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属于哪个市
宜兰县属于台湾省。宜兰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宜兰县地处台湾省东北部。南与花莲、台中两县为界,东临太平洋,西连桃园、新竹两县。兰阳溪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面积为2143.6251平方千米,县中心位于东经121°46'24",北纬24°44'4"。现任县长为林姿妙。宜兰县辖1市3镇8乡。2013年,宜兰县总人口为45.8万人。宜兰县共辖12个乡级行政区,包括1个镇级市、3个镇、8个乡,分别是宜兰市、头城镇、罗东镇、苏澳镇、礁溪乡、壮围乡、员山乡、冬山乡、五结乡、三星乡、大同乡、南澳乡。宜兰县政府驻宜兰市县政北路1号。宜兰县的历史文化及特点:1、民族文化噶玛兰人在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玛兰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玛兰语言、风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为中心的祭仪(如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与农渔业相关的祭典(如入仓祭、海祭),噶玛兰人也恢复或创造了一些传统文化(如歌谣舞蹈、丰年祭,香蕉丝织布等),还建构出与噶玛兰人相关的族群图腾。2、礁溪协天庙祭典礁溪协天庙是北部地区最大的关帝庙,由于宜兰、基隆一带的漳州人称关公为“协天大帝”,所以宜兰的关帝庙大多称为协天庙。1997年新建好一座高约4米、基座2米的青铜关公像,立于中正路、中山路口。庙前原本还有座戏台,为演戏酬神之用,屋顶采歇山重詹式,共有16柱,为全台仅见,但因空间不够使用,已迁建忠义大楼旁,只有重大祭典时才使用。3、南方澳鲭鱼节南方澳是东岸最大的渔港,在传统渔业之外,更朝观光方向发展,而渔产、渔村风貌正是最大的观光资源所在,于是在1997年举办首届鲭鱼节。南方澳素有鲭鱼故乡之称,每年捕获的鲭鱼约有12吨以上。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宜兰县
宜兰县属于哪个市?
宜兰县是属于台湾的下辖县。宜兰县,隶属于台湾省,西临台湾海峡,东以平缓的八卦山脉和南投相邻,北以大肚溪和台中相接,南部则和云林县以浊水溪相隔。宜兰县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系为兰阳溪冲积作用所产生之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宜兰县南方之南澳乡多山,与花莲县相接。西则以中央山脉如雪山、大霸尖山等山系与台湾西部多县毗邻,包括桃园市复兴区、新竹县尖石乡、台中市和平区。东方为太平洋,得子口溪出海口至兰阳溪出海口沿岸有着连绵不绝的沙丘,与龟山岛处在外围。气候:宜兰因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呈现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特别是在冬季东北季风盛行的时候,东北季风由东面开口注入,冬雨绵延数月,为宜兰的特殊气候现象。此外在春季的梅雨季节也常连下数月的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