上也决定他们未来的出路也是上梁山。“黄泥冈事件”的促成是多方面原因的,而关键的临门一脚却是一个小角色来完成的,这个关键人物便是白日鼠白胜。七星聚义白胜就是一个乡间闲汉,没有正式工作,而且喜欢赌博。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参与到天字第一号的大案中呢?别看白胜是一个闲汉,可他却有别人无法取代的作用。首先,白胜曾经投奔过晁盖,得到晁盖的资助,而晁盖也没有向他催过债,那基本上就是白送给他的,这说明晁盖把白胜当成了自己人。晁盖庄上有那么多庄客,挑选参与这一行动却没有一个人入得了晁盖的法眼,这说明白胜至少是比这些庄客要强一些。其次,黄泥冈就在白胜住的安乐村附近,晁盖七人去劫生辰纲肯定是要以逸待劳,像晁盖这样的地方上的公众人物,如果住旅店的话,难免会暴露自己的行踪,抢劫这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究保密性,因走漏风声而坏事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是就近住在白胜家里的话,方便行动。最后,白胜的社会身份很适合参与这个行动,吴用设计的计策是大热天在酒里下蒙汗药,把押送生辰纲的人麻翻后只越货不杀人。既然大家认可这个计策,那就得有人假装来卖酒。七星中的这七人都不合适,晁盖就是一个江湖大佬,从气质上来看怎么也不可能与小商小贩挂上钩;吴用是一个教书先生,与卖酒小贩也是相差太远;公孙胜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个卖酒小贩;刘唐外号赤发鬼,一看这形象谁还敢买他的酒;阮氏三兄弟是渔民出身,大热天在黄泥冈卖鱼显然是不行,卖酒的话“跨专业太大”。欲成此事,仅靠这七人根本就不够,白胜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他就是一个乡下闲汉,让他来扮演卖酒小贩就是本色出演。综合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白胜就成了卖酒小贩的不二人选。白胜被捕一切都按照吴用所设计的进行,杨志带领的押送生辰纲队伍在黄泥冈休息,晁盖带领的“七加一组合”也如期出现在黄泥冈,随着卖酒小贩的歌声,好戏开始了,如同照着剧本演得似的,晁盖等人轻松得把杨志等人麻翻了,只越货未杀人,抢了生辰纲就消失了。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朝廷责令地方官府查办此事,办案人员也是绞尽脑汁,济州府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一旦破不了案,就会被刺配到鸟也飞不到的地方去服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何涛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弟弟何清却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何清在帮人抄写名单的时候正好晁盖等人冒充是从濠州来的贩枣商贩路过那儿,他认得晁盖,白胜挑着担子路过那儿的时候正好也被何清认了出来。通过一番联想之后,何清帮他哥哥何涛梳理了一下脉络,初步锁定白胜是犯罪嫌疑人,接着便是白胜被捕,人赃俱获。何涛陈述案情在监狱里,一开始白胜软硬不吃,只承认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官府使出手段诱供,他也仅仅是说只认识晁盖不认识其他几个人。不管其他人是谁,至少是已经知道晁盖参与了此事,就算是只抓到晁盖一人也能对上面(蔡太师)有个交待。官府就派何涛星夜前往郓城县抓捕晁盖。接下来便有了宋江冒死通风报信,朱仝和雷横卖人情给晁盖等事情发生。白胜在狱里把自己的老大晁盖给出卖了,这是江湖中人所不齿的行为,晁盖在梁山站稳脚跟后却派人去大牢里救了他,并且坐了梁山上的一把交椅。这就让人纳闷了,曾经出卖过大哥的人竟然还能当上领导?这不是乱了套吗?没有乱,这是吴用设计的“苦肉计”,只不过是由白胜来演罢了。如果“七加一组合”抢了生辰纲之后从此销声匿迹的话那又是一桩悬案,没有人会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干的,说不定屎盆子会扣在杨志头上呢。可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有些人眼里根本就没有瞧着这十万贯财宝,他要的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必须得搞出点动静来,有这想法的人便是吴用。从晁盖等人商议如何劫取生辰纲的时候,我们可以得知,七星聚义的七人当中只有晁盖与吴用认识白胜。晁盖想到的是白胜向他借过钱和黄泥冈在安乐村附近便于作案,而吴用更多的考虑是白胜的社会身份与个人习惯。按理说,在白胜的家门口做这样的天字第一号大案,万一被熟人看到了怎么办呢?江湖人称智多星的吴用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这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绽,通过白胜之口来告诉天下人,黄泥冈上天字第一号大案是我们“七加一组合”干的,以此扬名立万,有人宣布对此事负责了,那这个“黄泥冈事件”就不是悬案了,智多星的名气自然也就打出去了。要不是晁盖吴用等人有这个预设的话,“晁盖”二字从白胜嘴里出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他这辈子在大牢里聊此残生。审讯白胜白胜协助晁老大积累了第一桶金,功不可没。但是他被捕入狱,在狱中说出了晁盖参与此事,就是出卖了老大,这一切只是吴用起初设计的“苦肉计”,却是晁盖和吴用永远所不能点破的事情。一旦点破了,那就真的凉了兄弟们的心——老大为了出名竟然不惜“陷害”小弟去坐牢?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像白胜这样心甘情愿地当个配角就是他最好的选择,没有为什么,只能去适应。白胜虽然被排在了末座,终究也是领导级别。江湖一苇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