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

时间:2024-12-20 02:06:19编辑:阿星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是什么?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英文名: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求根公式:x=-b/a。解方程的注意事项1、有分母先去分母。2、有括号就去括号。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6、开头要写“解”。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是什么?

对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一元一次方程几种解法:1、去分母:在观察方程的构成后,在方程左右两边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仔细观察方程后,先去掉方程中的小括号,再去掉中括号,最后去掉大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全部都移到方程的另外一边,剩余的几项则全部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4、合并同类项:通过合并方程中相同的几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把系数化成1:通过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使得x前面的系数变成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将能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决的数学问题。如在初等数学范围内证明“0.9的循环等于1”之类的问题。通过验证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合理性,达到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在一个方程中,如果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扩展: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花拉子米雕像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九章算术公元前1世纪左右,中国人在《九章算术》中首次加入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解决了移项问题。在“盈不足”一章中提出了盈不足术。但该方法并没有被用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在11~13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地区,并被称为“契丹算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

只含有1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必须满足含有未知数、是等式、两边是整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表示:ax+b=0,其中a≠0例如3x+5=11是一元一次方程3x+5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不是等式3×2+5=11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没有未知数x分之1+5=11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等式两边不是整式3x²+5=11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最高项的次数不是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c]=b(a≠0)的形式.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c]/a例如3x+5=11解[一定要写]:3x+5-5=11-53x=63x÷3=6÷3x=2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8种常用公式①和、差、倍、分问题,即两数和=较大的数+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倍数±增(或减)数; ②行程类问题,即路程=速度×时间; ③工程问题,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④浓度问题,即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⑤分配问题,即调配前后总量不变,调配后双方有新的倍比关系; ⑥等积问题,即变形前后的质量(或体积)不变; ⑦数字问题,即有若个位上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百位上的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⑧经济问题,即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利息税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售价-商品的进价;商品的利润率=利润×100%.望采纳

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高次数是1,等号两面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扩展资料: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五步,即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所有步骤都根据整式和等式的性质进行。以解方程 为例:1、去分母,得:2、去括号,得:3、移项,得:4、合并同类项,得:5、系数化为1,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其一般形式为:ax+b=0(a≠0)。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合并同类项与整式加减中所学的内容相同,将等号同侧的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项分别合并成一项的过程叫做合并同类类项。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向接近x=a的形式变形,进一步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移项①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②依据: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③目的: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左边,而把不含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右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上一篇:酚氨咖敏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