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播带的中央春晚
1、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报时出现的“黑色三分钟”:张泽群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一副对子不对称。接着出现“朱军抢李咏、李咏抢周涛、周涛抢朱军”的严重抢台词事件。第二天央视重播时,就用了2月15日的“备播带”。2、2006年央视春晚中备受好评的舞蹈《千手观音》,对灯光、剪切的技术性要求特别高,现场操作根本来不及。所以,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精美画面,并不是直播现场的画面,而是通过十几遍录像、剪切才完成的“剪辑” 。3、2010年虎年春晚,刘谦不负众望,半只手臂穿过玻璃桌的精彩魔术画面让众多观众叹为观止。然而,有观众在观看完中央九套的春晚重播节目后,赫然发现董卿与桌旁几位观众的着装都与直播现场的着装不符。刘谦魔术为何有两个版本?事后央视解释这是因为九套工作人员在重播时,因为时间来不及启用了前一天的备播带 。4、2010年虎年春晚,伴舞掉帽子、拉链门、王菲假唱其实都是直播与录播切换等惹的祸。
春晚备播带有什么用呢?
备播带的含义:备播带是为正式现场直播时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作准备的晚会备用录像带,备播带的节目秩序及内容与晚会正式直播时几乎完全一样。备播带的录制一般早于晚会数天甚至半月,其时间长度一般长于现场直播。备播带如何使用:出于现场直播的技术以及时间要求的考虑,为保证晚会能够按照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地顺利进行,当晚会演出开始、演播室对晚会进行现场直播时,备播带也同时以快于现场直播数秒的帧率在演播室同步前进。使用备播带的场景:1、当晚会现场出现某种突发状况、现场混乱或纰漏影响到晚会质量时,演播室(机房)就会以视角切换的方式将镜头切换至事先录制好的备播带上;待晚会现场恢复正常秩序后再将镜头重新切回。比如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报时出现的“黑色三分钟”:张泽群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一副对子不对称。接着出现主持人严重抢台词事件。第二天央视重播时,就用了1月15日录制的“备播带”。2、因为直播技术的原因,为了使晚会更加绚丽和完美而切入备播带特效镜头。备播带与现场直播之间的衔接近乎完善。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仔细观察很难察觉。比如2006年央视春晚中备受好评的舞蹈《千手观音》,对灯光、剪切的技术性要求特别高,现场操作根本来不及。所以,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精美画面,并不是直播现场的画面,而是通过十几遍录像、剪切才完成的。录制备播带的大型文艺晚会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2010-2011中央电视台跨年盛典、每年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