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代表作
北宋词人柳永代表作有诗歌《煮海歌》、《题中峰寺》以及《赠内臣孙可久》。另外其诗词的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甘草子·秋暮》以及《定风波·自春来》等。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柳永对宋词的影响: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落风尘的不幸女子。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3、描写羁旅行役: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4、其他: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例如其《戚氏》一篇,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柳永
柳永的代表作
柳永的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望海潮·东南形胜》、《甘草子·秋暮》、《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戚氏·晚秋天》、《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一说: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作者介绍:柳永(原名三变,约984年—约1053年),字景庄(又字耆卿),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