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号月球车

时间:2024-12-13 10:37:47编辑:阿星

玉兔号月球车的发现有哪些重要意义

玉兔号在月球探测中的科学发现有如下:玉兔号月球探测车在C1陨石坑周边进行了114米的地质实测,取得了丰富而珍贵的月球地质资料。众多科学家根据这些资料工作的成果,发表在了世界顶级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上。由“玉兔”车携带的测月雷达探测到的数据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区表面下至少分为9层结构,这表明在那里曾有多个地质学过程发生,对于探索月球的岩浆演化历史和后期改造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科学成果。玉兔号的技术突破:在此之前,世界上发射并成功运行的月球车有5辆,其中两辆是无人探测月球车,均为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发射的月球车1号和月球车2号,三辆是有人驾驶的月球车,是美国阿波罗15号、阿波罗16号、阿波罗17号的月球车。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也是无人驾驶月球车,质量约140kg,与苏联的月球车相比是“小个子”,小而精悍,能完成任务就行了,也节约成本。无人月球车难度更大,因为上面有很多仪器,要保证在无人的状态下行驶,仪器能正常工作,有人驾驶的月球车主要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扩大航天员在月球上的活动范围,上面基本没有什么仪器,由航天员驾驶行驶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距离上次月球车登月已过去近40年,电子设备、探测仪器都非当年可比,无论是材料、驱动系统的选择还是探测仪器,过去都不可能有,因此中国的月球车比之前的先进是肯定的,尽管某些方面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但肯定不完全是上世纪70年代的重复。

“玉兔号”是什么样的月球车?

“玉兔号”是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上的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以下是它在月面探测中的一些科学发现:

月表物质组成:玉兔号的月表探测数据表明,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与地球上的岩石类似,但其成分分布存在差异,例如玄武岩分布比例较大。

月球地质:玉兔号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结构,例如月球表面的一些陨石坑内存在山丘和断崖等地形。

月球环境:玉兔号的月面探测也观测到了月球的磁场、粒子辐射、尘埃环境等,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月球内部结构:通过观测月球地震,玉兔号还揭示了月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这些科学发现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月球表面和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码字不易,希望能帮到您! 求采纳...


中国首次登上月球的月球车叫什么

玉兔号”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制造的一种月球车,搭载于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00秒34毫秒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发射,于12月14日21时12分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表面,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玉兔号月球车从嫦娥三号中走出,成为自1973年苏联的月球车2号以来再次踏上月球表面的无人驾驶月球车。玉兔号月球车已于2016年7月31日晚超额完成任务并停止工作,其共在月球上生存工作了972天。 3 评论 分享 举报荒诞不经 高能答主 2019-09-29 · 包罗万象,温故知新。关注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巡视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英文:Yutu,或Jade Rabbit)组成。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


中国首次登上月球的月球车叫什么

亲 很高兴为您解答哈😊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全球征名活动结束,月球车命名“玉兔”。【摘要】
中国首次登上月球的月球车叫什么【提问】
亲 很高兴为您解答哈😊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全球征名活动结束,月球车命名“玉兔”。【回答】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00秒34毫秒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发射, 于12月14日21时12分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表面,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玉兔号月球车从嫦娥三号中走出,成为自1973年苏联的月球车2号以来再次踏上月球表面的无人驾驶月球车。【回答】


为什么玉兔月球车的名字叫玉兔号?

首先,玉兔号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玄武岩,并且这一玄武岩单元规模巨大。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获得了月壤12种元素的准确含量。与阿波罗月海盆地的月壤相比,我们发现嫦娥三号着陆处的月壤铁和钛含量较高,而铝含量较低,在成分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之处,说明其下的玄武岩是一种新的类型。此外,这里的月壤中富含钾、锆、钇、铌,表明这种玄武岩混入了10-20%的克里普组分。根据玉兔号的探测结果,该玄武岩可能由富含铁和钛的月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然后在上侵过程中受到月壳底部的克里普岩层混杂,最后溢出月表,充填到了雨海盆地。重要的是,雷达探测到这一年轻的玄武岩层的厚度达到195米,这说明直至距今25亿年前,雨海盆地仍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其次,玉兔号首次利用雷达在月表实测了月壤厚度。借用地震勘探领域的瞬时频谱分析和偏移成像等信号处理技术,我们获得了着陆区的月壤结构和厚度。探月雷达剖面显示,月壤具有分层结构,其顶部分层厚约0.7米,质地均匀,几乎不含石块,而底界有一定的起伏,平均厚度约5米。由于月壤是小行星撞击月表岩石形成,地质年龄越大,月壤厚度也越大。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月海区域,但实测的月壤厚度明显大于其他间接方法估算的2-4米,说明整个月球的月壤厚度都可能被低估了。由于氦3和氢等重要资源主要赋存于月壤,这一发现将对这些重要资源储量的估算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玉兔号还在月面对原始产状的月壤就位展开了化学组成和光谱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月球轨道遥感探测数据的校正标准值,提高全月球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解译精度。轨道遥感能够探测全月球的化学组成分布,但是精度和准确度都较差;而就位测量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却仅能探测某个特定地点。在没有就位测量数据的时候,科学家要想评估轨道遥感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那是相当困难的。而玉兔号返回的就位探测数据,相当于为轨道测量数据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比的标准,因为这个地点同时拥有了就位探测数据和轨道探测数据。通过与就位探测数据进行比对,科学家就可以对轨道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修正,从而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


月球车玉兔发现什么?

中国月球车“玉兔”取得了突破性发现,证明了科学家几十年来思考的问题:月球有月幔层。
科学家一直猜测月球的月壳下有一层月幔,就像地球一样。但是,60年来的月球探测,包括美国的“阿波罗”探月任务,都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这一点。虽然有线索,但都没有直接证据。
首次登月任务中,“玉兔”在着陆点附近收集的地表样本中发现了橄榄石,这种绿色的结晶矿物像地球上的地幔一样,通常可在地下深处发现。
进一步分析表明,橄榄石并非出自发现地,而是源自附近72公里直径的陨石坑。
报道称,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多于面对地球的正面,流星撞击很可能穿透月幔,将矿物抛射到地表。证明了这些材料来自月壳下方深处,尽管还不清楚到底有多深。
人们普遍认为,月球曾经覆盖着熔岩。较轻的物质浮到表面,形成了月壳,而较重的物质下沉形成了月幔和月核。新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


上一篇:银河护卫队 插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