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更正法和红字更正法的区别
划线更正法和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的上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会计核算中,用划线注销原有记录,以更正错误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表示注销,划线时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划线处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对于文字的错误,可以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并更正错误的部分,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能只更正其中的个别错误数字。如记账凭证中的文字或数字发生错误,在尚未过账前,也可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适用范围
结账前发现的登记账簿中的文字或数字的笔误(记账凭证无错误)。
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所谓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适用范围
一,记账以后,发现账簿记录的错误是因为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引起的,应用红字记账法进行更正。
二,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金额大于应计的正确金额,而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划线更正法和红字更正法的区别是什么
一、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的上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会计核算中,用划线注销原有记录,以更正错误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
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表示注销,划线时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划线处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对于文字的错误,可以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并更正错误的部分,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能只更正其中的个别错误数字。如记账凭证中的文字或数字发生错误,在尚未过账前,也可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适用范围
结账前发现的登记账簿中的文字或数字的笔误(记账凭证无错误)。
二、红字更正法
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所谓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适用范围
一、记账以后,发现账簿记录的错误是因为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引起的,应用红字记账法进行更正。
二、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金额大于应计的正确金额,而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
一、错账更正法在手工环境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比较
1.电算化环境下,当月发现的错误可使用无痕迹修改法和有痕迹修改法。手工环境下,本月结账前发现的错误可采用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和划线更正法。本月发现以前月份的错误,都只能采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电算化环境下无法采用划线更正法。
2.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错账更正主要针对错误凭证,会计账簿随之自动更正。手工会计环境下,错误更正包括对凭证和账簿的修改。此外,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还可以对账套信息、基础信息设置、控制参数、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进行修改,手工方式下则不存在对这些内容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