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绥靖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绥靖政策的实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绥靖政策的实质
绥靖政策就是面对侵略者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委曲求全,对侵略者施行姑息纵容的政策,这一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被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积极的推行,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姑息纵容。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绥靖政策的实质。
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置之不理,甚至是以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为条件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在欧洲对德国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看着希特勒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在亚洲,看着日本人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甚至是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而无动于衷,在非洲容忍意大利墨索里尼侵略埃塞俄比亚,而帝国主义国家美国通过了中立法,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不干涉政策,之后更是策划了太平洋 国际 会议,出卖了中国人的利益,同日本侵略者妥协,同时积极的怂恿德国去攻打苏联,想要从中渔利。
以上的这些不可争辩的史实都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别国利益,想要从中获利的铁的事实。从上面的这些绥靖政策中可以看到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绥靖政策的实质就是牺牲别国利益,妄图从中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
绥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法美等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采取的姑息纵容政策,绥靖政策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保证自己可以免于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没有实现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意愿,最终绥靖政策破产,下面说一下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一是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这个刚刚成立的 社会主义 国家充满了敌意,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不希望由自己去出兵攻打苏联,所以他们希望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到苏联那里,希望德国与苏联作战,自己从中渔利,一则可以消灭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另外一则自己可以从苏德战争中获利。但是苏联看到了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推行,对英法完全丧失了信任,于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避免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之下发生战争,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得英法希望德国与苏联开战的如意算盘落空,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二是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波兰曾经与英法两个国家签订过同盟条约,德国闪击波兰也就是对英法宣战,这使得英法希望可以避免战争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不得不对德国宣战。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三是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德国对法国的进攻标志着英法希望可以避免战争的想法彻底落空,英法不得不卷入战争之中,标志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绥靖政策的含义
绥靖政策原意是指通过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这个词语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属于一个中性词。甚至是中华民国曾经设立多个“绥靖公署”,后来二战爆发前英法美等 资本主义 大国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采取这一政策,以牺牲弱国的利益换取暂时的和平,绥靖政策才变成一个贬义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绥靖政策的含义。
绥靖在汉语中的最初的意思是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绥,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绥靖的意思就是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意图维护地区局势。那个时候绥靖这个词还是一个中性词。后来绥靖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申为姑息纵容。因此绥靖政策被指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这是在近代才发展成为贬义词的一个词语。
很多人觉得绥靖这个词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语,对于绥靖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于是认为可能绥靖这个词是一个外来词,是通过外语音译而来,其实不是这样的,绥靖这个词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在表达绥靖政策这个意思上完全是一个根据意译而来的词语,是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词语,只不过在近代才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贬义词,表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牺牲弱国利益,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的一种对法西斯一味妥协退让的政策。
猜你喜欢:
1. 什么是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的起因
2. 二战中十大著名战役
3. 初中历史模拟试卷测试题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介绍
5. 波兰战役有哪些影响
揭秘绥靖政策为什么叫绥靖呢?是怎么来的呢?
一,揭示绥靖政策为何被称为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指不抵抗侵略,软弱退缩,容忍纵容,甚至不惜牺牲别国利益向侵略者妥协的政策。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绥靖政策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绥靖政策被称为绥靖?这里是一个简短的介绍。为什么绥靖政策被称为绥靖?绥靖政策这个词自古以来就存在。绥靖意味着稳定、绥靖、绥靖和稳定。绥靖就是通过绥靖来平息局势。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三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法西斯采取了绥靖政策,即通过宽容、绥靖和绥靖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意图,避免战争的爆发。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英、法、美三国多次采取绥靖手段,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甚至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也完全归德国所有。英、法、美三国的这一政策不仅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以说,这完全超出了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预期。因此,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因此,绥靖政策没有成功。“绥靖政策”一词已成为一个贬义词,因为它被用来概括英、法、美的软弱撤退,背叛其他国家的利益。绥靖一词最初的意思是通过绥靖(绥靖)来稳定局势,后来开始描述软弱、退缩、绥靖和纵容。从那时起,绥靖政策就被称为绥靖政策。为什么绥靖政策被称为绥靖?因为绥靖政策是绥靖一词的延伸,简称绥靖。二,绥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绥靖政策原本意味着采取绥靖政策是为了改善局势。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和法国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绥靖政策,损害了弱国的利益,加强了法西斯势力,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下面详细介绍绥靖政策的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1:首先,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极大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了让德国法西斯与苏联开战,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使德国轻易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整个国家,因为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绥靖政策,日本侵华战争一直非常顺利。也可以说,绥靖政策的存在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绥靖政策的影响2: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反法西斯绥靖政策。这些政策的最终结果不仅使德国法西斯更加傲慢,而且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许多中欧国家由于对英国和法国缺乏必要的信任而投入了德国法西斯的怀抱,因此,苏联不信任英国和法国,并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德国法西斯希特勒更加自信,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绥靖政策的第三个影响: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看到资本主义列强的软弱和欺骗,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迅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