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粽子门的网友反应
这篇有争议性帖子迅速被转载到各大论坛,引起了网民极大的愤怒。针对“思密达粽子门”事件,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人过端午吃粽子不重礼仪,传统风俗意识淡化。一场由“吃粽子”引发的口水战不断升级,众多网友表示不能理解那位韩国留学生教中国人吃粽子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中国人传统风俗意识的挑衅,纷纷声讨思密达粽子。 有网友表示,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且端午申遗成功已经毫无争辩的告诉世界,端午节是属于中国的。而粽子作为端午节传统食品,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所以韩国人根本没有资格说这话。也有网友表示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在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韩国显然走在了我们前面。很多网友在冷静分析思密达粽子门事件之后,回帖表示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过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也已经两千多了,粽子作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一直都广受欢迎。而且随着2009年中国端午申遗成功,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愈加强烈,过节的意识也越来越浓。
思密达粽子门的中韩端午争端
中韩的端午节之争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舆论关注。2008年,因韩国把端午祭注册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曾引起过广泛争议。时隔两年之后,“思密达粽子门”事件再次刺痛了国人在端午这个传统节日问题上的民族情感。 韩国的端午祭起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发展至今已经和我国的端午节有很多差别,可以说两个节日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性特色。韩国的端午祭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而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吃粽子、饮雄黄酒、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则是中国的特有习俗。
思密达粽子门是炒作吗
思密达粽子门事件真相,纯属有人恶意炒作。
此女乃是美空网的会员Rita,雷芳芳。 雷可儿Rita 广西桂林。
2010年6月,网络上一则《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思密达》的图片帖再次引发中韩端午之战。图片帖中,这位名叫“裴正熙”的韩国人自称在北京某大学留学,先是摆出各种不雅造型举例说明北京人不懂如何吃粽子,称很多北京人吃粽子“就像吃大米饭和咸菜一样,一点也不尊重先人屈原”,而在韩国,吃粽子时需要“做完仪容”“换上韩服”“净手”等一系列步骤,教中国人吃粽子时候要先注意礼仪,讲究卫生等等。一场由吃粽子引发的口水战不断升级,网友称此事件为“思密达粽子门”。
“思密达粽子门”中,自称韩国留学生的美女教中国人如何吃粽子,让中韩的端午争端再次在网友舆论中升级,而实际上,韩国端午祭并没有吃粽子的传统。
粽子挂门上什么意思
不是把粽子挂在门上,而是将菖蒲、艾草挂在门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蒲草,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悬挂艾草的讲究还是比较多的。一般都是在端午节当天早餐挂艾叶菖蒲,但有些地方则是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挂了。
通常是将艾草、胡蒜、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挂在大门上。至于具体放多少艾草比较合适,这个也没有硬性的规定,一般是大门一边挂一根或几根。
一般一个月后当艾草干枯了,不再散发出香味了,就会把它取下来。然后可以把它燃烧来熏房间,一样有很好的驱赶蚊虫的效果。
思密达粽子门的事件简介
2010年6月,网络上一则《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思密达》的图片帖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图片帖中,一个自称是北京语言大学韩国留学生的女孩裴正熙,用一组照片亲身示范了韩国人祖上流传的如何吃粽子的习俗。从照片内容上看,吃粽子的过程包括净手、穿韩服等,吃的时候也不是一次性将艾草剥离,而是一边吃一边剥。吃完后应将艾草放入专门的器皿,风干后再投入水中。此外,裴正熙自称模仿了北京人吃粽子的不雅动作,并对国人吃粽子不讲究礼节和仪态表示了鄙薄。照片下面的文字写道:“我发现北京人吃粽子就像吃大米饭和咸菜一样,一点都不尊重先人屈原。”“很多人边吃着粽子边喝啤酒,这种情调在我们韩国还真没见过。”该帖在新浪、猫扑、天涯、百度、搜狐等网站论坛上疯狂转载,引发中国网友尽力声讨,就一场由吃粽子引发的口水战不断升级。
粽子门的思密达粽子门-网友反应
2010年6月,网络上一则《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思密达》的图片帖再次引发中韩端午之战。 这篇有争议性帖子迅速被转载到各大论坛,引起了网民极大的愤怒。针对“思密达粽子门”事件,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人过端午吃粽子不重礼仪,传统风俗意识淡化。一场由“吃粽子”引发的口水战不断升级,众多网友表示不能理解那位韩国留学生教中国人吃粽子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中国人传统风俗意识的挑衅,纷纷声讨思密达粽子。 有网友表示,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且端午申遗成功已经毫无争辩的告诉世界,端午节是属于中国的。而粽子作为端午节传统食品,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所以韩国人根本没有资格说这话。也有网友表示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在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韩国显然走在 了我们前面。很多网友在冷静分析思密达粽子门事件之后,回帖表示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过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也已经两千多了,粽子作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一直都广受欢迎。而且随着2009年中国端午申遗成功,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愈加强烈,过节的意识也越来越浓。 思密达粽子门-中韩端午争端 中韩的端午节之争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舆论关注。2008年,因韩国把端午祭注册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曾引起过广泛争议。时隔两年之后,“思密达粽子门”事件再次刺痛了国人在端午这个传统节日问题上的民族情感。韩国的端午祭起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发展至今已经和我国的端午节有很多差别,可以说两个节日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性特色。韩国的端午祭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而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吃粽子、饮雄黄酒、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则是中国的特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