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在什么地方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武侯祠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武侯祠在什么地方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主要建筑1、汉昭烈庙汉昭烈庙是硬山式屋顶,以中柱分心隔成内外两间。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明代石狮,位于大门中轴线外有照壁一座,照壁两侧有榕树相映。2、文臣武将廊刘备殿前东西廊内,有蜀汉文臣武将的塑像28尊。东廊称文臣廊,以人称凤雏的庞统为首,共塑有14人(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西廊为武将廊,以智勇双全的赵云为首,也塑有14人(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3、刘备殿刘备殿坐落在一进院的北面,与东、西两侧的文臣武将廊和南边的二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刘备殿为传统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架。前檐柱上撑弓,雕有彩绘敷金的祥兽图案,制作精巧。二门上方悬匾大书“明良千古”四个大字,由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所撰写。意为“明君良臣,千古垂范”。
武侯祠简介
武侯祠简介如下: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1961年,武侯祠成为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原指位于刘备惠陵旁供奉诸葛亮的祠堂,纪念诸葛亮他们的,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武侯祠整体建筑结构分为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达230亩。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布局,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主要建筑1、汉昭烈庙汉昭烈庙是硬山式屋顶,以中柱分隔成内外两间。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明代石狮,位于大门中轴线外有照壁一座,照壁两侧有榕树相映。2、三义庙三义庙,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平方米,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殿内刘关张塑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较年轻。
武侯祠的介绍
武侯祠简介如下: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1961年,武侯祠成为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原指位于刘备惠陵旁供奉诸葛亮的祠堂,纪念诸葛亮他们的,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武侯祠整体建筑结构分为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达230亩。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布局,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主要建筑1、汉昭烈庙汉昭烈庙是硬山式屋顶,以中柱分隔成内外两间。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明代石狮,位于大门中轴线外有照壁一座,照壁两侧有榕树相映。2、三义庙三义庙,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平方米,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殿内刘关张塑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较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