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8月29日启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吧!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将于8月29日启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要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维护和优化高效、有序、统一、安全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引导带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品供给更营养、更健康;要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引导各界共同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吧。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口诀 一、保持清洁:餐前便后要洗水,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二、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定要分,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三、安全煮熟: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 不是保险箱。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保持清洁 01、勤洗手 加工、制备食物之前,制备食物过程中,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如厕之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以及处理熟食之前和吃饭前,都要洗手。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安全的水,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手。 02、餐具和厨具要清洁 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 03、厨房环境要清洁 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生熟分开 01、生熟食物要分开 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02、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01、烹调要煮熟、烧透 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02、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01、室温不安全 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02、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 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03、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 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 04、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预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05、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01、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 02、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03、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2022年是第几个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2022年是第12个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于2022年8月29日启动。以“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为主题。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集中展示各有关部门在依法履职尽责、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利用科技赋能提高监管效能、维护食品安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引导食品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日照市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在食品检验机构、农贸市场、大型商超设置食品检测(快速)点,为市民免费检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针对广大市民比较关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项目进行检测。通过现场、短信、电话等方式向送样人及时反馈检测结果。让市民“零距离”了解食品安全检验流程,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参与率和满意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以“护食安 进校园 助成长”为主题,每个区县、功能区选择3家学校食堂(分别为中学、小学、幼儿园食堂),邀请学生家长、新闻媒体记者和本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开展检查,采用直播的方式公开检查过程,充分向群众展示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成效。组织开展“食品检验机构开放日”活动。全市发改、农业农村、海洋发展、市场监管等市县两级食品相关检验机构同步对外开放。各机构分别组织公众参观食品检验实验室,展示食品检验工作基本程序;讲解机构职责、工作程序、科普知识、业务成效、创新研究等方面内容;解答参观者现场提问,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理性认知。
关于食品安全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食品安全的手抄报内容摘抄如下:一、食品安全童谣一二三四五六七,三无食品离我去。三无食品说再见,身体健康有保障。黑心商人来骗钱,防止自己嘴太馋。杜绝病菌从口入,我要捍卫身体棒!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4、低年级的同学现在正是掉牙齿的年龄,不要乱吃零食,要时刻保持口腔卫生,这样才能长出坚硬、整齐、洁白的牙齿。5、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6、家里的餐具经常消毒,厨房要避风,防止发霉。7、小孩子最喜欢嘴里含些东西,特别是一些比较硬的东西,这样很容易滑入肚内,并且也有很多细菌,会造成痛苦至危险。8、不要偷吃果园的水果,可能有喷洒的农药,以免中毒。
食品安全手抄报内容
食品安全手抄报内容是,营养要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应保持平衡。即所需热能与热能来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碱平衡,维生素平衡及无机盐,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深色,一般深色,浓色的天然,营养价值高,所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用过多的淡色天然,对人体健康不利。品种要多样,任何一种天然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不可,常规每天须包括谷,动物性,同一类食物也要经常变换不同的品种,还要结合多种进行用。在人体中难以吸收,不仅增加了胃肠的负担,还破坏了天然风味。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