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休戚与共
成语休戚与共介绍如下:休:欢乐,喜悦。戚:忧愁,祸患。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最早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成语“休戚与共”最早出自于此。衍生典故《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成语寓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境界。指彼此之间既能共享幸福和欢乐,又能共同承担痛苦与忧愁!不论条件发生什么变化,都始终在一起,这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友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朋友的双方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各自都排除了为我的考虑,而把思想和感情化为了为对方着想的行为。特别是当人们遇到困境和痛苦时,朋友之间的休戚与共更显示出其道德价值,它体现出了朋友的无私与忠诚。 成文用法”休戚与共“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忧喜祸福共同承担。该成语语法结构为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毛泽东选集》: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敌人而奋斗到底。(作定语) 冰心《北京的印象》:我们有这么多的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最可靠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力量该有多大呢?(作谓语)
休戚与共休戚什么意思 休戚与共的解释
1、休戚指喜乐和忧虑、幸福与祸患,亦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2、休戚与共(拼音:xiū qī yǔ gò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3、该成语的本义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后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其语法结构为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