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讷河的流域范围
罗讷河(Rhne River,Rhone River)一译“罗纳河”和“隆河”。流经瑞士和法国的大河。是欧洲主要河流,法国五大河流之首,流往地中海的除非洲的尼罗河以外的第二大河流。源出瑞士境内南阿尔卑斯山达马施托克峰南侧罗讷冰川。在法、瑞边界通日内瓦湖(莱芒湖)流出后经法国东南部流入地中海。全长812公里,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游出日内瓦湖后,沿阿尔卑斯山的西部高地边缘,切穿冰川横谷南流,转向西北再折向西至里昂,其间有安河和索恩河汇入。里昂至阿维尼翁为中游。河流在中央高地和阿尔卑斯山前地带之间流过,西岸多短小流急的支流和东岸山麓冰碛平原众多的支流注入。阿维尼翁以南为下游和三角洲地区,先后有阿尔代什河、加尔河和迪朗斯河等汇入。下游分大、小罗讷河两支入海形成三角洲。里昂至地中海之间的内河运输,成为联系法国北部、东部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通道。
罗讷河的自然特征
(1)自然地理。自日内瓦湖溯流而上,隆河起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它形成于达马施托克峰(Dammastock,近3,658米〔12,000尺〕)的海拔1,800米(6,000尺)高的隆冰川,河水沿峰南侧下流。然后,河水穿过北为伯恩兹山地(BerneseOberland)拱形岩石、南为本宁阿尔卑斯山脉巍峨峭壁所形成的一些峡谷。至马蒂尼(Martigny)后,隆河谷底较宽,河水成直角地向北奔泻,通过工字形河谷切穿阿尔卑斯山脉。然后,隆河的泥浆水倾入较平静、清澈的日内瓦湖,形成日渐增大的三角洲。隆河道的第二部分自日内瓦湖开始。日内瓦湖位于瑞士和法国之间的盆地上,它是从前隆冰川在此抵抗力较弱的地面上刨削出来的大(580平方公里〔224平方哩〕)而深(305米〔1,000尺〕)的湖。日内瓦湖改变了隆河河道使其折向西南并滗出水中的沉积物;当隆河离开日内瓦湖时,河水又完全恢复了具有阿尔卑斯型河流特征的乳白色。就在日内瓦市下方,隆河接纳了那从白朗峰冰川倾泻而下、强而有力的阿尔沃(Arve)河。从其与阿尔沃河交汇处到法国城市里昂,隆河穿过一些障碍:一系列又一系列起伏不平的侏罗山脉的山脊。这时,它切穿一些纵向和横向的深谷,形成一条复杂的工字形河道;这些深谷都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间侏罗山脉升高所形成的。在贝勒加德(Bellegarde)镇,隆河接纳来自北方的瓦尔塞林(Valserine)河,并甩向南方,泻入现已被淹没在23公里(14哩)长的热尼西亚水库(GenissiatReservoir)的深邃峡谷之中。隆河还从北面接纳了安(Ain)河,又从左岸接纳了菲耶尔(Fier)河和吉耶尔(Guiers)河。在里昂,隆河进入其第三部分,向南奔流至地中海。地中海的特点也是因其有此北-南向的阿尔卑斯型大河。隆河还有其主要支流索恩(Saone)河为其分洪泄流,索恩河是一条通向法国北部工业化地区的重要商业连接线。从里昂市向前,隆河流经位于中央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槽谷,这一槽谷就是第三纪(6,640万~160万年前)大海由此上升而覆盖现今隆河谷的一条海峡。在第三纪末期,海湾升高而暴露出较低的隆河河谷。隆-索恩走廊现已被第三纪时期的沉积物所埋没,其现今地面大部分是更新世期间(160万~1万年前)从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出来的河谷冰川所沉积的岩屑形成的。这些沉积物,对于切穿结晶岩的中央高原的边缘成为深沟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点在维埃纳(Vienne)和塔因(Tain)皆可看出。因此河谷形成了一系列峡谷和盆地交替相间的形式,盆地常常因河冰和河水平面的不同而有一系列逐渐降低的阶地。隆河支流,尤其是阿尔代什(Ardeche)河,河水在泛滥中从中央高原倾泻到隆河时威力巨大而可怕,但从其左岸注入的阿尔卑斯型大河伊泽尔(Isere)河和迪朗斯(Durance)河对隆河河床沉积物和流量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蒙德拉贡(Mondragon)下方,隆河河谷变宽,过去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沼泽地,现在已筑起一系列水坝和运河加以控制。隆河三角洲始自阿尔勒(Arles)附近,伸至大海,长约40公里(25哩)。隆河分为大、小隆河两股岔流围绕卡马格(Camargue)区域。这一由冲积层形成的区域正在不断地伸入地中海。比较碎小的物体被水流冲向岸边形成隔断贝尔潟湖(EtangdeBerre)的滨外沙坝和沙洲。三角洲的一部分已被画作自然保护区,作为红鹳、白鹭、以及其他珍贵品种鸟类的繁殖栖息地。自1962年以来,福斯湾(GulfofFos)左岸已成为有港口设施、炼油厂、储油罐和钢铁厂的庞大工业集合体。(2)水文。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影响,隆河平均流量很大。里昂的流量达每秒640立方米(22,600立方尺);这里仅索恩河水就占每秒400立方米(14,100立方尺)。另有支流伊泽尔河所增添的流量为每秒351立方米(12,400立方尺)。由于受阿尔卑斯山脉融雪的影响,5月河水平均流量最高,而索恩河的流量1月最大。隆河春秋汛期的洪水巨大可怕,在三角洲正上方的博凯尔(Beaucaire)处流量达每秒13,031立方米(460,000立方尺)。因此,隆河水量丰沛,而从上到下差不多直到河口坡度都很大。例如,里昂距海330公里(205哩),而海拔高度为171米(560尺)。正如三角洲面积大小所证明的,隆河输送着大量冲积物,并有十分巨大的能量可切穿各种不同的岩石。所以今日的隆河很适合电力生产;过去虽不易于航行,但现在它却是从地中海到里昂的重要航运水道。罗讷河流域处于北纬43°03'~46°05',东经4°32'~8°02'之间。流经瑞士西南部和法国东南部,西面是中央高原和塞文山脉,东面是汝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脉,里昂至马塞之间的干流地处罗讷低地。源头附近的阿尔卑斯山圣哥大海拔在1700米以上,至日内瓦湖海拔375米,里昂海拔161米。法国东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最寒冷月(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6~8℃,最寒冷时气温降至0℃以下;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23℃。年平均降水量从西北的600毫米递增至东南的1000多毫米。马赛属地中海型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霜期短、雨日和云量少、日照长、湿度低。里昂属大西洋渐弱型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上罗讷河属阿尔卑斯高山水文特征,从日内瓦湖至里昂,7月水位最高,1月水位最低。支流索恩河属大西洋平原水文特征,2月水位最高,8月水位最低。迪朗斯河位于下罗讷河中段,春季水位较高,受地中海的影响很大。下罗讷河下段属明显的地中海水文特征。罗讷河水量丰沛,常常造成洪水灾害。1856年该河洪水流量达到12000立方米/秒,洪水冲毁了阿维尼翁城墙,给当地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该流域历史上发生的最大洪水。1910年和1935年的洪水,淹没了该地区的数十万公顷良田。估计罗讷河千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4000立方米/秒。索恩谷地宛如一条走廊,在历史上就是沟通北海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所以发展沿这条通道的罗讷河航运有重要意义。法国的几条河流均发源于中央高原,各河流的源头又比较接近,分水岭的高度不大,便于用运河把罗讷河与其它河流的航道连接起来。
雪容融用英语怎么说
雪容融的英语是:Shuey Rhon Rhon。之所以用Shuey来代替Xue,主要是它的读音和“雪”相近。Shuey本身是个人名,听起来很像中文里的“雪”。英语里有bing,但无论哪个单词里都没出现过rong这个组合,把它改成Rhon就符合英语的发音习惯了。法国有条河叫the Rhone,河谷以盛产葡萄酒闻名全球,Rhone这个单词读作/run/,e不发音,刚好跟“容、融”的发音相同,所以“雪容融”就叫Shuey Rhon Rhon。雪容融的核心创意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雪容融用英语怎么说
雪容融的英语是Shuey Rhon Rhon。在“Shuey Rhon Rhon(雪容融)”这个名字中,“Shuey”即是汉语的“雪”,“Rhon Rhon”有包容和融合的双重含义;残奥会吉祥物选用的灯笼被视为“丰收、温暖和光明的象征”。雪容融的的特点中文名称雪容融(拼音:xue rong rong)大致的意思是雪的吉祥物。然而,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更加重要。在中文里,雪(xue)是指白雪,容融(rong rong)有包容、宽容和交流互鉴三重含义,这也许是定义残奥会并传播接纳和包容残疾人理念最重要的特性。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