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工具的变化反应了什么
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原始社会的繁荣时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大麦、小麦、山羊、绵羊以及猪、牛的祖先都是在这一时期被驯化而来。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需要的工具生产方面有了较多的保障。他们适应自然转为自用,并且改造自然。使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进步,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成为了流行,是工具制造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根据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考古发现,中国至迟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了原始陶器,在中国北方,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也发现了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据此,可以大体看出,中国南方最早的陶器多圜底,中国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
旧石器时代是以什么方法制作石器
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方法是打制法。最原始的方法是把石头加以敲击或碰击,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有薄刃的石器,则要从石块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石片加以修整,制成石器。石器是远古早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工具。在旧石器时代,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于是就地取材,通过打击的方法制作石器,但这种方法得到的石器废品率较高。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所谓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例如:有巢氏时代巢居人的生活方式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早期,那时期的人类已经可以使用工具搭建简单的巢居。
西汉时期石器有哪些
西汉时期石器有:石磙,石碾,石磨,石杵等。
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器出现前,共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属于原始社会时期。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人将新、旧石器时代之间列出一个过渡的中石器时代。
古代石器的使用的特点
古代石器时代的特征
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
从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使用陷阱捕捉猎物。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往往是这种情况。
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拣拾的方法有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条件时,便从适宜制造石器的原生岩层开采石料,制造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到中石器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个地区化和细石器化的倾向日趋显著的时期,非洲也是如此。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的繁荣时期并正向有阶级社会过渡。人类文化有较快的发展,早期的石器工具大多为部分磨光(刃部),后期即为通体磨光石器,尤其以陶器的出现为其特征。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各地,但在不同区域其文化类型及出现年代先后等均有所不同。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早出现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域,然后向四方扩展。中国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陶器是在中国,并从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开始向外扩散,先后到达俄罗斯和日本,并在亚洲地区被保留了下来。这个过程体现了文化和科技传播的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早期人类对区域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