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

时间:2024-12-10 05:56:08编辑:阿星

中考化学技巧

1、多看书,把书中的知识点吃透之后再谈课外拓展2、多做题,不是说做难题就能学好,要由简到繁,把基础打好3、注意化学式的重要性,平时多听写比较重要的化学式,例如制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等等4、注意观察,比如实验现象,物质颜色,反映条件等等5、虚心请教,多提问,这样心里就不会积攒太多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


中考化学如何快速冲击

其实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到了初三后期,你会觉得做过的题都是重复的,根本没有新意。
物理:我建议你把两本教科书拿出来,翻公式,背好。因为考试中,物理大题公式一般有一到二分,就算题一点不会这个分也可以拿到。而其你说可以拿到20-30分,有的基础题你还是可以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错题本,没有的话借一本,然后有选择的把你认为很重要的典型题弄懂弄透,没事就去老师办公室,去烦他,这个时期,只要你有上进心,老师不会不理你,就算脸色不好,也不要管他。找两套中考的中上档难度的卷子做,无论哪道题,必须弄懂,不懂就问,然后把你答得擦掉,重答,这一次必须拿到120分。这样的话,会对你有一定启发。我想你在短时期内及格应该不是问题。

化学:其实化学是中考送分的学科,一张卷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会涉及到20个左右的方程式,而初中所有的方程式全是书上的,当然,类比的都要会,比如说,书上给了Fe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
式,那么AI、Zn……与稀硫酸的反应你都要记住,还有各个反应所涉及到的颜色变化要找老师或同学笔记查一下,这个做推断题必考。一个方程式值2分。

相比较于物理,化学要提高的快,我建议你以化学为主,物理为辅的的复习方式进行复习,毕竟你是要多拿分,而化学只需要背的好,60分不是问题。
你们应该发考试大纲了吧,如果不知道从那下手,就看那个,一条条看,觉得那条不会就翻全解全部看一遍,会的越多越好呗。
一张卷子会有难度划分的,你应该能感觉得到,基础题一般要占到6-7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及格分,你现在时间不多,争取保基础。
考试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对多那份没好处。
愿你的努力会有成果


中考化学备考策略和技巧

中考总复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如何能减负增效、有针对性地复习,一直都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学情、合理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逐步完善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应用。逐步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以化学教材为依托、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历年中考试题为依据、以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要注意时间上的调控,不要前紧后松。具体做法如下:1.知识梳理要到位梳理基础知识要注意不同类型知识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获得更好效果,例如:第2、6、7、8、10、11单元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应以建立“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识线索,侧重物质宏观性质、物质变化、反应现象及用途和制备的复习,可用知识清单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复习;第3、4、5单元主要涉及化学用语知识,复习时应注意在实物或模型或反应的背景中理解符号的含义和符号的表达,特别注意规范表达;如第3、5、9单元主要涉及概念原理知识,应以典型实例为模型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4、5、9单元涉及了化学计算的相关内容,复习时应注意对典型例题的理解和规范表达。2.体系建立要完善复习的过程主要是建立知识的多角度联系和逻辑关系,以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提取,这就需要从建立知识体系的角度着手。除了按单元梳理知识的常规形式外,应特别注意教材知识的重构,例如: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内容分散在了第2、6、7、11、12单元,复习可以结合各物质的生成与反应串起知识体系;又如:气体的制备涉及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内容,它们分散在第2、4、6、7单元,复习时可从原理、装置、步骤、净化角度串起主线进行对比分析。复习时,应在分析近年试题的基础上,选择相关主题进行全教材的知识体系构建。3.重点题型找规律中考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大,但不难发现诸如综合计算、实验探究、框图推断、工艺流程问题等是考查热点,如酸碱盐的性质、用途、气体的制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等,因此应结合专题复习,进行突破重点。4.紧扣教材找原型中考命题的形式多样,体现创新,但都是有据可循的,即源于教材内容,限于考试说明。复习时应重视教材实验、图、表、课后习题、学生实验活动等内容。以教材实验为例,应梳理各章实验,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表达”为框架进行分析。通读课本,可以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把知识内容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其实,中考题中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常用作命题的材料。建议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熟悉自己以前标注的重要内容,如单元及课题小结中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读图时要看懂图例意思,是展示物体的形状、结构、用途,还是提供实验操作规范,或是揭示事物的性质、关系、变化的规律等等。只有这样温故而知新,才能打好基础,然后才能更好地提高。5.错题复习补漏洞对总复习过程中所训练的习题、套卷要有意识整理保存,对错题进行分析,复习相关知识点,训练同类习题。错题复习是最便捷的查漏补缺形式。6.套题训练促应试在总复习过程中,与套题的交叉训练,尤其在总复习后期,套题训练对提分是最直接有效的,因此选择与中考接近的全真模拟试题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一般高质量的模拟题连续训练6套~8套,认真分析总结应试情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跟进策略,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高分突破。关于中考应试,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几个关键词——书写规范、先易后难、计算题有过程、推断题要检验、实验题扣目的(答题方法要三段操作)、现象、结论以及大题要看整体。

化学中考备考策略和技巧

化学中考备考策略和技巧如下:1.课堂要“听、记、练”。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实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2.作业要“思、问、集”。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3.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简单来说就如同一名射手在进行一系列射击训练时,开始成绩逐渐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绩却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学们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诸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上一篇:科技部火炬中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