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且实用的人像构图方法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好的构图能让你的照片更高级更吸引人。下面给大家分享六种人像摄影最基础也最经常使用的构图~1.中心构图中心构图的技法很简单,比较适合新手,将拍摄主题放在画面中心即可,让画面整体更稳定、主体更突出2.框架构图框架构图可以让画面更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并且使用也不复杂,比如镜子、门窗、甚至树叶洞、纸洞等等。3.前景构图拍摄前,在镜头前面放置或寻找一个物体当做前景,可以是任何物体,能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4.三分法构图三分法的原理就是将画面横竖都分成三份,并将主体放在某个点或某条线上,切记要在人物视线方向预留出空间。5.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就是把要拍摄的主体放在图片的对角线上,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更有线条感和画面冲击感。6.留白构图留白构图也可以称为大构图,拍摄的主体在画面中占比较少,这样的构图画面更加大气有意境,也更能突出主体。
人像基本构图有哪些
人像基本构图包括头部局部、全身、肩部近景、比例和对称五种。下面是更多详细介绍。1.头部局部头部局部是最常见的人像构图方式。它可以强调被拍摄者的面部特点,表现出被拍摄者的个性和情感。在头部局部构图时,要注意眼神和表情的把握,保持适度的近距离,让照片更有生命力。2.全身全身构图可以展现被拍摄者身形的气势和姿态,适用于人像记录、人像写真等不同场景。在构图时要注意把握光影和角度,让照片更加成熟稳健、自然优美。3.肩部近景肩部近景是一种横向构图方式,将拍摄者的肩部、脖子甚至一部分脸部拍摄进画幅中,能够画龙点睛地凸显照片的主题,并且还可以有效利用背景丰富整张照片的层次感和纹理感。4.比例比例构图是以比例关系来呈现照片主题的构图方式,可以将人像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构成画面的主视觉内容。比例构图可以采用拍摄者和身边物体的大小、形状、空间距离等多维参量去实现。5.对称对称构图是一种以中心对称的方式构成框架的构图方式,使得照片看起来稳健、定格,也强化了人像主题所表达的美感、节奏或秩序感。对称构图要注意主要元素的布局和整体平衡度。扩展知识:人像摄影是一项涉及颜色、光线、背景和构图等多方面知识的拍摄技巧,而构图则是决定拍出好照片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前述五种基本构图外,还有如负空间、倾斜和逆光等构图方法。负空间能够营造一种神秘而丰富的氛围;倾斜构图则可以创造出特殊的效果和深度;而逆光充分利用逆光光源,使被拍者的轮廓更加立体清晰。所以,在人像摄影中,巧妙地运用构图能够让你的照片更加生动、精美和深刻。
如何用三分构图法拍摄在人像和风光
导语: 构图是决定一幅摄影作品优劣的第一步。当中不涉及高深光学原理之余,一幅好的构图,甚至是让人觉得“漂亮”的唯一元素。要学构图,最基本的就是学习三分法则。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 三分法则最常用于拍摄人像,就是将画面分成“上”“中”“下”或者是“左”“中”“右”三等分。三分法则的原理是,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将你拍摄的物品放在这些位置,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更能抓紧人们的眼球。 摄影时,如何可以将主体安排在这4个分割点附近,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拍摄主体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令周围的景物协调感和联系感加强,视觉效果更好。 和阅读一样,人们看图片时亦习惯先由左向右移动,视线经过运动,往往视点落于右侧,所以在构图时把主要景物、醒目的形象安置在右边,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如上图的小朋友,笔者拍摄时就刻意将他移到了右上的点。 至于拍摄风景照时,三分法则亦可大派用场,例如是下图: 笔者在这相片,中亦刻意将情侣以三分法则,放到画面的右上角去,令人们的`焦点在扫视芒草群后,落右上角的一对情侣身上,同时亦以他们做比例尺,影出整个原野的浩瀚。 如果拍摄的重点是大地或水面,地平线一般位于上部三分之一处。相反,如果兴趣点是天空,则可以把地平线置于下部三分之一处。总之,让主要部位占据绝大部分画面,这样的照片会具有最佳的视觉感受。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结果主体的吸引力就被削弱了。 因此在风景照拍摄中,三分法则亦非常用,例如上图,笔者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所拍摄石灰岩(这景点“开门见山”),到访的时候正值下午4、5时,阳光刚好射在中间的石灰岩上,两旁的暗位衬托出中间被阳光照射的石灰岩。拍下它的时候我除了运用上三分法,亦同时考虑了光线的运用,令整幅照片的立体感强得多,想象一下如果画中前后的石灰岩光线都是一致的话,拍出来的画面就平平无奇得多了。光线令整幅照片有了一个明显的焦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两旁的暗石灰岩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摄影三分法构图
摄影三分法构图 摄影三分法构图,生活中不少人都是很喜欢拍照的,拍照的技术也是需要学习的,构图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一项技能,最容易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构图的方法,下面看看摄影三分法构图及相关资料。 摄影三分法构图1 三分法构图也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构图方法,在拍摄时,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均分成三份,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虚拟的等分线,这两条等分线就是三分线,根据画面内容,可以让景物占据三分线的不同位置,比如三分之一的位置或是三分之二的位置。 这张照片中,天空占画面的三分之一,雪山占画面的三分之一,草地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是很经典的三分法构图,而且画面下方还有一个红色的房子,与背景形成了色彩对比关系,而房子的位置也在黄金分割点附近。 这张照片找了一个比较低的角度,利用摄影近大远小的原理靠近鲜花拍摄,虽然是很小的花,也可以将它们展现得很突出。另外,将天空占据三分之一的位置,地面景物占据三分之二的位置,使画面层次很清晰,空间感很强。 这也是一幅三分法构图的作品,上面的山峰和天空占据三分之二的区域,地面景物和湖水占据三分之一的区域,而前景位置的湖水,中景位置的建筑,以及远景位置的山峰让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空间层次感。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停靠在港口的三沙1号轮船,看画面中有三分之一的天,三分之一的船体,以及三分之一的地面,是典型的三分法构图。当时恰好有一个游客从这里走过,将她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游客的红色衣服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产生一个视觉兴趣点,将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成为了一幅非常精美的摄影作品。 所以在进行摄影创作时,应该把这些构图方法烂熟于心,当举起手机的时候,构图方式就应该想出来了,如果思考时间过长,也许美丽的画面瞬间就错过了。 摄影三分法构图2 三分法则是什么? 三分法是一个构图指南,它将图像分成三等分(水平和垂直),因此您有九个部分和四个网格线。根据规则,通过沿着网格线定位关键元素,你最终会得到更好的'构图。 这是三分法则的可视化: 为了遵循规则,只需使用网格线来定位基本的组成元素。 因此,在拍摄一朵花时,您可以将其茎沿右侧或左侧的垂直网格线放置: 拍摄日落时,您可以将地平线沿着顶部或底部的水平网格线放置。 (请注意,您的相机实际上可能会提供网格覆盖,您可以在菜单中激活它;这样,您就不必想象三分法。相反,您可以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看到它!) 三分法还确定了每个网格线交叉点中心的四个电源点: 在这里,您可以定位兴趣点,例如头部(拍摄人像时)、花朵(拍摄静物时)或宠物的眼睛,如下图所示: 如您所见,使用三分法则实际上并不复杂。这就是它如此强大的原因——它是一种改善构图的简单方法,它需要零艺术培训或摄影经验。 不过,作者会直接说: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仅仅因为你忽略了三分法并不意味着你的作品无趣、乏味或其他不好。尽管它的名字,三分法是一个指导方针,而不是硬性规定。您绝对可以在不使用三分法的情况下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还要记住,这只是众多合成技术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规则”和指导方针值得考虑,例如对称性、几率规则、三角形组合等等。 同时,三分法是开始构图的绝佳方式。它始终如一地产生出色的效果,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一直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它。另外,正如一位智者曾经告诉作者:如果你打算打破规则,你应该先学会它。这样,您可以确保尽可能有效地打破它。 为什么三分法则有用? 既然您知道如何遵循三分法,那么了解它的重要性以及它究竟可以为您的照片做什么很重要。 实际上,三分法则是关于两件事: 平衡 活力(运动) 首先,通过将关键元素定位在三分线交叉点或网格线处,您的照片会变得更加平衡。你的关键元素在三分之一的构图中创造了视觉兴趣,同时也平衡了剩余三分之二的空白空间。这看起来很棒,对观众来说感觉很合适。 其次,在画面中央包含关键元素的构图通常会让人感觉非常静态和乏味。观者的目光无处可游;取而代之的是,观众看着镜头,看到其中心的主题,然后离开。 但三分法鼓励了活力,观众可以看到侧面的一个关键元素,然后在图像的其余部分进行视觉之旅。 换句话说: 三分法构图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摄影体验。 此外,三分法借鉴了人类自然查看图像的方式。研究表明,人们的眼睛通常会看向一个交点,而不是镜头的中心——所以三分法适用于这种自然的观看图像的方式。 何时使用规则(附示例) 到现在为止,您应该知道三分法则几乎一直都是有用的。只要您有不同的组合元素可供使用,您就应该考虑应用该规则。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您可以沿着顶部水平网格线定位地平线: 还要注意另一个关键的构成元素——高跷结构——是如何定位在框架的右上角的电源点的。多亏了这一点,整个镜头感觉平衡和动态。 在人像摄影中,您通常希望沿着三分法网格线定位主体的身体: 将拍摄对象的头部放在交叉点之一(眼睛是肖像的自然焦点)也是一个好主意。在下面的照片中,领带和花朵还提供了第二个感兴趣的区域,它们与第二个交点对齐: 在野生动物摄影中,您可以将拍摄对象的头部(和眼睛)与电源点对齐: 在花卉摄影中,当茎遵循三分法网格线并且花瓣位于电源点顶部时,主体看起来很棒: 使用三分法则的快速提示 虽然在你的作品中使用三分法则很容易,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才能让这条法则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试着养成对每一张照片问两个问题的习惯: 您的兴趣点是什么(即,照片中突出的区域和您想要强调的区域)? 你故意把这些点放在哪里? 这样,您可以确定您的兴趣点,然后您可以立即将它们沿着三分法网格线或电源点放置。 你的构图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平衡。 说得通? 此外,如果你没有在镜头中使用三分法则,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毕竟,您以后可以随时裁剪照片! (请确保在编辑时牢记网格线。) 顺便说一句,如果您想立即开始练习三分法,您可以随时拉出旧照片并进行一些测试裁剪。看看它对你的照片有什么影响;你可能会对结果印象深刻。 打破规则:你应该这样做吗? 正如作者上面解释的那样,打破三分法则并最终拍出漂亮的照片是可能的。 事实上,有时你可以通过忽略规则来获得更强大的构图。因此,虽然作者鼓励你学习三分法则,但一旦它根深蒂固,就尝试打破它。 作者最喜欢打破三分法的时间之一是拍摄对称对象。如果您从上方拍摄多肉植物或花朵,当完美地居中于框架中时,对称性看起来会更加引人注目: 这张走廊的镜头也是大致对称的,这增加了构图的强度: 请注意,图像可以同时打破并遵循三分法则。例如,虽然上面的图像大部分是对称的,但一个关键元素(拉大提琴的人)位于交叉点。 底线: 学习三分法则。然后打破它。最重要的是,玩得开心! 摄影三分法构图3 什么叫构图 摄影构图是照片画面上的布局、结构。其具体含义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征和摄影造型手段,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组成一定的画面,使客观对象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充分更好地揭示一定的内容。 画面结构要做到:明确主题、辨别主次、弃繁就简、布局适宜。主体突出,恰当衬托以陪体和背景,使画面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而统一,鲜明而简练。简洁、多样、统一、均衡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构图的意义 我们所处的环境为三维空间,我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构图的目的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 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正像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画面上而已。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构图的性质 构图不仅指具体操作,而且还意味着把整个形态作为与复杂的摄影规则相联系而描绘的对象,把自然物象引入到一个现实的境界,成为不同于自然的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任何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艺术的统一体。作品的复杂性是由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然而在画面处理上贴切自然,五彩缤纷,浑然天成,绝少斧凿痕迹,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在就在于摄影者在创作时,就象"工师之建宅",经过一番选择提炼,筹划安排,组织结构上下了功夫,在"经营位置、置阵布势"中体现了摄影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匠心独运。因此,我们在创作中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巧思结构,精心布局,突出主要的方面,强调出本质的东西,并把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到鲜明的形象组织中去。 三分构图法 无论是拍摄人像还是拍摄风景,构图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美感,这就是为什么在拍摄同样景物时有些人拍的好看,而有些人拍的就不是很好看的原因。下面介绍一种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手法——三分构图法。 顾名思义,就是把照片纵横均分成三等分,而把摄影主题放在四个交点的任意一个交点上,如下图: 很容看出来,我把照片的主题-三轮车和工人大概放在了左下角的交点上,照片其他位置留白,这样照片的主题就很突出-三轮车和工人,给人传递的信息也很明确-三位工人在清晨出行,除此之外图中没有任何能明显抢占主题或者说引人注目的信息出现,这样的照片给看的人传递的信息就很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