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胸

时间:2024-12-15 20:02:21编辑:阿星

白裤瑶族民俗是什么 白裤瑶族服装为什么坦胸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他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
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婚前的两性交往上,母系社会文化遗存最为突出。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之后,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白裤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白裤瑶民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大石山区里,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与自然环境搏斗的艰难生活中,白裤瑶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铜鼓舞最具有代表性。据统计,在近三万人的白裤瑶人口中,就保存有三百多面铜鼓。铜鼓在战争年代作为战鼓使用。铜鼓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一般在每年秋后的农闲时节为五谷丰登或重要节日、逢老人过世时敲打。白裤瑶自从有了铜鼓以后,就把它看成是本民族的象征,人气兴旺的寄托。铜鼓舞不仅是一种文体活动,它还与白裤瑶青年的爱情紧密相连,白裤瑶族青年中,很多青年男女都是在跳铜鼓舞后的晚上结成称心如意的伴侣。
婚恋习俗
白裤瑶族一般都早婚,十七到二十岁是最佳结婚年龄,过了二十就算老青年了。
白裤瑶男人的心胸,豁达得令人难以置信,结婚当天,还允许新娘去会以前的情人。白裤瑶族的男人,如果不能忍受新娘在婚前有情人的事实,他会受到人们的指责,人们会认为这个男人心胸不豁达。白裤瑶族新娘结婚的当天,从早上八点钟开始,到下午四点这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去和以前的情人做最后的告别。告别仪式是完全公开的。新娘家还要备好二十斤糯米饭,给新娘用做送给情人的最后礼物。
结婚当天,新郎家门前站着两位等着向客人敬酒的小伙子。每位客人要进到新郎家里,都要经过这两位小伙子设下的“酒”关。敬酒要喝双数,意为成双成对。婚礼的第二天,新娘要返回娘家,第三天新郎去接新娘时,迎亲的队伍和送亲的队伍在半路摆起长席宴,名为半路酒。喝半路酒的时候,场面奇特而宏大。
白裤瑶不仅婚礼奇特,恋爱过程也非同一般。白裤瑶族男女青年习惯赶夜街,每每到圩日,天黑过后,三三两两的白裤瑶男女青年就涌向湖边,去寻找他们的意中人。月光下,街上人山人海,到处可见卿卿我我的白裤瑶情侣。情侣们爱到浓时,甚至把嘴凑到对方的耳旁唱瑶歌,歌声很小,大概也只有情侣双方才听得见,街上遍地透着浪漫的气息。
婚姻习俗:白裤瑶一般不与外族通婚。
丧葬习俗
白裤瑶民风淳朴,丧葬习俗尤为独特。砍牛、打铜鼓、跳老猴舞,这是白裤瑶为死者举行葬礼的仪式。整个葬礼悲壮、肃穆。祭祀场面气氛凝重庄严。白裤瑶的这种传统送丧习俗,不仅仅是表达遗属对死者的悼念,也是一项众人共同的祭祖活动。因为他们认为:个人和集体都是以祖先为纽带,在岁月的长河中并肩艰苦跋涉的。这一习俗中的铜鼓、皮鼓,是葬礼活动的主要打击乐器,在平时的日子里不能随意敲打。传说,白裤瑶的铜鼓、皮鼓是古代用以出征打仗报警的。有一次,白裤瑶与土司打仗,因寡不敌众,头领身负重伤,最后只好逃进深山,后来头领因伤势过重含恨死去,瑶胞为了祭祀头领,为他鸣鼓、砍牛,隆重安葬。从此,铜鼓和皮鼓便与祭祀联系在一起了。


唐朝女人为何喜欢袒胸露乳?是时尚高贵,还是性观念开放?

说到唐朝的袒胸露乳装,让我想到了《武媚娘传奇》,就因为着装太过于夸张,而被强行改成了大头照电视剧,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现在的广电审核太过于严厉,而10多年前的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被戏称为“来势胸胸的中国风”。从这两个点,就可以看出袒胸露乳装这个形容是过火的,即不适合现在也未必适合真正的唐代着装风格。其实妆容也是清新素雅,类似于太来公主那种面贴花黄,而一是某冰冰款的厚粉底,外加淘宝爆款口红、眼线。我们可以从现在流传下来的关于唐代的画作就可以看出,唐代的风格和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女性着装差不多,类似于现在在抹胸吊带,肩部和手臂披纱。具体详情可以参见《大明宫词》这部电视里的装束。唐代女装主要由三部份组成:裙、衫、帔,而《武媚娘传奇》里的主角服装与唐朝的服装半点关系都没有,只有宫女的服装稍微有点相似。现在电视剧的常见的半露胸女装也并不是初唐就出现的,而是到了开元年间,领口才开的比较低的,才出现“淡红衫子掩酥胸”的画面。而且这种装束只在特定的场合才穿,如宫廷、闺房。唐朝牛僧孺的《玄怪录》中记载了平民妇女的衣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裙、衫、帔这是唐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都必不可少的。唐代的许多文献中都提到日常女装,几乎全部描写为“衫子”,到了冬天,便为改夹衫子。唐初的女装一般为上身穿“衫”,下身穿“裙”,短衫长裙,裙腰系得很高,在腰部以上,甚至了了腋下,唐初一般由六块布制成,到了唐文宗时期,提倡节俭,曾要求“妇人裙不过五幅”。一幅布宽约0.53米,5幅约2.65米。唐代妇女大多喜爱颜色鲜艳的裙子,如白居易所描写的“山石榴花染舞裙”。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在裙、衫外,唐朝妇女还穿“帔”,这帔有点像现代的围巾,主要由比较轻薄的纱制成,披搭在肩上,或绕于手臂间,而且帔上往往印有花纹,十分美观。唐朝流行的服饰中还有一种称为“半臂”的短袖上衣,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唐代男女都会穿,但是说,女性穿的更多一些。不过半臂只在唐代前期比较流行,到了中唐、晚唐时期已经明显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初唐时期的女装上衣都比较显瘦,适合套半臂,中唐以后,女装开始变得宽大,就慢慢地不适合套半臂。盛唐以后 ,胡服的影响力开始渐渐减弱,女性服装开始走宽大的路线,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变体更加明显。贵族的被服也仅仅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出嫁等。我们可以从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看出唐朝的风气是很开放的,但是大家仔细看一下,画中的女子虽然衣服领口开的比较低,但是胸前都有类似于抹胸一类的衣服遮挡。永泰公主墓壁画,这个风格和簪花仕女图差不多,开领都是比较低的,但要说露出乳沟的,基本还真没有,里面都有内衣遮挡。所以我们可以从唐代各个时期的流行服饰来看,所谓唐代女装袒胸露乳,纯属扯淡,都是现在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夸张的噱头,难怪《武媚娘传奇》变成了大头照,这都算广电客气的,如此不尊重文化事实,应该直接禁止上映。

上一篇:菲林格尔官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