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1型轮式步兵战车车体侧面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VN1型轮式步兵战车车体侧面的设计和我国传统地面武器相比有了极大变化:VNl车体两侧较为平滑,发动机废气排放消声器和车载空调外机采用内嵌式分列车体右侧的中后部,外有网式格栅防护罩。在车体左侧后部有两个圆型射击孔,同样的射击孔还出现在尾门上部。和我国老式同类型地面武器相比,该车载员舱的射击孔数量极少,甚至在同底盘的其他车型上干脆取消了射击孔,这也符合当前步兵战车发展的主流趋势。
VN1型8×8轮式步兵战车的VN1战车发展
很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准轮式装甲步兵战车是同为北方工业生产的WZ 551 6x6系列装甲车,而这种车被出口的很少。暂时来说,我们还不知道VN1是否会装备人民解放军部队。我国在本世纪初也发展了若干种8×8轮式作战车辆,然而其明显的实验性质或外贸特征,很难让人相信它们会走入我军装备行列,一直以来人民解放军新型轮式地面武器的发展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和爱好者众说纷纭。 从VNl型轮式步兵战车的外形来看,其整体设计风格和西方新发展的8×8轮式作战车辆基本一致:动力舱和驾驶舱并列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居中,载员舱在车体后部。从布局来看,该车摒弃了驾驶舱居前、发动机中置的传统设计,采用能够充分利用车首空间的前置动力设计,同时又能确保并列设计的驾驶舱具有良好的前向视角。该车驾驶舱采用串联双座,前部为驾驶员坐席,后部为车长坐席。有必要说明的是,驾驶舱串联双座的地面武器布局一直被认为是东方式的设计,事实上这是一种谬误。西方轮式装甲输送车采用此种布局的比比皆是,既有传统西方国家加拿大通用汽车防务公司生产的“野牛”8X8型装甲输送车(根据瑞士莫瓦格“皮兰哈”II许可生产),也有“新欧洲国家”芬兰帕特里亚车辆公司研制的8X8型AMV轮式步兵战车。不过,鉴于西方大多数轮式战车习惯采用双人炮塔,这些车辆才将车长坐席由驾驶舱迁往炮塔,出现单人驾驶舱设计。采用单人驾驶舱后,驾驶员身后宽敞的空间往往也只能闲置,即便是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美国“斯特瑞克”车族,也只能在这一空间上草草设置了发动机进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设备。就车辆整体布局而言,VNl型轮式步兵战车符合目前国际地面武器发展的潮流从车辆外观来看,VN 1型轮式步兵战车采用箱形承载式车体。车体前端呈楔形,前下装甲板向内倾斜至前轮处。前上装甲板向内上方倾斜,与车顶相连,车顶水平延伸至车尾。车体两侧竖直,车体边线上部和轮仓口线以下车体向内微微倾斜,车尾几乎竖直,有一扇坡道板式下开尾舱门。从目前各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VNl车族并不是所有车型都采用坡道板式下开尾门,除步兵战车之外的同底盘其他车型依然采用传统单扇右开尾门。这些微妙的变化显示出:中国的地面武器设计师已经接受了西方对坡道板式下开尾门缩短搭乘步兵进出载员舱时间的理念。车体的外观线条更接近西方轮式作战车辆的方正柔和,一改中国传统轮式装甲车外型线条生硬的风格,有益于车辆内部空间的整合和敷设车辆外部附加装甲。VNl型轮式步兵战车的车首防浪板通常向上折叠,收于车体前端上部。车体前上装甲右侧后部有一面积较大的矩形动力舱顶板,其后缘和车体上部右侧的矩形散热器前缘 相连,也就是说只要将这块装甲板上的螺栓打开,把散热器向右上方掀开,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就可以实现整体吊装,整个过程在熟练的维修人员手中恐怕连一刻钟都花费不了。 从车辆设备陈列来看,VNl车体顶部中央位置有小型炮塔,其外观和此前用于改装86式履带步兵战车和92轮式步兵战车的新型30毫米炮塔基本一致,不难想象它应该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地面武器的标准炮塔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车体侧面的设计和我国传统地面武器相比有了极大变化:VNl车体两侧较为平滑,发动机废气排放消声器和车载空调外机采用内嵌式分列车体右侧的中后部,外有网式格栅防护罩。在车体左侧后部有两个圆型射击孔,同样的射击孔还出现在尾门上部。和我国老式同类型地面武器相比,该车载员舱的射击孔数量极少,甚至在同底盘的其他车型上干脆取消了射击孔,这也符合当前步兵战车发展的主流趋势。车体尾部两侧各有一个带有防护罩的螺旋桨水上推进器,这说明我国地面武器的设计依然把南方水网作战和渡海登陆作战作为重要参量。“新型装甲车(6×6驱动)的发动机采用了功率为300千瓦的中冷增压V型水冷柴油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功率大、油耗低的特点”。基于笔者对内燃机行业的了解,我国能够生产300千瓦以上高速车载柴油机的企业有潍柴动力、重汽济动、重汽杭发、东风康明斯、重庆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陕西渭阳、一汽大柴、一汽锡柴、玉柴集团、上柴股份和河北华柴等,其中大部分企业生产的柴油机都是直列汽缸,只有河北华柴的柴油发动机采用V型汽缸。在其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生BFM413BFM513~DBFMl015等三大系列产品中,前两者都是风冷发动机,后者属于水冷发动机。无独有偶的是,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数据,BF6M101 5C/MV型柴油机的额定“车用功率”和公开报道的数据完全一致。考虑到河北华柴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那么VNl轮式步兵战车采用BF6M1015C/MV型柴油机作为标准配置也实属正常。不过,由于8×8驱动的VN1轮式步兵战车对动力要求更高,不排除其发动机采用河北华柴BFM1015系列的八汽缸型BF8M1015型柴油机的可能。那么,BF6M1015型柴油机的技术水准究竟如何呢?根据官方网站信息,BF6M101 5型柴油机是兵工集团和河北华柴按许可证引进德国道依茨1015柴油发动机技术生产的。后者是德国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新一代柴油发动机,和美国卡特皮勒C系列(其中C9型装配多种新型轮式作战车辆)、底特律DDC60系列、德国奔驰OM500/900系列(相当于MTU880)、MAN D2800系列、瑞典沃尔沃D12D系列(装备法国VBCI步兵战车)、斯堪尼亚DI 12系列(装备芬兰AMV轮式装甲车)属于同一时期开发的车载柴油机。目前,道依茨1015系列柴油发动机已经被多个国家的军用越野卡车和轮式装甲车选为标准配置,我国重型战略装备运载车也采用这种发动机。不过,BF6M1015型柴油机和上述几种主流柴油机相比,还存在着诸如单位功率不足等缺陷。即便是BF6M1015型柴油机的最新型号——BF6M101 5CP/MV型,也不过是国际90年代中期水平,其最大功率330千瓦和排气量同为12升的斯堪尼亚DI 12柴油机相比仍有10%的差距。至于德国荷兰联合研制的“拳击手”轮式装甲输送车采用的MTU890系列高密度功率柴油机,则代表了未来车载柴油机发展的方向。毫不讳言地讲,VNl轮式步兵战车采用BF6M1015C/MV型柴油机,在国际地面武器发动机中处于二流水准。尽管我们改革开放已经30年,但是在机械工业领域军工和地方仍存在严重条块分割、缺少国家统筹战略以打破隔阂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联盟的问题,在对外合作中仍然依靠引进技术以保持产品的先进性,而我们引进的技术往往是别人已淘汰或者准备淘汰的。事实上,即便引进的是别人正在生产的产品,技术上却经常被外方刻意缺斤短两,更何况国外车载柴油机有军用型和民用型之别。以华柴BF6M1015为例,依其技术水准而言在国内柴油发动机中可谓出类拔萃,和眼下国际民用车载机相比差距也不是太大,但是有资料显示德国生产的BF6M1015最大功率已经达N400千瓦以上,高出国产机型功率30%以上,这种差距恰恰就是国外内燃机军民机型之间的差距。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国际内燃机行业在“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同时, “以民养军、军反哺民”的趋势越加明显。更重要的是,国外柴油发,动机企业之间产业联合愈加紧密,这其中包括雷诺一沃尔沃,MAN一奔驰和MTU.DDC等纵横捭阖的技术合作,特别是后者的联盟促使了.高功率柴油机的诞生,垄断了下一代柴油机发展的绝大多数技术专利。反观我国柴油机行业,不但军工和地方各行其道、技术标准不一,地方柴油机企业之间更是陷入纯粹的恶性竞争,相互之间的合作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车载柴油机行业大而不强,难以支撑我国轮式作战车辆的未来发展。该是我们痛定思痛的时候了,只有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凝聚整个内燃机行业的合力,才能做到车载柴油机军用型和民用型齐头并进。根据公开报道介绍,VNl型轮式步兵战车采用的是“九进一倒”带有同步器换档的机械式变速器和H型传动系统。那么,这究竟是一套怎样的传动系统呢?目前,国际轮式地面武器采用的变速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等。手动机械式变速器(MT)又称手动齿轮式变速器,主要是通过驾驶员手动操纵系统,实现不同齿轮的啮合达到变速变扭目的。由于每挡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定值。这种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并非天然匹配,变换档位时存在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旋转速度不同步的问题。两个旋转速度不一样的齿轮强行啮合必然会发生冲击碰撞损坏齿轮。因此,旧式变速器的换档要采用“两脚离合”的方式,升档在空档位置停留片刻,减档要在空档位置加油门,以减少齿轮的转速差。但这个操作比较复杂,难以掌握精确,因此设计师创造出“同步器”,通过同步器使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而顺利啮合。基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判定VNl步兵战车采用的变速器应该是这个类型的。采用这种变速器的车辆往往对驾驶员的操纵技术要求较高,不过基于其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可维护性强的特点,它仍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大型轮式地面武器所采用。自动变速器(AT),也称之为全自动变速器。它是利用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进行自动升降,以实现变速变扭目的。整车技术欠缺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地面轮式武器时,即便采用了高性能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往往也会因为车辆数据总线(CAN)电路对全车传感控制信号的整合能力不足,出现各种难以消除的技术障碍降低战车的可靠性。而欧美地面武器供应商在技术发展上,掌握着动力一传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加之其丰富的车辆制造经验,往往会采用全自动变速器作为标准配置,比如芬兰AMV、法国VBCI、德国GTKf和瑞士“皮兰哈”IV都采用了德国ZF公司的ECOMAT系列全自动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又称之为电控机械式变速器,在机械变速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两个动作。其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与全自动变速器相比,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制造工艺,初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技术难度都要小一些。目前,我国在重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新型战车也会实现操纵自动化。根据公开报道介绍,VNl型轮式步兵战车采用的是H型传动系统。与I型传动相比,H型传动缩小了垂直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从而降低了车辆的外形高度,增大了车内中部及后部的可用空间。动力从变速箱经第一根传动轴传到机械式分动箱,通过分动箱内的中央差速器把动力传递给二桥内的次级差速器,次级差速器将动力分成前后两路,向前的一路通过二桥内的另一差速器将动力传给二桥和一桥的减速器,向后的一路通入三桥,再经三桥内的差速器将动力传给三桥和四桥的减速器,各桥减速再通过半轴将动力传给车轮。H型传动结构已在意大利依维柯·菲亚特和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的“半人马座”系列轮式装甲车上使用,技术成熟。不过,这种传动装置对车辆传动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采购成本支出较多。更重要的是,采用该传动方式的车辆任何一个车轴受到破坏的话,将导致车辆丧失机动能力,因此目前并不是大型轮式地面武器的主流设计。 在对VNl型轮式步兵战车动力传动系统有了大概了解的基础上。如果用静止和苛刻的眼光评价其动力性能的话,显然我们和西方国家新一代步兵战车(诸如法国VBCI、德国GTK)相比,差距是巨大的。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国的重型汽车工业,尽管其最近几年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但是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核心竞争力缺失,给我国的地面武器发展没有贡献应有的支持。
中国92式轮式步兵战车的性能怎么样?
92式步兵战车全称为ZSL92式轮式步兵战车,是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在ZSL90式轮式装甲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92式步兵战车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用于支持步兵和运载步兵作战,可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也可协同主战坦克作战。它主要用于消灭敌轻型装甲车辆、简易火力点和反坦克支撑点,杀伤敌有生力量,具有对低空目标的自卫能力。由于92式步兵战车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因此也非常适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装备,为其提供较强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92轮式步兵战车采用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前置、乘员舱后置的总体布局方案,可为战斗室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布置弹药和乘员工作位置。整车由火力系统、火控系统和轮式底盘三大部分组成。它采用66底盘,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奔驰重型越野汽车的技术性能相当,具有双横壁式独立悬挂、桥间和轮间差速锁、可调气压防弹轮胎、水上推进器,以及前、中两桥转向机构,66驱动方式,等轴距。这些使92式轮式装甲车具有高机动性、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92式步兵战车的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和两侧可防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和炮弹破片。车体内部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安装有车辆操纵机构、观察仪器、检测仪表、无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其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动力舱位于车体左中部紧靠驾驶室后,其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这种发动机布置方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92式的这种结构有利于乘/载员通过后门和侧门进出,也容易操作车辆。但这种结构与国外同类车辆相比,车内噪声和温度较高。车长和驾驶员室位于车辆前部,用钢板与载员室隔开。车长和驾驶员各有三具潜望镜,其中驾驶员中间那具潜望镜可以换成红外/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驾驶。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其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在动力室右侧有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的右侧有侧门,可供乘员和载员上、下车使用。车体两侧和后门上都有潜望镜和球形射击孔,可供载员乘车作战。92式步兵战车可水陆两用,在车体尾部有两个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推力大。当车辆在陆上行使时成竖立状态;在下水时,将其旋转180度。在动力室后方中部的战斗室装有一座顶置式单人炮塔,有三防性能,炮长位于炮塔右侧下方战斗室内。炮塔武器为一门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并列的86式7.62毫米机枪。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弹,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弹系统配合,可变换弹种、变换射速和射击方式。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地选择弹种,射击方式有单发、3连发、5连发或连发,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400发,其中弹仓内有待发弹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弹和80发穿甲弹。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7.62毫米并列机枪与主炮同步俯仰,备弹1000发。炮塔装有余弹计数器和余弹报警装置,炮手可随时观察炮弹箱内的剩余弹数。在炮塔两侧各有4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8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92式轮式战车的机械可靠性非常高,同时在关键部位设计的可拆卸式检修舱盖也方便了部队在野战环境下的就地维修。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电气系统有两套击发装置,一个是主控盒,另一个是备用击发盒。当主控盒出现故障时,也可改用备用击发盒。炮塔系统高低和方向驱动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电传动为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系统,调整范围大,低速平稳。该炮的火控系统较简单,采用高平两用可见光潜望式瞄准镜,对地对空转换迅速。在炮长观察窗周围有4具潜望镜,用于大范围观察。92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20马力BF8L413FC型8缸4冲程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德国克罗克纳·霍姆伯特·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于80年代初引进技术,并由所属工厂生产。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是一种优秀的军用发动机。其外形尺寸为长1.26米、宽1.072米、高1.03米,干重900公斤,总排量12.76升,压缩比为16.5,标定功率320马力。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机冷起动装置,可在-2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质量可靠等特点。此外,发动机上还安装有3千瓦的硅整流发电机和9千瓦起动电动机。变速箱采用德国ZF公司生产的5S-lllGPA型机械式变速箱,共有9个前进档和l个倒档,变速范围大,并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满足车辆高越野机动性的要求。主离合器为摩擦式,采用液压操纵,性能好,操纵方便。悬挂系统为独立式,并装有冷气减震器。制动系统采用气压制动。92式步兵战车的轮胎为可调气压式高强度防弹轮胎,即使被击中,还可以40公里的时速行驶100公里。此外,该车还装有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等。就综合性能而言,92式轮式步兵战车具有机动性好、可靠性高、维修简便、反应迅速、有水上浮渡能力、乘坐舒适、燃料消耗少等优点,在空运、舰载运输和公路机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坦克,与国外同类先进步兵战车处于同一水平。92式步兵战车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用于支持步兵和运载步兵作战,可遂行机动作战任务,也可协同主战坦克作战。它主要用于消灭敌轻型装甲车辆、简易火力点和反坦克支撑点,杀伤敌有生力量,具有对低空目标的自卫能力。由于92式步兵战车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因此也非常适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装备,为其提供较强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中国ZBD-04履带式步兵战车ZBD-04型步兵战车是为我国新型步兵战车,主要装备南方两栖作战部队。该车是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要求,从9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履带式战车负重能力高、越野通行能力强。可以建造重型车辆,或是加厚装甲。但是平路上速度低于轮式,噪音大,不舒服。该车的炮塔有着浓重的俄罗斯色彩,采用了和BMP-3相同配置的100毫米主炮和一门同轴并列的30毫米机关炮,强大的火力和远中近射程相衔接的武器配置。该车的设计可以在战场上为一个步兵班提供装甲防护,并且对下车作战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具备和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的能力。新型步兵战车采用了类似俄罗斯BTR90轮式步战车炮塔,即BMP3炮塔的最新该型。但是该车底盘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履带式装甲底盘,外形较为高大、流线型好,为全焊接车体,采用动力舱前置,中部为炮塔,后部为载员舱,载员舱后安装一扇向左打开的后门。采用较窄的挂胶履带和六对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以及三对托带轮,车尾门下方两侧具有两个喷水推进器喷口。该车采用液气悬挂,可以调整车身高度,有利于空运。该车车首装甲的倾斜角度较大,拥有较好的防弹外形。车体外形较为高大,因此具有较佳的浮力储备,车内的乘坐舒适性也较86式步兵战车大大改善,增加了车内空间,使得乘车步兵可以携带更多的装备给养或者其他技术装备,持续作战能力得到提高。在该车车首前下方安装有大型防浪板,其尺寸和位置同我国海军陆战队现役86B型步兵战车相似,防浪板之后的楔形车首与车体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焊缝,因此判断该车首为大型浮箱,为全车提供浮力并与车体成为一个整体。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一个向左开启的舱盖,上面装有3具观察潜望镜。驾驶员附近的车体侧面伸出一根向上的类似发动机排气管的装置,如果是排气管,这种设计估计是基于防止水上航行灌水的考虑。履带上方安装有同86式步兵战车类似的弧形挡板,但没有86步战那种复杂的进、排水结构,因此该车虽然具备履带划水能力,但并不强调高工作效率,仅仅作为喷水推进的备用水上推进方式或者配合喷水推进装置工作。该车车体左侧安装有两个观察镜但右侧仅有一个,且仅在靠近车体尾部的两侧观察镜下面安排有两个射击孔,加上车体后门上的一个观察镜和一个射击孔,该步兵战车仅拥有3个射击孔,因此可以判断该车并不强调步兵随车战斗能力。但车体侧面装甲上面安排观察镜而并非在顶甲板上安装潜望镜,虽然射击孔减少可以被认为是重视车体防护性能,但是安排在侧装甲上的观察镜却同样降低了装甲的强度。该车安装有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其水上机动性能应超过BMP3或者AAAV7,渡海登陆作战能力较强。该车的火力系统采用了新型BMP3的炮塔及其火控系统,中国早在1997年就已同俄罗斯签署军事合作计划,引进了俄罗斯产的BMP3步兵战车火控系统以及配套的9M117Bastion(北约代号AT12)激光制导导弹。新型步兵战车配备100毫米口径2A70火炮和30毫米口径2A72自动机关炮。其中2A70火炮可以发射标准的100毫米口径弹药和射程为4千米的9M117反坦克导弹。30毫米2A72副炮上下双路供弹,采用传统的弹链供弹,容弹量500发(258发榴弹、242发穿甲弹),在主炮右侧同主炮并排安装,主炮左侧还安装有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火力配置强大。该车采用的火控系统是将激光测距仪集成在炮长瞄准具里面的新型火控系统,大幅度提高作战能力。激光测距仪在主炮上方不容易受损,扩大了测距仪的视野,能够快速指向目标。新型步兵战车炮塔外面安装了倾斜的附加装甲板并和炮塔成为一体,其外形有利于披挂反应装甲或复合装甲,因此拥有更佳的防护性能。终上所述,我国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拥有强大的火力,尤其是两栖作战能力。其综合作战水平已经可以超过俄罗斯的BMP3步兵战车,两栖性能同63A式水陆坦克相当,防护水平相当。该车的缺点在于过于强调两栖作战性能,对车体的防护重视程度不够,在未来战场的反装甲火力面前生存能力低下,未来战车应重视双防反应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该车的综合作战水平。
潘哈德EBR轮式侦察车的性能怎么样?
性能数据:乘员4人,战斗全重13500kg,车长炮向前6.150m,车体长5.560m,车宽2.420m,公路最大速度105km/h,燃料储备380L,公路最大行程650km,涉水深1.2m,爬坡度60%,攀垂直墙高0.4m,越壕宽2m,传动装置类型2个变速箱,转向装置类型液压助力,主要武器90mm火炮,并列武器7.5mm机枪1挺,驾驶员处安装武器7.5mm机枪1挺,烟幕弹发射器数量4具,炮塔驱动方式液压手动,最大回转速度360°12s,火炮俯仰范围-10°~+15°,弹药基数,主炮弹43发,机枪弹2000发,装甲厚度车体前后、炮塔前40mm,炮塔两侧30mm,车体顶、炮塔后20mm,车体两侧和车底16mm,炮塔顶10mm。
LAV-25轻型装甲车
LAV-25轻型装甲车英语名称:LAV-25LightArmoredVehicle;制造厂商:通用汽车公司;重要型号:LAV-25、LAV-25A1/A2;生产数量:750辆;生产时间:1983~1985年;主要用户:美国海军陆战队。基本参数长度:6.39米;宽度:2.5米;高度:2.69米;重量:12.8吨;最大速度: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60千米;LAV-25装甲车是通用汽车公司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制造的轮式装甲车,其车体和炮塔均采用装甲钢焊接结构。正面能抵御7.62毫米穿甲弹,其他部位能抵御7.62毫米杀伤弹和炮弹破片。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炮塔居中,内有车长与炮手的位置,载员舱在车体后部。LAV-25装甲车采用6V-53T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为202千瓦。该车具有浮渡能力,水上行驶时靠两台喷水推进器推进,车首有防浪板。LAV-25装甲车采用德尔科公司的双人炮塔,装有1门25毫米链式炮,主炮有双向稳定,便于越野时行进间射击。辅助武器为M240同轴机枪和M60机枪各1挺。炮塔两侧各有1组M257烟幕弹发射器,每组4具,为便于快速部署,美军要求LAV-25装甲车能用现有的军用运输机或直升机空运或空投。
美国LAV-25装甲车
美国LAV-25装甲车LAV-25是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部为美军研制的轮式装甲车,1983年开始服役。基本参数长度:6.39米宽度:2.5米高度:2.69米重量:12.8吨最大速度:100千米/时最大行程:660千米结构解析LAV-25装甲车有多种型号,其中包括LAVA1/A2(步兵型)、LAV-AT(反战车型)和LAV-M(迫击炮型)等。不同的型号,其设计也有所不同,比如LAVA1/A2(步兵型),没有炮塔,但所配备的装甲较其他车型而言略为厚实,可保护步兵免受普通弹药的伤害。作战性能为便于快速部署,LAV-25装甲车能用美军现有的运输机或直升机空运或空投。采用运输机时,C-5A能运8辆,C-141能运2辆,C-130能运1辆,海军陆战队的CH-53E运输直升机也能运1辆。着陆后,LAV-25装甲车完成战斗准备的时间为1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