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恩

时间:2024-12-13 10:53:14编辑:阿星

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课题计划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评价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准确得体,催生活力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在语文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用常用语言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还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二、机智应对,化险为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机智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风细雨、诙谐轻松,可以使它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匡正纠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以风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大”读出来。当第一个同学读时语气比较平直、轻短,老师风趣地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雪呀?”大家笑着说:“这是小雪。”于是再请一学生读,读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这是中雪”。又再请第三、四位同学读,终于读出了大雪”,教师又幽默地激励道:“还有谁读得比他下的雪还要大的吗?”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书声琅琅、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教学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发展,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预设的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就能化险为夷。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用自己内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三、捕捉亮点,学会赏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例如二下语文《找春天》,一学生在朗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这一自然段时,老师夸奖道:“你也是我们班里一个活跃的音符,请你再带领大家读读吧!”顿时她变得更自信,领读的同时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同时,班里的学生也开始一个个争做活跃的音符了,可谓一举两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检验成功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尊重差异,期待成长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兰兰过桥》总结课文时启发到:“请同学们想想,你头脑中神奇的桥是怎样的?”话音刚落,一个小男孩站起来一口气说了四种神奇的桥,教师评价说:“你真聪明。”仔细瞧瞧,那个学生一脸平静,不经意地坐了下去。显然,学生听多了这样泛化的评价,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不感兴趣了。这样泛泛而又单一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对如此的评价会麻木不仁,心理效应为零,评价也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你真聪明”,聪明在哪里?“你真棒”,棒在何处?都应大声给出具体参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师的评价如再具体形象些:“看来这位同学对桥特别感兴趣,等你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会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这样具体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把自己和“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联系起来,幻化出自己也是桥梁专家的美好形象,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出奇思妙想,这也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爱”,要做到“每句话背后都是一颗心”,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才会接受老师的评价。教师情真意切的评价,定会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培育教学机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步入这座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 以纯文本查看内容


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1、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由于社会、家庭与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大批“问题学生”,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和上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能否更好地实现“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真正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本课题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对我校“问题学生”通过问卷、心理咨询、师生座谈、举办专栏等形式进行研究。在工作实施中,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一手抓研究,一手抓转化,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一定会抓出实效,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课题的主持人拥有多年的管理经验,组织能力强。参与教师均是一线教师,研究水平高。课题组成员均参加者过“十五”期间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学校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各类资料和充足的经费来保障该课题的实施。
2、市内外研究现状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这一课题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内外许多学校在有关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学生”已产生了新的变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本课题通过研究“问题学生”的特征、成因和类型,必将会探索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适应新形势的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与途径。
3、课题的界定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表现为厌学、违纪、打架,甚至偷盗。“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受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即身心发展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逐渐形成所谓双差生或后进生的,现在的称谓应该是“问题学生”更为合适。
问题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他们能量大,辐射面广,是集体中的消极因素,常常拖班级的后腿甚至影响学校声誉。他们一般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处事机灵胆子大,重感情讲义气,要教育好他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细致的和更需要耐心的教育工作。问题学生有存在的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并以相应对策矫治,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实验假说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转化“问题学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假如通过这一课题的实施,我校确立了以“爱”为中心,以“典、线、面”(典是典型教师,线为班主任为主线,面为全体教师)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倡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树立“转变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光荣”的观念,建立“问题学生”帮教制,一定会使我校教职工不断克服转化“问题学生”中所遇到的困难,增强做此项工作的自学性;一定会调动各方面因素,形成合力做好这项工作;也一定会做到“问题学生”的彻底转化并能健康发展;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更符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成为有很高声誉的育人摇篮。
三、实验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课题的实施,能总结出“问题学生”的特征、成因和类型,探索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适应新形势的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与途径,拿出一定的经验来。
2、工作目标
使教师在管理能力和水平上得到显著提高,“问题学生”身心和精神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3、育人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转化“问题学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重新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让问题学生能够战胜自我、自立自强,融入到大家庭中。
四、实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集教育政策与法规、师德建设和教育艺术等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分以下内容:
1、问题学生存在的现状分析研究
2、问题学生的诊断研究
3、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研究
4、问题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5、问题学生的跟踪评价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如下:华南农业大学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的评估评级1、兽医学:A-;2、农业工程:B+;3、食品科学与工程:B+;4、畜牧学:B+;5、农林经济管理:B+;6、作物学:B;7、园艺学:B;8、农业资源与环境:B;9、植物保护:B;10、风景园林学:B-;11、草学:B-;12、林学:C+;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14、公共管理:C;15、化学工程与技术:C-;16、环境科学与工程:C-。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华南农业大学在哪里

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483号。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6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5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387人,其中专任教师2363人(正高级487人,副高级868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级人才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博士生导师320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895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1314人。学校学科门类华南农业大学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101个本科专业,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以上内容参考: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简介

上一篇:安全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