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色农

时间:2024-12-20 08:20:52编辑:阿星

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旺

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旺乡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省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成为热词。如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广东如何以更强力度、更大投入、更实举措抓乡村振兴?未来,如何让广东乡村更加和美、农民更有奔头、农业更有前途?会上,嘉宾代表纷纷发言。将县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是广东继续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表示。郑永年认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经验来说,广东必须引领“三农”现代化,做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头羊。具体来说,在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公共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在规则、标准和管理领域,广东需要加快省级统筹,着力将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百县千镇万村是广东继精准扶贫工程之后的又一个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伟大工程。”郑永年说,广东要总结好百县千镇万村的经验,使之可推广、可辐射、可复制,引领“三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让千企帮千镇促万企兴万村如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表示,将坚决守住“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与“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其中,在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保粮食面积稳定、产量增长。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开展“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驻镇帮镇扶村。“塑造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及少数民族等别具风格的特色乡村风貌,加强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刘棕会介绍,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广东将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抓手,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防汛抗旱等设施建设。同时,巩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果,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国知名“三农”专家、碧桂园农业联席董事长、华大农业董事长梅永红认为,“百千万工程重在落实”,提出要从农民认可、社会参与、政策持续、责任明确、体制创新等下功夫,确保“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乡村振兴是真正蓝海发展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乡村振兴是真正的蓝海,我们在广州从化建立了全品类生产基地,就是因为盯上了粤港澳大湾区这片蓝海。” 位列世界500强的联合利华集团企业代表、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在会上表示,乡村高质量发展需要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推动。“正大集团将加大力度投资中国,特别是家乡广东,对广东的发展充满信心。”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在大会发言上动情地说,近年来,正大集团在广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聚焦农牧食品主业,在湛江建设了鸡、猪、虾三大现代农业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达120亿元。“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正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李闻海表示,下一步,正大集团将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加快种养业现代化升级改造及全产业链配套建设;推动畜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数字化现代产业园创新示范园区,着力建设大湾区育种研发和培训基地。广东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全年适合海水鱼类养殖,如何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如何“藏粮于海”、向蓝色空间要食物?刘棕会表示,广东将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推动形成近浅海与深远海绿色生态协同发展新格局,开拓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我们将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担起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任。”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表示,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恒兴年产值达210亿元,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水产食品产业链,在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在“种业兴海”中,该公司大力开展海水鱼的选育种,成功突破石斑鱼等人工繁育技术,联合湛江湾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筹备建设“湛江湾1号”“海塔1号”养殖工船。陈丹表示,下一步,恒兴将在现代海洋牧场提升方面加大种业环节的投入,不断提高育种水平。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优化升级深水网箱养殖装备。特别是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加大水产食品研发、预制菜标准制定、渠道开拓等方面的投入,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建设。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两江交汇,山水一体。灵秀南岸,以千万种姿态扮靓着重庆之美。近年来,南岸区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满了荣誉:先后获评全市生态振兴示范区、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获市级通报表扬;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区,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荣誉背后,是南岸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强富美”乡村的目标,推动南岸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一步步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变成“实景”。在南岸,一幅乡村振兴富美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农业更强文旅加持助推产业深度融合南岸区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始终探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发挥主城核心区优势,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吴小平葡萄”“广阳枇杷”“南山腊梅”“南山盆景”“南山特色乡村旅游”,形成林果、花木、盆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各区域也积极布局都市现代农业,并结合当地特色着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变单一农作物种植为多渠道创新发展体系。南岸区还依托南山、明月山、广福山自然资源,开发城郊型、景区型乡村旅游项目和线路,成功打造南山樱花节、南山腊梅节、江南枇杷节等农业旅游节会品牌,以及北斗锄禾、清谷问耕等现代都市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农村更美美丽生态为底环境治理引蝶变南岸区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区,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全区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9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5个。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再到“处处美”,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巧心经营。南岸区充分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生态振兴示范区县”。如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气象让南岸村落散发出迷人魅力,美好风景与美好生活诗意相连。农民更富“三变”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重庆市启动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南岸放牛村便是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之一。农村“三变”改革盘活了放牛村的资源和资产,村里着力发展乡村公园、花卉苗木等产业,打造了桃花、映山红、石斛、盆景、铜锣花谷等五大生态园,特色旅游业发展初显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南岸区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南岸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元,绝对值连续22年位居全市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南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底气十足。绿意南山,文化涵养着它的气质,精巧雅致的民宿里,人们远道而来,只为见证绿水青山的生动诠释;长江之畔,连绵成片的枇杷树,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人们一路惊艳,只为产业发展带来生活的巨大变迁;美丽乡村,绿水掩映着白墙黑瓦,洁净庭院散发着芬芳花香,人们心旷神怡,只为这一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家园……

上一篇:顶级较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