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中医学院在哪?
在渭南市临渭区杜化路上。
公交渭南6路可以到。
辛市镇 - 产业园区 - 产业园西口 - 沙王大桥 - 福德泉 - 西王村 - 白杨集团 - 乐天大街 - 红星村 - 红化总厂 - 六泉路十字 - 财局家属院 - 三贤路 - 妇幼保健院 - 仓程路 - 红化家属区 - 人民银行 - 中医学院 - 杜化路南口 - 金水路 - 临渭交警大队 - 西岳路 - 城乡建设局 - 供电局 - 西北印机厂 - 省四建(毛巾厂) - 农行朝阳支行 - 渭南饭店 - 渭南市委 - 市中心医院 - 南塘口 - 城关职学 - 秦牛锅炉厂
渭南各地区邮编
1、临渭区,邮政编码:714000,行政代码:610502。2、华州区,邮政编码:714100,行政代码:610503。3、潼关县,邮政编码:714300,行政代码:610522。4、大荔县,邮政编码:715100,行政代码:610523。5、蒲城县,邮政编码:715500,行政代码:610526。6、澄城县,邮政编码:715200,行政代码:610525。7、白水县,邮政编码:715699,行政代码:610527。8、合阳县,邮政编码:715300,行政代码:610524。9、富平县,邮政编码:711700,行政代码:610528。10、韩城市,邮政编码:715400,行政代码:610581。11、华阴市,邮政编码:714200,行政代码:610582。扩展资料渭南行政区划:截至2019年年12月,渭南市辖临渭区和华州区,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7个县,代管韩城、华阴两个县级市,共110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204个居委会。渭南位置境域:渭南市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8°58′~110°35′和北纬34°13′~35°52′之间。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千米,东西宽149.7千米,国土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渭南
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哪里
陕西中医药大学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世纪大道中段1号。陕西中医药大学,简称“陕中大”,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是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高校。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设有14个教学单位,2个医教协同共建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1座制药厂和1个中医博物馆。开设26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1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8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6154人,其中本科生13340人,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814人。校训:精诚:原取于唐代医家孙思邈名句“大医精诚”。“精”,指以精微之心,精勤不倦的学习和研究以学这门“至精至微”的学问。“诚”,愿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通过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孙思邈论述“大医”要修养 “精”与“诚” 两个方面。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仁朴 :“仁”为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是要求个体“品德完美”的思想境界。“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给医学下的定义。这种认识始于汉代,人们称医术为“仁术”,称医家为“仁义之士”。强调“仁”与“术”的统一。“朴”,是指本然样态的原木。《庄子》云:“无刀斧之断者为之朴”。又指纯真而无华饰。这里是指返朴归真、朴实无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哪
陕西中医药大学分为两个校区:南校区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北校区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一、基本情况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南校区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154人,其中本科生13340人,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814人。二、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1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87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38名、博士后导师8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三、教育教学现开设26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四、学科建设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坚持“2+4+4+N”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布局。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力量强的原因如下:一、科学研究注重科技创新,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多个科研平台。二、医疗服务现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医院占地156亩,编制床位1800张,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