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打灯笼歇后语是什么?
瞎子打灯笼白费蜡。有个双眼失明的犹太人,打着灯笼在漆黑一团的路上行走。外地来的一位商人见他是个瞎子,便问他:“你是个瞎子,干嘛还打灯笼?这不是浪费灯油吗?”瞎子却振振有词地说:“在黑夜里走路,人家看不到我,很容易被人撞到。但因为我打了灯笼,不瞎的人才能看到。”对于瞎子来说,在漆黑的夜晚走路和在白天走路是一样的,自己摔倒的可能性很小,但被别人撞到的可能性却很大。点着灯笼,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故事告诫我们,不能局限思考,局限思考是指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在这里了。如果是为了给别人照亮,体会到的应该是儒家之仁;如果是为了自己怕别人误撞,体会到的应该是墨家之仁;如果认为夜间出门就必须要打灯笼,而不管是否盲人,那一定是法家所推崇的;如果认为想打就打,不要追究打灯笼的原因,那一定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典型表露;如果对此举提出问题,并要求你来解答,则一定是讲因果关系的释家所为;如果打灯笼的不是盲人,而是在那里装瞎,则一定是依靠忽悠吃饭的所谓政治家。
瞎子点灯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瞎子点灯歇后语下一句是:白费蜡。瞎子点灯 ——白费蜡。歇后语释义:付出努力但是不会有效果,浪费时间。歇后语故事: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瞎子相关的歇后语有:瞎子点灯——白费蜡。瞎子做竹篮——瞎编。瞎子看电视——不明真相。瞎子盖被子——东拉西扯。瞎子到家——摸(没)门。瞎子打灯笼——不沾光。瞎子撒网——胡扔。瞎子擤鼻涕——一把攥。瞎子背瘸子——互相利用。瞎子踢毽子——一个不个。瞎子戴变色镜——穷讲究。瞎子看唱本——不知道是出什么戏。瞎子耙地——苗草一起铲。瞎子赶集——凑热闹。
盲人提灯笼的歇后语下一句
亲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盲人提灯笼的歇后语下一句可以是:(1):盲人提灯笼——为他人服务(2):盲人提灯笼——照人不照己(3):盲人提灯笼——白费啦(蜡)(4):盲人提灯笼——多此一举【摘要】
盲人提灯笼的歇后语下一句【提问】
亲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盲人提灯笼的歇后语下一句可以是:(1):盲人提灯笼——为他人服务(2):盲人提灯笼——照人不照己(3):盲人提灯笼——白费啦(蜡)(4):盲人提灯笼——多此一举【回答】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字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回答】
盲人提灯笼歇后语
1、盲人提灯笼——白费蜡
2、盲人提灯笼——照人不照己
3、盲人提灯笼——为他人服务
4、盲人提灯笼——多此一举
5、盲人提灯笼——白瞎
更多关于盲人的歇后语
1、盲人逛大街——目中无人
2、盲人包饺子——瞎包
3、盲人开目——瞎说
4、盲人的杆子——瞎点
5、盲人熄灯——瞎吹
6、盲人的竿子——瞎点点
7、盲人找失物——瞎摸
8、盲人救火——瞎扑打
9、盲人看书——慢慢摸
10、盲人看三国——装模作样;装样子
11、盲人买喇叭——瞎吹
12、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
13、盲人摸象——不识大体;各有偏见;各执一词
14、盲人撕布——瞎扯
15、盲人吵架——瞎气
16、盲人纺纱——瞎扯
17、盲人吃鲜鱼汤——瞎赞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