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怎么读?
弼读作:bì,声母b,韵母i,声调四声。部首弓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五笔XDJX,仓颉NMAN释义:辅佐:弼士(辅佐的人)。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四弼[sì bì] 四佐。指四位辅佐大臣。2、宰弼[zǎi bì] 宰辅。3、赞弼[zàn bì] 辅弼,辅佐。4、弼辅[bì fǔ] 辅佐。亦指辅佐君王之臣。5、桢弼[zhēn bì] 指栋梁辅弼之臣。
弼字什么意思
弼字的意思:辅佐。拼音:bì。部首:弓。笔画:12。弼是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bì,最早见于西周早期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弼”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辅也。重也。从弜㐁声。并古文弻。房密切”。“弼”的基本含义为辅佐,如弼士、弼匡。弼字造句如下:1、先皇遗诏,皇太子宁昶即承帝位,著派大将军董值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2、寡人祗愿二卿,竭忠尽智,文武兼济,协力齐心,共相辅弼寡人,推行变法改革,除旧布新,涤瑕荡秽,富我大魏之国,裕我大魏之民,强我大魏之兵。3、前期的翰林院拥有唐宋翰林学士院的职能,翰林官充当皇帝的辅弼,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4、在前者的运作过程中,陆、海军、外务省,都不具有对外政策的最终决定权,他们对外交的影响力,一般被限制在辅弼或辅翼的职责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