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学士”都是几品官?保和殿 武英殿 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在我国历史明清的历史上,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及“内阁”与“大学士”这两种官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称之的“大学时”都要被冠以内阁大学士或是殿阁大学士。在清朝的时候流行的“中堂”指的就是大学士或是首辅大学士。
其实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文官的最高品级就是大学士,但当上了大学士也并不意味着有很大的权力,大学士的编制是属于内阁的,我们都知道,自从雍正设立了军机处以后,内阁和议政处的实际权力已经被架空,也就是说,大学士只有身兼军机大臣,才算的上是权力中心的人物。
清朝相对于明朝在大学士这一岗位上做了很多变动。努尔哈赤时代,最高的权力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了皇太极时,开始设立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每院设大学士一名,著名的汉臣范文程就是清朝第一位汉人大学士。顺治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为正二品。直到雍正八年,大学士的品级才被定为正一品。
大学士之职都会在前面冠以殿阁之名,明朝时为四殿二阁。四殿者,即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即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清朝时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将“中和殿大学士”改为了“体仁阁大学士”,由此也就成为了三殿三阁。在殿阁大学士中,保和殿大学士最为尊贵,有清一代没有几个,比如雍正朝的鄂尔泰、张廷玉都是保和殿大学士,乾隆朝的傅恒也是保和殿大学士。自傅恒死后到清亡,再也没人获得过。
在六个殿阁大学士中,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始作为起步。
大学士和其他官职不一样,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士一般都是有空缺的,不一定都要授满,清朝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满汉各二人,四个内阁大学士的情况最为常见。在大学士以下还有内阁协办大学士、内阁学士以及侍读学士。
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以后,内阁的作用大为降低,但正式的诏书还是从内阁发出,臣下的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在名义上,内阁仍然是清朝的宰相机构。
清朝的大学士有“卜相非翰林不与”之说,意思就是选拨宰辅、大学士,必须具备翰林资格。整个清代内阁大学士中汉人总共119人,其中翰林出身的101人,进士出身的只有17人,而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左宗棠,他是举人出身。可以说作为百官统率的内阁大学士几乎是被翰林垄断的。
清朝的文官荣誉在生前以位列三公、居内阁大学士为最高荣誉,死后以获得皇帝特批的谥号为最高哀荣。内阁大学士一般在死的时候,往往会获得以“文”字为谥的称号,其中以“文正”最高,依次为“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等。
清朝的大学士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清代大学士,主要承袭明代内阁制度,也叫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正一品。某殿某阁其实是地涉及到他们的排名。明朝朱元璋最初设殿阁大学士,分文华殿、华盖殿、谨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他们只是作为自己的秘书班子,做一些辅助工作,官阶仅有正五品,到了朱棣继位后,正式派亲信官员入值文渊阁,就有了内阁之名。然后这些内阁官员纷纷兼任各殿阁大学士排名在六部尚书之上,而这些大学士的权力逐步变大,后来纷纷身兼六部尚书,他们负责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官员任免等几乎所有的国家事务,以致嘉靖、万历这样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时,国家也可以正常运作(当然皇帝还是掌握最好决策权,可以处置、任免这些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们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权。到了清朝,顺治入关后,沿用明朝内阁制度,也任命官员担任大学士。明朝中后期已确立四殿二阁大学士的定额,即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代改中极殿为中和殿,建极殿为保和殿,四殿二阁大学士排名不变。品级上,四殿二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排名分先后。不过权力上,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却不是最高的。清朝前期,国家军政大权被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康熙年间亲自在南书房决策,南书房大臣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了皇帝身边的决策班子。因此,内阁大学士更多算是论资排辈的荣誉官职,以嘉奖那些劳苦功高的老臣。当然,在南书房、军机处的重臣们往往也会获得排位较高的内阁大学士官职。乾隆年间,裁撤中和殿大学士,改设体仁阁大学士。从此四殿二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排名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自乾隆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后,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文官之首,但是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后,保和殿大学士仅授予傅恒一人,再不授予其他人,以体现对其荣宠。故而文华殿大学士实为群臣之首。而东阁、体仁阁大学士也时常会有一个空缺。所以,一般呈现二殿二阁大学士四人的状态。晋升顺序也是从体仁阁到文华殿。不过,由于清朝满臣地位高于汉臣,所以如果文华殿大学士为汉臣而武英殿大学士为满臣时,则武英殿大学士有可能排名高于文华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