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称什么龙?
东方巨龙。中国人对于龙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源于于伏羲氏,是一种重要的图腾,这和原始部落不断征战有关系,部落之间相互对抗,最终龙的图腾也在其中逐渐传播。龙的意义:民间层面,龙的影响更大,以龙为姓分布甚广;龙王庙遍布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龙为名;动物中有地龙、变色龙等;植物中之龙眼、龙胆等。乡间庙会舞龙灯,江南水乡赛龙舟,皆源远流长。龙是正义化身,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传说小白龙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为怀念小白龙的恩德,民间将二月二定为春龙节,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传统的春节,也于此日正式结束。龙可代表英雄。龙之形象几乎活跃于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龙在中国被称为什么?
龙在中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图腾和传说。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和自己的氏族有一定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因而也被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龙是中国特有的图腾崇拜的产物。龙的文化影响在中华,龙文化、龙的传说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国龙文化内涵丰富,从性质和内涵来看,龙文化可分为三大类型:宗教龙、政治龙和艺术龙。宗教龙即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等。政治龙是统治阶级利用人们普遍崇拜龙的心理,把帝王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以维护统治。艺术龙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竞技活动等方式表现龙。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舟文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日本在唐代时与中国频繁往来,大量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了其社会进步。如日本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服饰其实完全就是中国唐代时的样子。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龙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从中国引进三爪的龙。在中国出现四爪龙后,已经开始闭关锁国,与日本断了往来。而韩国古时候叫做高丽,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当中国明代统治者开始用五爪龙图案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让属国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韩国的龙就只能是四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