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医、命、相、卜:这传统五术说的到底是啥?
我们时常看到或者听到“五术”这个名称,究竟什么是五术呢?或许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所谓五术,就 是“山、医、命、相、卜”这五学问,它是以《易经》为版本,是人类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术,大体而言,了解五术的意义与运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义。下面郑博士简单说说什么是“山、医、命、相、卜”。 一、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 的一种学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禅、静坐、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二、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胳、气血回圈的原理, *** 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 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五、卜 利用时间或是异常征兆,而随时进行占卜吉凶之法,如太乙、奇门、六壬、 )卜、测字、占梦等。 朋友们知道了五术的来龙去脉,就能进一步明确人名与五术的渊源关系。 郑伟建博士点评: 1、在江湖人的口中,一直流传着一则充满神秘而又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系的故事。 故事要追溯到四千六百多年以前。话说盘古开混沌天地,女娲娘娘炼五色石补天之后,我们的祖先--黄帝公孙轩辕在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形下诞生了…… 后蚩尤作乱,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传说中的天神就是九天玄女--女娲娘娘。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 2、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
一篇文章了解道家五术:山医命相卜,一点都不玄乎!
即使你没有找预测师算过命,但是你一定多少听说过风水、奇门、寻龙点穴、过路阴阳,至少也在电视上见过那种铁口神断的预测师,张口就能说中对方的情况,甚至未卜先知预测未来。更厉害一些的人,可以亲自布局,逆转乾坤,趋吉避凶。其实这些都只是道家五术中的一些小手段,说明白说透彻了,一点都不玄乎。我们就通过一篇文章,彻底了解道家五术吧,不管你是想预测还是想学习,至少都对它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
道家的山是一种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因为很多入道者选择入山隐居修行,所以叫做山。它主要是通过食、丹、典、体、符等方法进行修炼,以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甚至得道成仙。
其中,食就是吃一些补药、丹药、草药。例如《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的仙丹,就是食。千万别小看这个,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草药秘方、化学反应公式,甚至很多发明,都来自于此。修道者在炼化丹药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配比组合,影响了中国科技千年。目前很多道家的炼丹者,物理化学水平直逼清华北大博士生牛的很。文科生甚至没法和炼丹者交谈,因为他们都是理科学霸。
其中,丹却不是炼丹了,而是内丹、丹田。道家认为人的体内有三个核心,叫做丹田。身体上中下各有一个。下丹田在小腹,肚脐眼下方两三指的位置;中丹田在胸部中心;上丹田在眉心附近。道家认为这三个位置是人体所有经络的核心地带和枢纽,是能量的源泉。修炼这三个地方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甚至获得各种神通。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运用经文中的方法,长期坚持打坐。坚持一段时间后,确实有所成效。但是如果没有正确正统的方法,不要随意练习,很可能伤身体。
其中,典就是道家的各种典籍。例如《易经》、《道德经》、《逍遥游》等等,以老庄著作为核心,兼容并蓄,从中提炼修行的方法,参照练习。这一部分,即使不练习的人,多看看道家典籍也是不错的。有很多有价值的观念,值得学习和了解。我比较喜欢看《清静经》,几乎天天读。
其中,体就是通过武术锻炼身体啦。道家也有各种拳法,体术,剑法。和打坐相比,一静一动,各有所长。也符合道家的阴阳之道。大家众所周知的就是太极拳和太极剑,动作优美飘逸,动静相宜,颇有仙人之风。这个体,普通人也都可以练习,可以强身健体的。
其中,符就是符咒。通过咒语和画符的方式,驱动鬼神,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施展符咒的方式很多,忌讳也有很多。例如有些符咒需要用到存想鬼神的方式,驱动能量;有些则需要踏罡步斗来驱动能量。忌讳嘛,也是一大堆,比如有些日子不能写啦,子时写比较好啦,没有传承不能写啦,等等。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正统的符咒的力量很强,普通人不能写,但是却可以用。例如金光神咒,多念念强身健体,邪不沾身;例如太岁符,每年请一个可以保佑家宅平安。等等。走夜路时,或者心乱时,我会念念金光神咒,立刻神清气爽,胆气横生。
医是道家五术中,对老百姓帮助最大的一项术法了。医就是道医,直接影响和发展了中国的中医。道医和中医相近,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中医的手段大家都还好接受一些,无非是望闻问切,针灸按摩,草药等等。但是道医要更加玄幻。最主要的就是灵治。在远古时期叫做祝由术,通过一些法术,咒语,可以让病者即刻痊愈。可惜一直到现在,很多术法都已经失传了。但是据说道家和民间依然有这样的高手存在,令人神往。
道家医术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方药、针灸、推拿、灵治。方药就是各种草药配合,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或者直攻患部,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针灸是针和灸的组合。通过疏通人体气血经络,寻找刺激穴位,来激活人体自身机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拿和针灸的原理差不多,只是方式不同。灵治就是咒语法术咯。
其实就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为基准,论定一个人的命运吉凶,性格样貌,婚姻子女,财富贫贱,简称算命。其中包含的主要技法有三种,分别是紫微斗数、子平术和星平会海。其中又以紫微斗数和子平术最为流行,但是根本的基础都离不开出生的年月日时。
紫微斗数以出生年月日时起盘,主看十二星座落宫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组合影响。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占星术。实际上紫微斗数的流传典籍并不多,虽然市面上流传各种紫微斗数高手,但是真正得其精髓的少之又少。
子平术,就是四柱八字。主要以出生年月日时的八个字为基础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八个字之间的关系和对应到每一年的字与之的关系,来解读命运。这方面可以参考的典籍就很多了,数不胜数。但是以《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渊海子平》等典籍为主。通过八字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家境、姻缘、财运、事业、子女、健康,甚至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遇到灾难,什么时候生病,病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精准推出。
盲派,算命中有一个特殊的门派叫做盲派,可以单独拿出来说一下。盲人算命,和道家五术中的命有相关的地方,也有所区别。道家的命,单纯论命。而盲派的算命则增加了很多世代流传的经验和小窍门。甚至可以做到即使你八字只懂个皮毛,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而且盲派算命,有一套自己的密语,只在师徒之间口口相传,不流向外人。也算是盲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不得已而为之吧。我自己也收藏了一些盲派密语,但是遗漏不少,整理粗糙,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很有趣。
相应该是现在市面上最活跃的一个术法了。相又细分了很多门类:天相、地相、人相。
天相就是观星,电视上某个老人捋着胡子说:某夜观天象,西北方有将星陨落,啥啥啥的,其实用的就是天相,也叫观星术。观星术多遇大事有关,古代钦天监就是专门负责给黄帝观星的。但是目前精通这门术法的人已经很少了,或者只能和其它门科综合一起运用。
地相就是一般人听的最多的,见识过最多的,也就是风水。预测师们通过相地术,解析一处家宅是否吉利,是否能够帮助居住者顺风顺水,也通过一些调整布局,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因为家宅是一家人长久居住之地,时间长了将会产生久远的影响,所以几乎人人都希望自己住好房子,好风水的房子。所以这门数术也非常受欢迎,几乎是最活跃的一门了。
因为它如此活跃,所以分的门派也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甚至还互相攻讦,提高自己贬低对方。严格来说,只要遵从正确的原理来推导,其实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只不过苦了想学习的人,这么多门派可咋学啊。最负盛名的要数:八宅风水、金锁玉关、玄空风水和杨公风水了。事实上,大家互相交融学习,说有门派之分,也不再那么绝对了。互相之间又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学习风水,最重要的是看到风水的根本和原理,而不要纠结于表面上那些门派纠纷。风水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坐向、四兽、八卦、九宫、砂水、九星、旺衰。几乎大多数门派,绕来绕去,还是从这些角度展开。我自己对风水部分研究最多,在讲课时花的时间也最多,有时间专门再分享一下风水这一部分的东西。
人相就是相面、相手、相骨、相神。有点类似于中医中的望,但是望只望健康,而相则相运势吉凶。相术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麻衣相术》和《柳庄神相》。相术在最近十年突然崛起,跟医学上整容技术的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人觉得虽然自己没有生一个好面相,但是可以整容整出一个风水俱佳的好面相。甚至很多明星整容,也不再单纯追求好看了,而要追求好看的同时还要财富和事业。在南方纹一个风水眉可以卖到五六十万,需求之猛,可见一斑。有兴趣学相术的,其实还有一本书可以参考,曾国藩的《冰鉴》。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尤其在相人上颇有独到之处,曾著有此书,非常值得一看。
道家五术中的卜,就是占卜,纯粹的预测。不谈命运,不谈风水格局,就谈你遇到某件事的前因后果,吉凶祸福。可以了解事件大局、脉络,可以了解前因后果,可以通过调整布局和做事方式扭转局势,也可以指导决策。常见的方法有:周易起卦、奇门遁甲、太乙、六壬。
周易起卦在占卜中,主要依靠八卦和易经六十四卦来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起卦方式和断卦方式又分了很多种类。例如六爻法、抽签法、报数法、筹策法,梅花易数等等。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其中以六爻、抽签和梅花易数最为常见。我个人比较喜欢梅花易数,起卦非常快,随心所欲,解读起来也是千变万化,几乎纯靠灵感。很有意思。想学习的话,主要参考两本书就可以啦:《周易》、《梅花易数》。上手很快,精通很难。
奇门遁甲,是古代三式之一,与太乙、六壬齐名。事实上奇门遁甲因为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流传,要更加有名一些。在古代,它本来是排兵布阵的,但是随着延伸发展,逐渐可以预测万事。奇门遁甲因为火爆,所以分的门派也好多。但是根本上就两个,法术奇门和数理奇门。法术奇门就是在奇门遁甲中施展术法,推动能量,增强或扭转效果。数理奇门就是以数术符号推导为主,同样可以实现趋吉避凶。至于再细致的门派,因为解盘方式区分,因为起盘方式区分,就不一一细说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知道奇门遁甲的根本,门派之说一样是笑谈。
太乙和奇门遁甲颇有相似之处,太乙也讲八卦九宫,但是和奇门遁甲的宫位却发生了变化。太乙也讲八门,但是和奇门遁甲中八门的解读和意义却有所不同。而且太乙以占卜大事为主,动不动就是几十年上百年,在古代主要用于预知风雨水旱,兵灾饥馑,治乱兴亡。如果有兴趣了解的,主要参考著作《太乙神数》。
六壬,号称三式之首。上手之困难,信息之丰富,无一不是三式之最。而且它可以解读详细,观察细致,微乎其微,又和日常百事密切相关,实在是非常实用。但是也因为它难,所以门派很少,方法单一。上华山,仅有山下一条路。见过的学六壬的不少,真正学到精髓的也不多。有兴趣深究玄学的,可以尝试尝试六壬。
以上就是道家五术的大概啦。事实上,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很多时候这五术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综合运用。当你去找预测师预测时,他可能看了你的面相,留意了一下你的方位,起了一局,局中又穿插了你的八字,指导你的时候又教你调整家里风水等等等等。比如我就喜欢在奇门中穿风水、穿八字、穿梅花,用起来也是格外惬意。但是精通一门绝对可以做到预测精准,布局有效。有兴趣想学习的,欢迎加入玄学大家庭呀。
针对某种中国传统神秘文化谈谈你的看法(或批判)!300字以上!
中医:落后还是先进?
现代文化明确地将世界划分为两个,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东西涉及并不多,所以,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
我们的古人对这个世界的划分与之类似,有一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注意:这里的"形而上"不是所谓的形而上学)所以,世界就分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道,一个器。
什么是器呢?器就是有形质的有结构的东西,很显然,现代科学所探讨的物质世界,正是这个形而下的器世界。
什么是形而上呢?有形之上的东西,当然就是无形的东西了。这个无形的的东西称之为道。
道世界的东西是否就是精神世界呢?这个问题三思。
中医是道器合一的学问。所以,《老子》也好,《内经》也好,都强调要形神合一,形气合一,要形与神俱。中医是不是一门道器合一的学问,这一点有太多太多的证明,就以五藏而言,在五藏的心、肝、脾、肺、肾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就是肝、肾、脾、肺都有一个月旁结构,而心没有这个结构。
“月”这个部首,《说文》把它归在“肉”部,肉当然是有形质的东西。所以,古人对肝肾脾肺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它属于形而下这个范畴,属于一个形器结构。心就不同了,它没有“肉”部,没有形器,是形而上的东西。心的定位不但是对中医的定位,也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
五藏的定位,是对整个中医的定位,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我们也可以从五行的联系中去认识,像金、木、水、土都是有形有质的东西,都是往下走的,因为它有一个重量,受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属于器的范围。惟独火,我们很难用形质去描述,你放开后它是往上走的,难道它没有重量?难道它不受引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这就是道。
中医光讲肝、肾、脾、肺不行!还要讲心。所以,中医是一门既讲形而下,又讲形而上的学问。《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灵兰秘典论》的另外一段话,也很值得引出来供大家参考: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从五藏的关系,从十二官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医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它强调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侧重在道,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都是从形而下的这个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医。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100个人会有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益?我想100个人里,也会有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我们就会有信心。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是从"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角度,这能够反映中医的真实吗?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反映中医的长。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你怎么可能和现代的速度相比呢?
所以,上面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全地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
大家也许不会同意我的看法,认为这太偏激。但是,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用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医没有多少信心?为什么临床医生碰到一点困难不在中医里想办法,而急着上西药?中医里有许许多多的办法,不是开两剂药就了事。除了时代造成的客观因素外,我们怎么去解释当前中医的这个现状?我想原因不外两个,一个就是教育上、传承上出了问题;一个就是中医自身的问题。可是,只要我们回顾历史,看一看这些有成就的医家,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出在中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