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
【客观地分析历史,以敬畏之心评价人与事】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现在普通话里很少听到“现世报”这个词了,更多的是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口头语;我了解到的,江西有些农村女人生自己男人的气时,说的一句口头禅:“你这个现世报”,生气中带点俏皮,刚中有柔,韵味十足,农村土话讲起来是别有趣味的。上半生作恶多端,下半生多灾多难,这是现世报;今生杀生太多,最后得短命果报,三、四十岁就死掉了,这也是现世报。西夏王李元昊是一位真正得了现世报的主,毒母杀妻,溺死儿子,残杀大臣,结果自己反死在太子手上,46岁被削鼻而亡,太子又死在重臣手里,朝政落入外戚之手,而外戚又被元昊的另外一个儿子所杀,内廷宫斗无处不彰显因果循环,善恶终有报。李元昊残忍与不孝年轻气盛的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不念亲缘,“戳叛戚则弑其母,逞逆谋则杀其叔”,1037年九月,李元昊叔父,左厢监军使嵬名山遇因劝李元昊勿进攻宋朝事不被采纳,遂叛逃宋朝后又被遣送回西夏,元昊将其父子一族尽皆处死;舅舅卫慕山喜是李元昊父亲的亲信和勇将,立有大功,但卫慕山喜这个人有野心,也总是以皇太后卫慕氏为靠山,暗中培植私人势力,意图篡权,李元昊为除掉叛臣舅舅,设计谋,杀了舅舅一家。李元昊杀戮的手段残忍,据记载,李元昊把舅舅卫慕山喜全族都绑上石头,抛进黄河溺死,斩草除根,不留一点后患。但这一切仍旧没有结束,杀红了眼的李元昊诛灭了卫慕氏一族后,连母亲也不放过,带着毒酒来到母亲卫慕氏的寝宫,逼母亲喝下毒酒,尽诛卫慕氏族人;卫慕氏死后,元昊以其不幸病逝为名,予以重葬。历史上冷血残忍的皇帝多了去,帖木儿、朱元璋、皇太极等等,但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中国皇帝也只有他了,可与古罗马帝国的残暴皇帝尼禄一比。李元昊好色与薄情续《资治通鉴》记载元昊娶了7任妻子,加上天都王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黑云,还有《西夏书事》记载的一位没移氏,实际至少有9位后妃,除一位幸运的早死而得善终外,其余无一有好结局,被元昊亲手杀害的就有4位:表姐卫慕氏,也是嫡妻,责骂质问李元昊毒杀了皇太后,“氏以大义责元昊,元昊尽诛其族,因氏怀妊,幽之别宫”,可怜的卫慕氏虽然身怀六甲,仍被幽禁起来,后来生下一子,,宠妃野利氏为了争夺卫慕氏皇后的位子,进谗言说那孩子长的不像元昊,于是元昊一怒之下将卫慕母子二人杀死,默穆氏既是卫慕氏。“一默穆氏,舅女也,生一子,以貌类他人,杀之”妃子咩迷氏生下儿子阿理之后失宠,一直独居,后来阿理长大成人,同情母亲想要造反,但事情泄露后,被父亲元昊沉了河,元昊也将其母咩迷氏杀于王亭镇;谗杀卫慕氏的野利氏,也是因果得报,由于丈夫喜欢上了美貌的没藏黑云而被废杀。妃子耶律氏,辽国兴平公主,嫁于元昊后,李元昊还过着骄奢淫逸、嫔妃如云的生活,夫妻关系不和,《辽史》记载:“李元昊与平公主不谐,公主薨后”,但真实原因是公主知道元昊毒杀生母的真相,被元昊软禁死于狱中;还有一说法是抑郁而亡,哎,处在冷血无情的后宫,又有个喜新厌旧的老公,不抑郁才怪。宁令哥被父亲李元昊废了自己太子之位,母亲被杀、未婚妻被夺,积攒内心的仇恨终于爆发了李元昊在西夏渐渐稳固之后,陶醉于自己的赫赫战功,后期不理朝政,经常在贺兰山离宫和诸妃嬉戏、纵情声色。李元昊本是给次子宁令哥娶妻没移氏,但贪恋没移氏美色,要据为己有,他不会像李隆基那样委婉,而是直接就从儿子那抢夺过来,还立为新皇后。儿子宁令哥被父亲夺了妻,怨恨李元昊给自己戴绿帽子,在野心家没藏讹庞的唆使下,宁令哥持戈进宫刺伤元昊,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在第二年正月初二痛苦死去。开国之君,如此结局,令后世所不齿。最终宁令哥背着弑父罪名被处斩,李元昊小儿子李谅祚即帝位。小儿子李谅祚杀舅父没藏讹庞,并与其儿媳梁氏私通,到最后也是英年早逝1048年, 李谅祚即位时才一岁,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8年后,其母没藏氏被情夫李守贵所杀,太后兄没藏讹庞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谅祚做皇后,把持政权;李谅祚与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私通,后来讹庞父子密谋欲杀李谅祚,梁氏告变,终在大将漫咩的支持下诛杀了拥立其上位的舅父没藏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李谅祚杀妻诛舅父,这不是第二个李元昊吗?! 1068年1月,李谅祚驾崩,时年21岁。从李元昊1038年称帝起,经历两朝短短三十年,内宫多少血雨腥风,又经历了多少众叛亲离,李元昊种下的恶果,让其后代也不安宁啊。结语:勿论善恶,都是现世报,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信者源于看见,不信者源于未见,但,老话也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出卖杨靖宇将军的4名叛徒为何只有2个被枪决?
原标题:出卖杨靖宇将军的4名叛徒为何只有2个被枪决? 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一代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被数百敌人围困,他在左腕中弹的情况下,以右手持枪作战,最后胸部中弹壮烈牺牲。这个被敌军称为“跑起来比鸵鸟还快”的英雄,是怎么会被敌人包围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四个遗臭万年的叛徒。 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这是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自1935年以来,5年间和敌军作战约10万余次,牵制了敌军大量兵力。关东军为了巩固后方基地,不得不大量增兵,兵力从20万人增加到40万人,对抗联进行最残酷的围剿。同时它们还拼命引诱抗联中的不坚定分子,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将军身边出现了叛徒,并最终导致了将军的牺牲。 前排右一为程斌 第一个叛变的是第一师师长程斌。此人曾是杨将军最得力的助手,有一定文化,人很聪明,对杨靖宇了解非常深。据说他能通过枪声来判断是不是杨将军开的枪。因此这个人的叛变对杨将军来说危害极大。 程斌变节后,第一件就是带领敌人破坏了抗联赖以生存的密营。密营是杨将军的独创,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里面有枪支弹药、食品药品、服装布匹等物资。以往抗联不管白天仗打得多苦,晚上都可以得到休整和补充,靠的就是这遍布深山老林中的密营。 在程斌的带领下,近80个密营被破坏,杨靖宇一下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当时夜里的温度降到零下40度,由于没有密营,杨靖宇只能在野外露宿。肚子里很饿却没有食物,身上彻骨的冷却没有衣服御寒,虽然人很困却不敢睡觉,因为一睡着就很可能醒不过来了。就是在这样活着比死还艰难的情况下,杨靖宇依然咬牙坚持过来了。 如果没有程斌,身经百战的杨靖宇部队不可能被打散,杨靖宇也不可能被穷追不舍无法脱身,鬼子十年没有做到的事,被程斌做到了。可见此人是杨靖宇和众多抗联将士遇害的首犯。但此时杨靖宇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已经制定好了突围的方案和路线。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又因为一个人的叛变落了空。 这个人叫张秀峰,是杨靖宇的警卫排长。这个人的变节对杨靖宇来说是致命的,它导致突围路线被彻底封锁、杨靖宇的行踪完全暴露。敌人缩小了包围圈,追击得更加疯狂了。 后排左一为张秀峰 张秀峰是个孤儿,从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跟随杨靖宇时他才15岁。杨靖宇说,我没有儿女,你也没有父母,你就当我儿子吧。张秀峰大字不识一个,杨靖宇就手把手的教他认字,从自己的名字写起。然而这个被杨靖宇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的人,却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投敌了。 到了2月15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7人,而围追他们的敌人却有600人。为了寻找他们,敌人甚至在雪地里一根一根的划火柴找足印,然而就是这样,到了次日凌晨无衣无食的杨靖宇还是消失了。围追的600人中,被打死、打伤、冻伤的人多达500余人,最能还能动的不到50人。 2月18日,杨靖宇仅剩两名警卫员,他们在下山找食物时与敌人遭遇并激战,最后英勇牺牲。敌人从他们的身上搜到了杨靖宇的印章,它们断定杨将军已近在咫尺。于是它们又调集了600余人将山围了起来,并不允许打柴的百姓携带任何食物进山。 此时的杨将军已经是孤身一人,他的鞋子早已烂成一团,靠一根绳子捆着才没有散。他靠着惊人的毅力熬到了22日上午,这天他遇到了四个打柴的村民。为了获得食物和棉鞋,他不得不暴露自己。他向村民恳求他们带食物和棉鞋来,伪牌长赵廷喜说,你都这样了,还是降了吧,现在投降的人不杀头的。听到这话,杨靖宇摇摇头说,我是中国人哪,都降了,那中国就完了!赵廷喜听后表示愿意回家给他拿食物来,然而他一下山就向日本警察报告了杨靖宇的行踪。接到报告的警佐西谷高兴得跳得起来,立即 *** 队伍跟随赵廷喜上山了。 藏身在地窝棚中的杨靖宇满心希望村民给自己带来食物,却听到汽车的声音。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到来了,他立刻向山上跑去。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西谷在日记中写道:“他跑动的速度极快,两手摆动超过头顶,速度快得如同一只鸵鸟,但没多久就跑不动了,在河口的一棵树下坐了下来。” 敌人虽然围上来了,却没有立即开枪,因为它们想要捉活的。但回答它们的只有枪声。杨靖宇边打边怒喝:“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几个叛徒龟缩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见没有活捉的可能,敌人开始了最后的进攻,杨靖宇身上多处中弹,他用右手持枪射击,最后胸部中弹,轰然倒下。 杨靖宇与敌军作战多年,敌人对他十分敬畏,即便是牺牲了敌人也不敢靠上前来,等了半天才慢慢靠上去辨认。当从程斌口中得知死者确为杨靖宇时,西谷等人没有一丝快乐,反而全部大哭起来。 若没有几个可耻的变节者,杨靖宇根本不会死。敌人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没有做到的事,被这几个可耻的叛徒做到了,实在是令人痛心。在这四个叛徒中(除程斌、张秀峰、赵廷喜之外,还有一个张奚若,他是程斌的手下,正是他用机枪击中杨靖宇的前胸),最后却只有两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1951年的一天,沈阳突降暴雨,一名行人冲进正打伞走过的程斌的伞下避雨,两人四目相对,却发现对方都是原来抗联的叛徒。于是两人立即回去分别举报,又同时被抓获。经审理之后又一同被处决,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卖杨靖宇最后藏身地点的赵廷喜,得到的奖赏是30元钱。但是他从此之后在当地呆不下去了,只能远走他乡,直到6年后偷偷溜了回来,结果一露面就被群众发现扭送到军管会,经审判后在杨靖宇将军坟前被处决。 张秀峰和最后杀害杨靖宇将军的张奚若却一直逍遥法外,张奚若曾在1968年因杀害杨靖宇将军坐了两年的牢就被放了出来,张秀峰则毫发无伤。对此许多抗联老战士心中都愤恨难平,杨靖宇的警卫员黄生发和王传圣多次主张将这两名败类送上法庭,未果。
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呢?
南宋虽偏安一隅,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到末期,随着社会动荡,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成为土匪流寇,甚至啸聚山林。江陵附近就有一些流民,他们迫于生计,常常沿路抢劫,做一些收买路钱的勾当。有个土匪叫何峰,原本是个渔民,时局混乱了,打渔也难以为生,索性整日往水沟边一躺,专门等那些单身经过之人,劫洗一些财物谋生。某一日,一独身少妇骑驴缓缓而来,何峰大喜,觉得应当是个有钱的主,至少一头毛驴也值不少钱,他蒙上头巾,静待女子前来。很快女子来到了水沟子边,何峰一跃而起,持刀跳出,女子吓得大惊失色,很快被何峰所擒,抢下随身携带的包裹一看,里面足足有银子五百两。惊恐万状的女子眼见钱财被抢,知道要回无望,便只祈求何峰饶她性命放她走,保证不会报官。何峰细看那女子,见她一袭红衣下,体态轻盈多姿,颇有几分姿色,认为她不是红尘女子,便是达官显贵的小妾,便动了色心。那女子见何峰神色不对,知他还有不良之心,趁着他不注意,转身就跑,可惜她哪跑得过这个盗匪,很快就被他再次抓住,并拖入旁边草丛奸污了。经此遭遇,女子嘤嘤啼哭不已,这个恶毒的强盗怕引起别人注意,便用手掖住她的脖子,女子挣扎几下便不动了。何峰见女子没气了,便草草埋了尸体,牵了毛驴,拿了财物溜回家里。最初,何峰觉得还有些许害怕,但过了一段时间毫无动静,他也渐渐将之忘在脑后。后来,他便用那劫来的财物购置田产,一时倒也发家致富,衣食无忧,很快他娶了一房妻子,这个女子是个好吃懒做之人,整日无所事事,怀孕待产家中后,不是力劝丈夫走正途,而是催促他出去捞些财物。那年头,社会动荡不安,流民、饥民遍野,哪还有什么有钱的路人可以打劫,何峰往往是一无所获而归,而他那恶妇便破口大骂其无能,把他赶出家门。一日傍晚,何峰还是一无所获,觉得回家也要挨骂,便想再等等,看是否有所收获,于是他依旧窝在水沟子边上睡觉。可能是一连数日劳累,他很快昏昏沉沉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见到两个奇怪的侏儒在他对面坐下。一个说:“此人良心尽丧,还是安排屠夫赵五去他家吧,索他一世债。”另一个却说:“不可,当年绣娘从此路过,被他奸淫所害,这一罪孽还未还呢?”前一个叹息道:“穷苦之人没有良善之心,尤害他人,给他娶了一个恶妇,这也都是因果循环,那就让他们俩一同前去吧。”那一个接着回:“也好,人心之恶最是难以根除,该去的还是让他们都去吧。”这两个侏儒又叽叽咕咕一通,才摇头晃脑消失不见,何峰大气不敢出,待那两个怪人消失不见了,他才赶紧翻身跑回家去。一回家中,妻子已经快产了,很快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双胞胎,不知为何,两个婴儿自出生就不要何峰抱,每次一抱就啼哭不停,还会用手抓他的脸,用双脚踢他。到会走路说话,也从来不喊一声爹,有时在饭桌上还会用碗筷、汤匙砸何峰。那个男孩到十来岁时,见到何峰从左边走,他就往右边走,常常用无端恶语骂父亲:“你去死吧!还不早点死!”成年后,更是对何峰横挑鼻子竖挑眼,动辄拳脚相加。那女孩从来不拿正眼瞧他,更不喊他父亲,父女俩形同陌路。他们的母亲对他们则异常疼爱,三人犹如一家子,独独何峰一人除外。十几年来,何峰受尽了他们的气,眼看一年比一年体弱无力,知道这样总有一天会死在他们手上。他回想当年,迷梦中听到那两个侏儒所说,心里方才明白,都是来索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