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 李白

时间:2024-12-20 07:41:40编辑:阿星

在李白的《长干行》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打一成语,是什么?

青梅竹马。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一句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一句是: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这首诗出自:长干行·其一鉴赏作者: 李白 (唐代)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希望能帮到您,谢谢,😀【摘要】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一句是什么【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一句是: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这首诗出自:长干行·其一鉴赏作者: 李白 (唐代)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希望能帮到您,谢谢,😀【回答】


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床:这里指坐具。
不道远:不会嫌远。
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赏析】
这是一首商妇的爱情叙事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从两人天真烂漫的童年到丈夫远离后深深的思念,将初嫁时的羞涩、新婚的喜悦和坚贞不渝的心愿写得十分细腻生动。由于这首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就成了后世用来比喻童年相好而成夫妻的成语.。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长干行·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王安石评李白诗曰: “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 “十首九说”是夸大,但凭诗中多写妇女与酒便断言“识见污下”,更是浮浅之见。李白与酒,确有不解之缘,以酒以醉为题的诗篇在太白集中俯拾即是。饮酒(还有游仙)不过是他借以表达某种思想情绪的外衣而已。刘熙载是看到了李白这类诗的特点的,他说: “太白诗,言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太白集中描写妇女的诗篇亦随处可见,数量可观,约占李白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一。但是亦不如王安石所言是他“识见污下”的表现。恰恰相反,从李白所塑造的一长串古代妇女形象中,我们看到了他那颗高尚纯洁的心灵。在这些古代妇女形象中,最为动人的是思妇和弃妇形象。这首《长干行》中的商人妇即是思妇形象。 开元、天宝年间,是我国封建经济十分繁荣的时期,杜甫的《忆昔》诗即是当时农业经济发达的形象化描述。在农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外商业也随之兴盛,这首《长干行》即是反映这种经济文化背景的作品。《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而“长干”,又作为地名使用。长干,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之南,是岗间的平地,吏民杂居。这一带,商业经济极发达,商人常在水上过着飘泊生活,经久不归。乐府诗中的《长干行》来源于当地民歌,而文人的仿制又以这一具体地点作为描写背景。 《长干行》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商人妇形象。写了她和丈夫从结识到婚后的甜蜜生活,别后的痛苦以及盼望他早日归来的全过程,展示了她对幸福与爱情生活的炽烈向往与追求。通篇是 *** 的自白,亲切自然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童年时两小无猜的嬉戏,初婚时新嫁娘的羞涩与欢乐,婚后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坚定信念,离别时对远行人安危的忧虑,独守闺房的凄清,以及热切盼待的心情,等等。描绘得有声有色,情韵绵绵,十分动人。 这是一首写女子怨情的诗,而中间却插入“十六君远行”四句,末尾以“相迎不道远”两句作结,似觉与全诗格调不合,再经细读,便逐渐领悟诗人的用心。经过诗人如此穿插与安排,读者便能于婉转幽怨中骤然感受到一种雄壮美。李白向往不平凡的生活,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奇险雄伟,这穿插与安排也是李白作风自然的流露。瞿塘、滟滪、长风沙都是地名。穿插的四句诗,如实地描述了经商入蜀道路,设想丈夫远行,既有风波之险,又有行役之苦,从中暗示出一种壮烈气氛。结尾两句是说,我要到远远的长风沙去迎接你。“不道远”即不知远,亦即不顾远;长风沙,在今安徽安庆市东。陆游《入蜀记》说: “自金陵至长风沙七百里。”这两句诗实际是在壮阔气氛的描绘中映衬女主人公热切想望之情。 李白的乐府诗,不论单纯摹拟乐府旧题,还是虽用旧题而有变化有创新的,全都体现出他独特的风格特征:崇闳的气象,浓郁的民歌气息和完美的意境。从这首《长干行》也可得到印证。 (黄)山谷云: “《太白集》中《长干行》二篇,‘妾发初覆额’,真太白作也; ‘忆妾深闺里’,李益尚书作也……太白豪放,人中凤凰麒麟,譬如生富贵人,虽醉着暝暗啽呓中作无义语,终不作寒乞声耳。”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 古秀,真汉人乐府。(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蝴蝶”二句,即所见以感兴。长风沙在舒州,金陵至舒州七百余里,言相迎之远也。(沈德潜《唐诗别裁》)


《长干行》爱情故事叙事诗赏析

《长干行》(其一)古诗全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其一)古诗赏析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古辞中说:“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写的是长江上船家女儿的生活。盛唐诗人崔颢曾运用这个乐府题材写下了《长干曲》四首,其中前二首特别有名:“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李白的《长干行》虽沿用乐府旧题,而内容和题材上都作了较大的发展和改造。虽仍是写长干里的人情物事,发生的地点却不在江上,而在江岸上。虽写的是男女爱情故事,却不是互不相识的男女江上相逢互答,而是写了一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年青夫妇的缠绵爱情故事,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叙事诗。 故事是以一个 *** 的回忆展开的。她的思绪,首先飞回了遥远的童年时代,那时她和如今的丈夫都还是天真漫烂,情窦未开的儿童。记得那一天,她折枝花儿正在门前玩耍,郎却骑着一条竹竿当做马儿跑到她家门前来玩,绕着井台旁的青梅树转了起来。他们从小都住在长干里,从幼年时,就常在一起玩耍,玩着过家家一类的游戏。当时童心无猜,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男女之嫌,没有想到今天竟成了小两口,想起来真有些令人害羞,自己和丈夫的爱情溯源起来,还真与那时有点关系哩! 诗人的头六句以女主人公的口气和角度,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回忆。回忆总是美丽的,象一坛陈年老酒,年代愈是长久,其味道就愈是香醇。 从“ 十四为君妇 ”到“ 岂上望夫台 ”八句,写她与丈夫婚后的甜蜜生活,写出了一个 *** 婚后微妙的心理变化。古人结婚早,刚结婚时,她才十四岁。第一次做小媳妇,她感到既新鲜又害羞。见了人总觉得羞颜难开。别人和自己开个玩笑,就觉得羞的抬不起头。躲进内室里,怎么叫也不出来。经过了一年的恩爱夫妻生活,她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性格也开朗起来,对丈夫的爱情也越来越深厚,感到了爱情的甜蜜。她愿意在丈夫身边耳鬓厮磨,朝夕相守,并发誓愿白头偕老,同尘共灰。她相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也是忠贞的,就象是传说中那位与情人相会守约抱桥柱而被洪水淹死的痴情尾生那样,对自己忠心耿耿,而自己也是这样。她只感到夫妻恩爱的甜蜜,那里想到人间还有夫妻别离的哀痛。“ 岂上望夫台 ”一句,暗示诗的下半首郎君的远行。望夫台、望夫山、望夫石,全国各地都有,仅在长江沿岸就有多处。 从“ 十六君远行 ”到“ 坐愁红颜老 ”十二句,写夫妻离别后 *** 的担心和伤心。到了 *** 十六岁时,也就是她结婚的第三个年头,她安静的家庭生活忽起波澜。就是她的丈夫要出远门做生意。做生意的方向显然是沿着长江西行,要到路过三峡瞿塘滟滪堆的巴蜀地区。这位年轻 *** 虽不愿与丈夫分离,但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生意人总得通过做买卖以获得衣食之资啊!她开始从无忧无虑的爱情梦幻中清醒过来,原来爱情不但要共享甜蜜,还得要共分忧愁。五月是涨水季节,瞿塘峡的滟滪堆非常险恶,湍急的江水被江心的礁石劈成碎片,飞溅空中,吼声如雷,连两岸的猿猴也吓得发出悲鸣。想到丈夫所坐的船只就要从这个地方过来过去,真令人提心吊胆。她虽然没有去过滟滪堆,可常听家人讲过,歌曲中唱过:“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 ”郎君就要在这个鬼门关闯来闯去,怎能不令人揪心呢?于是,她天天盼着夫君回家,开始时,她每天都要在门前张望,希望能见到她的郎君能够突然在她面前出现,扑到她的怀里。这样过了许久,门前都走出一条明晃晃的小路来了,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从五月一直盼到八月,郎君的影踪全无。她因失望而感到悲伤。于是连门口也怕去了,以前的旧行迹上又一一长满了青苔。秋风起时,树叶飘零,落在青苔上,一层又一层,就象是痛苦郁积在心头上,扫也扫不尽,干脆还是不扫。八月的蝴蝶黄了,双双对对,在西园的草丛中飞来飞去,象是故意在挑逗她的心事。昆虫尚能双双起舞,人将何堪? 只能使她倍感别离的孤独和凄凉。虽然分离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但她已感到度日如年,红颜减损,衣裳渐宽。这一段着重写她与丈夫别离后的痛苦相思,孤独和悲哀。 最后一段,写 *** 盼望夫君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她要想尽办法催促丈夫赶快回来,并希望他在来之前及早给家先来个信儿,把回家的具体时间告诉她。只要一接到丈夫的来信,她就准备乘船到半道上去迎接,就是到离长干七百馀里的长风沙去迎候丈夫,她也不嫌远。“ 早晚下三巴 ”,“ 早晚 ”即多早晚,唐代口语,意即何时。“ 三巴 ”,指唐时的巴郡、巴西郡、巴东郡。都在今四川省东部地区。“ 不道远 ”,不感到远。“ 长风沙 ”,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长江边上。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李白的大多数诗都是抒情诗,很少叙事,而这一首则叙述了一则优美的爱情故事。在诗中塑造了一个纯情的 *** 形象。这个女子不象是封建社会中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而是一个幸运儿。她和郎君的结合,不是一个不幸的女子被迫嫁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识的陌生男子,而是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幸福伴侣,婚后又感情和谐,恩爱和美。幸福的童年,美满的婚姻,她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是顺利而又平坦,因此就决定了她的性格单纯、深情、娇柔、脆弱等特点。诗人把握住了女主人公的这些性格特点,在诗中展开了充分的心理变化描写。她刚结婚,见是心中的他,就带着甜蜜的感情回忆了他们儿时在一起玩耍的情景。由于刚刚结婚,年龄又小,感到初当小媳妇的羞涩、忸怩。随着夫妻感情的日渐浓厚,遂觉得二人不能分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使她不堪忍受。因为她的生活实在是太顺利、太平坦了,没有经过一点挫折,因此,她的心理上也没有做过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大概这短暂的夫妻别离,就是她情感上的第一次痛苦的风波,所以才觉得这是受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别离的痛苦和对丈夫的担心,又使她浮想联翩,甚至于经常想到或梦到滟滪堆浪起船翻。她先是经常到门前观望,但常常使她失望,由于她怕绝望,就干脆不出去了。但在家园中的小天地里她仍然无法排释她感情上的苦闷,她见落叶思远人,见双蝶飞舞而倍感身只影单,由于她的忧虑和伤感,顿时觉得老了许多。她又由失望突然变得满怀希望,想象着丈夫很快就要来信,告诉她,他要很快回来,她也要准备乘船去很远的地方去迎接他„„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诗人用他卓绝的诗笔,细致地刻划出一个闺中 *** 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塑造了一个美丽的形象。有人说李白这首诗开创了描写爱情心理的新途径,这种评价并不为过。这首诗叙事、写景、描写心理活动,刻划人物形象都极成功。情、景、理三者交融一片,把抒情和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对以后的叙事诗,特别是白居易等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都起着良好的影响作用。至于李白集子里的另一首《长干行》,比此首的艺术水准要差得多,前人已指出不是李白所作。


上一篇:2017八一建军节阅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