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食师列传

时间:2024-12-14 15:05:43编辑:阿星

押井守具体作品有哪些?

百科上能找到详细的具体三大类了动画:两部攻壳系列的动画电影 ,两部机动警察系列的动画电影(1和2),福星小子的剧场动画(1和2) 剧场动画《空中杀手》和以押井守的原案但不是以他为导演的《人狼》、《宫本武藏双剑驰骋之梦》、《机动警察MINI》。 实验动画《御先祖万万岁》,实验动画《天使之卵》,还有一部实验动画记不清了 真人电影: 犬狼世界观的三部曲里的两部----《红眼镜》与《地狱番犬》(三部曲的另一部是人狼)阿瓦隆世界观的两部-----《阿瓦隆》 另一部突然忘了你自己查下就出来了搞笑纪录片-----《立食师列传》阐述创作理念的----《会说话的头》文学漫画作品:这个就相当不了解了 ,只清楚一部剧情在越战和南北战争乱穿的非常专业的军事小说《雷轰》漫画《犬狼传说》(犬狼三部曲就是以它改编的)没复制,全是我这个资深押井迷打出来的,你这零分太伤感情了。


押井守的作品有哪些?

2010年
短篇动画《Jet'aime》(2010.9.26日本上映),是押井守导演为GLAY的新专辑《GLAY》创造的特典映像作品,也是新曲《Satellite of love》宣传片,与歌曲的世界观十分贴合,而且短片还入围了世界四大动画电影节之一的安娜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2009年
大型城市纪录片《沸腾都市》分集介绍了 迪拜 伦敦 东京 达卡 伊斯坦布尔 约翰内斯堡 圣保罗 新加坡 等八个城市
2008年
剧场版作品《空中杀手》监督(2008.8.2日本上映)


2006年
剧场版作品《立食师列传》监督、脚本 (2006.4.8 日本上映)
小说《雷轰 rolling thunder PAX JAPONICA》著作 (2006.3.31 日本发售)
专栏单行本化《胜ために戦え?分??(2006.3.4 日本发售)
2005年
漫画《犬狼传说 红色足迹》原作 (著者:杉浦守)
TV 作品《BLOOD+》企划协力
小说《TOKYO WAR MOBILE POLICE PATLABOR》著作
爱知世界博览会《觉醒的方舟》(英文名称:Mezame no Hakobune)综合编导


2004年
TV 作品《风人物语》监修
小说《要求很多的佣兵们 増补改订版》原作
剧场版作品《攻壳机动队2:IN


作品照(13张)
NOCENCE》监督、脚本
小说《立食师列传》原作
漫画《幼鱼之终 新装版》原作 (作画:森山雄治)
2003年
写实电影《KILLERS》内 短篇‘.50 Woman’监督、脚本
2002年
漫画《西武新宿战线无异状 完全版》原作 (作画:大野安之)
2001年
游戏《育龙战记 1x2》监督
剧场版作品《机动警察迷你版》脚本
写实电影《Avalon》监督・脚本
2000年
随笔《我不懂狗的心情 热海巴吉度通信》著作
剧场版作品《BLOOD THE LAST VAMPIRE》企划协力
剧场版作品《人狼》原作、脚本
漫画《犬狼传说 完结篇》原作 (作画:藤原カムイ)
1999年
漫画《犬狼传说》原作 (作画:藤原カムイ)


连载《我喜欢电脑》
连载《Model graphics》
1998年
连载《再造》
1997年
CD 书《不归的迷宫 上・下巻》脚本
1995年
剧场版作品《攻壳机动队》监督
小说《要求很多的佣兵们》著作
连载随笔《我不懂狗的心情 热海巴吉度通信》
连载《WIRED》
1994年
游戏《育龙战记 2》监督
小说《TOKYO WAR》原作
漫画《西武新宿战线无异状》原作
连载《セラフィム》
1993年
剧场版作品《 PATLABOR 2 The Movie》监督
1992年
写实电影《Taking Head》监督
有声戏剧《幸福的模样~ 水晶鼠标》脚本、监督
1991年
写实电影《Kerberos 地狱守门犬》监督、脚本
1990年
OVA 作品《机动警察PATLABOR 新系列》脚本


游戏《育龙战记》监督
剧场版作品《MAROKO 麿子》原作、监督、脚本
1989年
TV 作品《机动警察 PATLABOR》脚本
剧场版作品《御先祖样万万岁》原作、脚本、监督
剧场版作品《机动警察The Movie》监督
1988年
OVA作品《机动警察PATLABOR》监督、分镜
连载《犬狼传说》
1987年
OVA 作品《Twilight Q2迷宫物件FILE 538》原案、脚本、监督
TV 作品《赤色光弹》分镜
写实电影《红色眼镜》脚本、监督
1986年
OVA 作品《天使之卵》原案、脚本、监督
OVA 作品《尼尔斯的不可思议之旅》监督
1985年
漫画《幼鱼之终》原作
1984年
剧场版作品《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监督
连载《幼鱼之终》原作
1983年
OVA 作品《DALLOS》监督
TV 作品《子鹿物语》分镜
TV 作品《汤匙婆婆》脚本、分镜
剧场版作品《福星小子Only You》脚本、分镜、监督
1982年
TV 作品 时空冒险系列《 逆转一发男》分镜
1981年
TV 作品《福星小子》监督、分镜、监督、脚本、分镜再构成
TV 作品《真知子老师》分镜
TV 作品《ダッシュ胜平》分镜
TV 作品《名犬莱西》分镜、监督、演出助手
TV 作品《黄金战士》监督
TV 作品 时空冒险系列《ヤットデタマン》分镜
TV 作品《世界名作故事》片头分镜、片头监督
OVA 作品《龙之泪》分镜、监督
1980年
TV 作品 时空冒险系列《タイムパトロール队 オタスケマン》分镜
1979年
TV 作品《小魔女奇可》分镜
TV 作品 时空冒险系列《ゼンダマン》分镜、监督、修正分镜
1978年
TV 作品《科学小飞侠》 分镜、监督
1977年
TV 作品《一发宽太君》分镜、监督
TV 作品 时空冒险系列《ヤッターマン》分镜、总助监督 (系列后半)
《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麦伦曾表示欣赏两位日本科幻动画导演,一个是大
友克洋,另外一个就是《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
押井守在76年大学毕业后,已参与动画导演工作,他的早期作品,如成名作《福星小子
》(84年),讲述男主角阿当正处身在女主角拉姆的梦中,颇有点“庄周梦蝶”影子,
阿当自己也反问究竟是在做梦吗?荒谬的喜剧,令你捧腹大笑之余,又会有所深思。近
年的作品,如《机动警察》(93)及《攻壳机动队》(95),少了份喜剧感,但作品布
局、故事更见精密、细致。新作《人狼》,讲述60年代日本一个警察和少女恐怖的故事
,由押井守负责剧本,2000年公映。
★ 《攻壳机动队》: 电影,原名《Ghost In Shell》改编自漫画家士郎正宗原作漫
画,不止原作者欣赏,就连《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麦伦都赞好。(图左)
★ 《机动警察》新的剧场版虽然不由押井守执导,但片中后藤队长,却是押井守最喜
欢的角色,皆因后藤队长很聪明,做事每每都经过深思熟虑。G.R.M.》是押井守的新作
,亦广受动画迷注目。


押井守和宫崎骏因哪部电影而闹矛盾以及闹矛盾的原因(要详细),谢谢

“其实押井守和高中生的宫崎骏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相遇成了很大的契机,改变了自己的战场,从此在同一个战场上共同战斗,因此在不同的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此期间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铃木敏夫)
  
  
  无论我们所叙述的这一对中心人物是否真的带有一点丑小鸭式的自卑感或是带着点高头大马的高傲形象,由他们名字来看,一方确实是仿佛深不见底,而另一方则像是画地为牢,但共同点,均不能出逃,从未真正摆脱过自己的命运。在谈及两位大师之前,我们还是先会提及一个19岁少年——在1984年时曾是19岁的少年,那年他在影院观看了《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于是一切都改变了,不管是他自己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日本动画界的格局。
  
  《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正是押井守和宫崎骏的起点,即便它们并非处女作;而1984这一年被坊间称作“日本动画大师元年”,则可谓名至实归。
  
  这两位监督在大师元年之前一年第一次相见,但此后共同的顽固性格却逐渐促成了他们各自为阵,同时他们的特点也因此跟着日益鲜明起来。1985年,押井守和宫崎骏所谓的“交恶史”便从此拉开了序幕。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很轻松愉快的人,但是当讨论渐渐热烈起来的时候,他却完全不给你留点余地。他精力旺盛到令人难以置信。他也很积极而且爱讲话,仿佛谁说的多就比较厉害似的。每次说话我们总是想要去说服对方,所以真的很累人。”押井守当然不能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这回确实是遇到对手了。这第一次的会面让宫崎骏在押井守心中留下了“他真是个混球”的印象。
  
  “交恶”这个词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思是“双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视。”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到的重点是,交恶双方必定曾是惺惺相惜的。
  
  自从与大冢康生合作了《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之后六年,宫崎骏再次接到制作“鲁邦三世”剧场版的邀请。那是1979年获得大藤信郎赏的影院处女作,但老爷子没有再做一次的打算。也许他早已有以后不管做什么样的动画都将成为这个奖项的常客的觉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商业动画短周期高强度的作业令他心有余悸。这“鲁邦三世”第2部剧场从开工到影片上映仅仅花了半年时间,按照宫崎先生自己的说法,“从这个作品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体力的极限”,这种玩命的努力对身体力行的人来说尤其会后怕。
  
  在这种情况下,谢绝邀请当然是明智之举。宫崎骏于是转而向制作方推荐了押井守。那大约是双方认识两年后的事情。
  
  因为大冢康生是“鲁邦三世”的作画监督以及基调奠定者,同时又在东映时期在工会与宫崎骏有同志之谊——1964年的时候宫崎骏当上了东映动画劳工协会的秘书长,当时高畑勋是该协会的副主席,而大冢康生则是主席——于是宫崎骏的推荐很快成行。虽然之后企划并未能有着落,大冢和押井仍然结下了浓厚友情,以致在拍摄写实电影《红眼镜》(1987)时,大冢康生不仅客串了该片,甚至还为此提供了自家的吉普车以供拍摄之用——如果换作宫崎骏,是绝对不会做到这种程度的。
  
  1985年,押井守如此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鲁邦三世:完结篇》企划交于制作方——原作粉碎机并非浪得虚名,至少是吓到了制作方,于是宫崎骏拒绝了制作方,而制作方拒绝了押井守。这件事的阴影使押井耿耿于怀了十年,直到1995年《攻壳机动队》的上映才得以释怀:“在攻壳的时候终于能摆脱鲁邦了!”
  
  1968年,制作了三年的《太阳王子》上映。这部由大冢康生(作画监督)、高畑勋(监督)以及宫崎骏(场面设计)合作的动画被视为突破原本动画风格的第一大创举,同时亦为后来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打下了基础。宫崎骏和押井守亦是参与后来的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的举旗者——虽然同为偏执狂,但仍然,两人心存的理念着实相差巨大;比起宫崎骏,押井守也许与高畑勋更有共同点。
  
  押井守在提及高畑勋时说:“表面上,高畑先生也很喜欢和人争辩,而且拼命想要说服别人,但是在内心他是个很不一样的人。宫崎先生有着很可爱的特质,他的哲学最后总是一句话:‘好的东西就是好,管它什么逻辑!’但是高畑先生则是个彻头彻尾一致的人,他非常讲究逻辑。我曾听大冢康生先生这样形容高畑先生和我:高畑先生像是一个‘在走路的逻辑’,而我则像是‘逻辑在骑脚踏车’。”
  
  正如大冢先生所说的,他们有着逻辑感上的相似之处,一种持续创造求新的追求,只是缓急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畑勋可以舍弃吉卜力惯用的透明画材动画、尝试利用数字技术使用铅笔线的形式与水彩色调的颜色制作出素描般的作品《我的邻居山田君》;而押井守也可以发明一个“剪贴片方式”(Live-mation)让弟子神山健治拍出《机动警察 迷你版》、让同为“龙之子四大天王”之一的西久保瑞穂拍出《宫本武藏:双剑驰骋之梦》、或让自己拍出《立食师列传》这样的东西来——仿佛某种必须要发生的强迫症;与此同时,宫崎骏甚至连电脑也不会去碰,人工以外的作画手段都不免会让他产生鄙视之心。
  
  只比宫崎骏大了6岁的高畑勋就像是宫崎骏的兄长——19岁和13岁的兄弟这种情况,而比押井守大了10岁的宫崎骏却完全不像是戒掉了孩子气,并随着年纪增长渗入的老人顽固脾性而变得愈加傲慢。高畑勋和宫崎骏这对组合能一直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另一方面,高畑勋的冷酷、仿佛不会真正受伤或是简单承认失败的性情也真正吸引着押井守。
  
  总之,性格决定了押井守与宫崎骏并不能真正走到一起,这也连累到押井守最终不能和吉卜力走到一块;而“鲁邦三世”剧场版的否决则成了这一场背道而驰旅程的导火索。
  
  在押井守入行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德间书店旗下的月刊动画杂志《Animage》创刊。这是个极为重要的事件,至少对像宫崎骏和押井守这些当年还是新人的人来说,它就像是动画界的《名利场》,而德间康快(作为一个法人代表)就像是他们的伯乐。
  
  1981年,从龙之子分离出去的小丑社由于人手紧缺,才得以让时年三十而立的押井守着手《福星小子》的动画改编事宜,也借此机缘让押井守得以在原作粉碎机的道路上肆无忌惮。
  
  时年同样是宫崎骏人生转折的一年。时任《Animage》总编的铃木敏夫当年原本打算采访因“世界名作剧场”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勋,但却意外遭到拒绝,于是转而做了资历尚浅也没有什么名气的宫崎骏的访问专辑。于是在铃木敏夫和德间康快的牵头下,宫崎骏于次年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风之谷》的漫画,连载一年后,《风之谷》剧场动画开始制作,到第三年《风之谷》上映并大受欢迎。
  
  《风之谷》成了宫崎骏的甘苦分水岭,而就在此前,也就是拍完“鲁邦三世”剧场到得到德间书店提携并最终催生《风之谷》的“黑暗三年”里,想拍出属于自己的电影的宫崎骏到处推销自己的作品,但却屡屡碰壁。“带着泥巴味儿”,“陈腐老朽”,企划案大多都只得到这样的评价。但遇上德间书店却并非最大打击的终结,这只不过是事业下坡路的结束。
  
  这是踏上甘苦分水岭的前夜,在《风之谷》的动画制作过程中久病缠身的母亲过世,这才是足令宫崎骏懊丧一生的事情。“如果不能娱乐于人,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个“人”最开始的自然是指自己的母亲。押井守曾隐晦地提及,宫崎骏这个人受过去的羁绊太深,除却其它一些事情以外,大抵就是暗指宫崎骏的恋母情结。这位坚强的女性对宫崎骏影响至深,以至他众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少都会有一两个源于她的,甚至可以说,宫崎骏最初投身动画事业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让她高兴。化悲痛为力量,这可能是当年丧母的宫崎骏脑中唯剩的坚持,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成全了他。宫崎骏的母亲如果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因为在最黑暗的那几年之后,她的儿子在日本动画界国民级的地位从此无人能撼动。
  
  到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也借此契机在德间书店的投资下建立,取名源自二战时候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意为“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宫崎骏的父亲是个造飞机的,而押井守的父亲不过是个经常得不到委托因此经常多出时间带儿子去影院的半调子私家侦探和几乎全职的失业者,这可能也是押井守所有的不安的缘起,而出生富足的宫崎骏则绝对不会存在这样失衡感的担忧,他不会像押井那样对这个人生存在那么的置疑,再加上吉卜力的成立,就他而言,从此算是有了个家;也许从一开始宫崎骏就把吉卜力当成是自己的了。于是宫崎骏更加安稳地做梦冒险,创作不再推陈出新,只是按部就班,一个个实现那些早已计划好的梦,对于他来说,人生就是如此,这样的人生就足够了;但押井守因为诸多原因却不得不继续生活在一个不可名状的时空中,好像永远都没有凝聚实体的机会似的。
  
  这种情况下,直到1988年监督《机动警察》时遇到刚刚由石川光久和后藤隆行成立的Production I.G(在Headgear的前提下),押井守的创作才算正式又迈进了另一个台阶。
  
  当年时任《Animage》第二任主编的铃木敏夫后来成了吉卜力的社长,而正是因为此人在“福星小子”第1部剧场版制作后的引见,成就了押井守与宫崎骏的第一次面谈;那种情况下,《福星小子1:Only You》也成了宫崎骏唯一夸过的押井守作品,到《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时宫崎骏的评价就变成了:“不明白有什么好的”。
  
  但不管是宫崎骏还是押井守,他们与《Animage》的关系都非同一般,以致在最初因为1983年那场《Animage》访谈会上建立的“友谊”而做过“开启时代的终结-宫崎骏与押井守的关于《机动警察2》的对话”(《Animage》1993年10月184期)以及“押井守谈宫崎峻”(《电影旬报》1995年7月16日1166期)这样不可思议的互动性话题的访谈企划——那时他们终于都是公认的大师了,也许因为《千与千寻》还要过上几年才上映,而正在路上的《攻壳机动队》说不定还让押井守暗自持有更多的自信和优势。虽然押井守此时的底气相比十年前会更足一些,但面对喋喋不休的宫崎骏,押井守其实仍是个闷骚男,话会相对少一些,但也看似深奥——只是宫崎骏自然完全不会吃这一套。所以从两个访谈你会看到一些火药味,但是属于那种受潮的感觉,相当的平静。
  
  总之,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但最初对宫崎骏的敬仰之情让他还是会显得相当地小心翼翼,至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仍是如此。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有时候他就是刻意地去激怒某些人,这也成了他最后被踢出日本动画工业体系中第一部长篇动画系列《福星小子》制作组的原因所在——即便他的老师鸟海永行也保全不了他,因为开始有人出于并非仰慕的情感每天给他寄信,恐吓信,或者内含刀片的恐吓信,最后小丑社不得不将他从《福星小子》的制作组撤职斩首。然则,这次的撤职斩首与一年后鲁邦三世剧场企划失败的打击比较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快感无比:押井守于《福星小子》TVA第106话退下阵来,那是1984年3月26日,从1981年10月14日开始,他总共折磨了高桥留美子原作长达两年半时间,而且有幸在退下阵来的一个半月前(2月11日)将奠定自己影像风格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顺利搬上影院并获得当年《电影旬报》的观众票选位列第七位的最佳电影——当年排第一的自然是宫崎骏的《风之谷》。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高増明这么看押井守:
  
  “电影评论家前东京大学校长莲实重彦对同样在影片中登场人物的对白采用哲学言论的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Arsenyevich Tarkovsky,押井守的女婿乙一便是这位的爱好者)给予这样的评价:‘不爱电影,却被电影所爱的存在。’借用这句话,押井也同样,也许属于‘不爱动画,却被动画所爱的存在’。”
  
  当年押井守毅然离开小丑社成为自由人从某些方面来说要拜他在此前一年开创的新的动画销售模式所赐,不然纵然是破釜沉舟也只会败的一踏涂地。这就是原创录影带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这个新鲜玩意儿的诞生。
  
  1983年12月发售的OVA《宇宙战争》(Dallos)第一卷,时长半小时,由鸟海永行参与、押井守监督并由天野喜孝绘制了录影带封面。借此契机,从1983年的OVA元年开始,更多动画人投身到这种更富自由气息的创作中来,制作出了诸如《无限地带23》(Megazone 23,1985/1986/1989)、《机器人嘉年华》(Robot Carnival,1987)、《机甲猎兵》(Armor Hunter Mellowlink,1988)、《超时空要塞 外传》(Macross Plus,1994)等不朽的经典和杰作;而押井本人也是创作情绪空前高涨,这其中除了腰斩的《迷宫物件》(TWILIGHT Q,1987)以及《机动警察》(Mobile Police Patlabor,1988)第一部OVA——同期宫崎骏的剧场动画《龙猫》上映,还包括了更早之前的在德间书店资助下制作的“鲁邦三世”怨念产物《天使之卵》(Angel's Egg,1986)——同年宫崎骏的剧场动画《天空之城》上映,等等;与押井守不同的是,宫崎骏此时甚至连电视动画都极少涉足了,更别说OVA这种新生事物了,《风之谷》的成功让他开始了对剧场动画的一生迷恋。
  
  在当年《天使之卵》的制作名单中,除了贞本义行、名仓靖博等人外,还有吉卜力的高坂希太郎以及保田道名等人;此外,据说庵野秀明过了两周“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后逃离了制作现场。换个角度说,相对剧场而言,OVA可以说是穷人玩的东西。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天使之卵》的推出并未为押井守带来市场声誉,因为主题晦涩让人尽是避而远之了,“害得我好几年都接不到委托”,押井多次在采访中提及此事的后果。这让虽然非常看好押井守的铃木敏夫也毫无办法,尤其是在接二两三的吉卜力邀请破灭的情况下——企划败北的频繁程度让1985的“鲁邦三世”剧场版未遂事件简直不值一提。
  
  1987年前后可以说是押井守最糟糕的时期,让他仿佛顿悟的表面之下受挫的心更加慌恐。而与此同时,宫崎骏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媒体的赞誉,大小奖项更是拿到手软;宫崎骏的信心也变得更加胜气凌人,以至于后来有这么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当美国《新闻周刊》问及他的《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吃惊与否时的回答:“事实上,我对贵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更吃惊,更厌恶。所以我对是否领这个奖还有点犹豫。”
  
  押井守似乎从来没能成功从宫崎骏那里沾到光,不管是最早的两部跟意大利合作的动画企划《歇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和《满月传说》(THE FULLMOON TRADITION INDRA),还是后来的《锚》(Anchor),最终都因双方创作理念的坚持或是意见不一而流产。《歇洛克·福尔摩斯》就是后来宫崎骏和御厨恭辅共同执导的《名侦探福尔摩斯》,而《满月传说》最终也只是由鸟海永行执笔了小说版,《锚》企划中止后则由梦枕獏执笔了小说版。
  
  后来同样来自于吉卜力邀请的《墨攻》动画版企划(酒见贤一原作森秀树作画的漫画,也是后来张之亮执导刘德华主演的同名电影来源),以及准备OVA化《宫崎骏的杂想笔记本》中的《多炮塔的出场》(多炮塔の出番)等等企划最后也都在一片争执声中成了笑话。
  
  除了押井版鲁邦三世,此后像什么押井版《银河英雄传说》(石黒升换将上阵拍了近12年)、押井版《铁人28号》(在动画未果的情况下改编成了舞台剧,最近又有将舞台剧改编成真人电影的打算)、以及《最后的立食师》(立食师怨念可以说与他的恋狗癖一样的强烈)、日剧版《日剧版 祖先万万岁!》(动画都没有几个人看过)等等都几乎不得善终。能被拒绝到这种程度,大概不上瘾都很难了。
  
  说起来押井守确实是有点生不逢世的感觉,先不提与宫峻骏“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结,他确实是错生在了一个自己所不想要的世界观下。也许出生在西方社会中,他的理念更能得以声张。你可以显而易见,如果他出生于西方,《矩阵》(The Matrix)可能就只能算作是《阿瓦隆》(Avalon)的扩展版;而那因为80亿日元冻结的《哥鲁穆战记》(G.R.M. THE RECORD OF GARM WAR),一个最初将由詹姆斯·卡梅伦担当“制作总指挥”、一个故事发生在架空星球上、一个涉及到各种拍摄手段以及新技术甚至可以说“结合了所有类型的映像技术”的影像企划——看着像不像是另一个版本的《化身》(Avatar)!如今詹姆斯·卡梅伦划时代的3D电影《化身》中的理念有多少本可能进入押井守这个被冻结的企划中?但即便现在把《哥鲁穆战记》拍出来了又能怎样?也改变不了成为诸如《阿瓦隆》那样的“二世”命运。
  


上一篇:y430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