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属于哪个市
属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1988年1月设县,隶属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东北部,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周边与7个县(市)接壤,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榕江和螺河水系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被誉为“客俗桃源”和红色旅游胜地,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24万多人。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同时也是“中国建筑之乡”,在“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有22家由陆河外出人士所创办。
陆河县属于哪个市
陆河县属于汕尾市。陆河县,1988年1月设县,隶属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东北部,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周边与7个县接壤。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下辖河田镇、东坑镇、螺溪镇、新田镇、上护镇、水唇镇、河口镇、南万镇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是榕江和螺河水系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被誉为“客俗桃源”和旅游胜地,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24万多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陆河县常住人口为249242人。汕尾市的地理环境汕尾市主要深、大断裂有莲花山深断裂带和潮安—普宁深断裂带,莲花山深断裂带沿莲花山山脉向东经梅县进入福建,向西至惠东,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入南海,呈北东向延伸,省内长约500千米,是广东主要断裂带之一,具有多旋回活动特征,第四纪以来有活动表现。潮安—普宁深断裂带见于饶平、潮安、普宁、陆丰一带,呈北东向延伸,省内长达210千米。由于历次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响,汕尾市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复杂地形地貌。汕尾市位于莲花山南麓,其山脉走势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汕尾市
陆河县属于哪个市?
地处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成立于1988年1月,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地处广东省汕尾市北部,东北临揭西县 ,西接海丰县、惠东县、紫金县,南连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县已开发水力资源11.9万千瓦;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在“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有22家由陆河外出人士所创办;是省级“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70.7%,拥有全国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陆河青梅、陆河木瓜均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扩展资料建国以后的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陆河先后隶属东江专署、粤东行署、惠阳专署、汕头专署、汕头专区、惠阳地区。1988年1月7日从陆丰县分出,设立陆河县,隶属于汕尾市。1988年1月7日,析陆丰县的河口、河田、东坑、水唇、新田、螺溪、上护、南万8个乡镇和吉溪林场设立陆河县。3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陆河县辖河田、水唇、河口、新田、上护、螺溪、东坑、南万8个镇,117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2009年末,陆河县面积1005平方千米,辖8个镇,12个社区、11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河田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河县参考资料来源:陆河县人民政府-走进陆河
陆河县特色文化
有陆河擂茶制作技艺、罗洞木偶戏、蜜糖、水文化、山文化等。1、陆河擂茶制作技艺:擂茶是陆河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传统饮食方式,其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广,遍及陆河县全县并辐射到揭西县五云、西南、大安等周边地区。2、罗洞木偶戏: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 有陆河擂茶制作技艺、罗洞木偶戏、蜜糖、水文化、山文化等。 1、陆河擂茶制作技艺:擂茶是陆河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传统饮食方式,其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广,遍及陆河县全县并辐射到揭西县五云、上砂、下砂,陆丰市八万、西南、大安,海丰县平东、黄姜、公平等周边地区。 2、罗洞木偶戏: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罗洞木偶戏在木偶雕刻工艺、表演艺术等方面,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木偶戏在客家地区的流变、发展以及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蜜糖:陆河山区群众历来有养蜂采蜜的传统。蜜蜂采食天然无污染植物精华,产出的蜜糖如玉液琼浆,色清味香,甘甜清醇,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 4、水文化:河田、螺溪、水唇、东坑、河口都直接以水命名。与水相关的有南万、上护:南万有“名水”南天湖;上护不仅淡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新田与水有所关联,因为南方的田也离不开水。 5、山文化:陆河作为一个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文化极为发达。在镇级以下的命名中,与山有关的词根有“岭”“嶂”“崀”“坳”“凸”“凹”“窝”“岽”。如:南万、螺溪、东坑都有“岭下”这一地名。
陆河县特色文化
有陆河擂茶制作技艺、罗洞木偶戏、蜜糖、水文化、山文化等。
1、陆河擂茶制作技艺:擂茶是陆河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传统饮食方式,其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广,遍及陆河县全县并辐射到揭西县五云、上砂、下砂,陆丰市八万、西南、大安,海丰县平东、黄姜、公平等周边地区。
2、罗洞木偶戏: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罗洞木偶戏在木偶雕刻工艺、表演艺术等方面,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木偶戏在客家地区的流变、发展以及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蜜糖:陆河山区群众历来有养蜂采蜜的传统。蜜蜂采食天然无污染植物精华,产出的蜜糖如玉液琼浆,色清味香,甘甜清醇,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
4、水文化:河田、螺溪、水唇、东坑、河口都直接以水命名。与水相关的有南万、上护:南万有“名水”南天湖;上护不仅淡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新田与水有所关联,因为南方的田也离不开水。
5、山文化:陆河作为一个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文化极为发达。在镇级以下的命名中,与山有关的词根有“岭”“嶂”“崀”“坳”“凸”“凹”“窝”“岽”。如:南万、螺溪、东坑都有“岭下”这一地名。
陆河县人口有多少人口
25万人。陆河县,1988年1月设县,隶属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东北部,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周边与7个县(市)接壤,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下辖河田镇、东坑镇、螺溪镇、新田镇、上护镇、水唇镇、河口镇、南万镇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榕江和螺河水系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被誉为“客俗桃源”和红色旅游胜地,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24万多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陆河县常住人口为249242人。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县已开发水力资源11.9万千瓦;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在“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有22家由陆河外出人士所创办;是省级“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70.7%,拥有全国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陆河青梅、陆河木瓜均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2020年3月,陆河县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2022年,陆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139万元,同比增长4.1%。
陆姓的人口分布
当代陆姓的人口近420万,排在全国第六十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明朝至今600余年陆姓人口由57万增到420万,增长了近7倍,陆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陆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西二省区,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广东、上海、浙江、贵州、安徽,此五省市陆姓人口又占33%。江苏居住了陆姓总人口的23%,为陆姓第一大省。全国重新形成了东方江浙和南部两广的两块陆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陆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南方和西部的移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移民流向。 陆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桂贵海、广东大部、湖南西南、云南东部、重庆东南角、苏沪浙、安徽大部、江西东北、福建北部,陆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42%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3.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居住了大约71%的陆姓人群。在湖南东北部、广东东端、重庆大部、云南中部、四川东南、赣闽大部、台湾、湖北东南和西南、安徽西北端、河南东南角、山东东南、辽宁、黑吉西部、内蒙古东部、宁夏大部、甘肃中部,陆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1%—0.4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3%,居住了大约21%的陆姓人群。 陆姓在香港各支派及分布情况,没有详细的资料。从在香港的陆姓人士来看,不外乎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中国内地迁居;一是由本埠长大。由内地迁居香港的陆姓著名人士主要活跃在经济界,其中著名的有陆擎天、陆达兼、陆达权、陆孝佩、陆恭蕙等人。 陆姓在澳门出名的有书法篆刻家陆海。 除汉族外,陆姓在少数民族中分布主要在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布依族、哈尼族中。瑶族的姓氏有缘自本身民族起源传说,也有从四面八方陆续迁入瑶族而出现汉姓的,如广西南丹县大瑶寨族中10多个汉族姓中就有陆姓。据对京族老人的调查和当地文物的考订,可知京族的祖先是从越南的涂山、春花、宜地、瑞溪等地陆续迁来占,其中陆姓迁来较晚,主要迁入瑶山心岛居住区。布依族的姓与汉族已相同,陆姓也是其中常见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