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泗港长江大桥简介
武汉市长江大桥完工62年后,武汉第十座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宣布全线通车,披上“金秋时节黄”外套的杨泗港长江大桥犹如一条飞龙,载着过去的滔滔车轱辘,产生一条联接武昌区、光谷的二十分钟迅速过江安全通道,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城区交通出行布局。杨泗港长江大桥介绍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湖北武汉地区联接汉阳与武昌区的过江安全通道,坐落于湘江水路以上;大桥于2014年12月3日开工修建,2018年12月29日进行合拢工程项目,大桥全线通车,2019年10月8日全线通车经营,总投资约8五亿元。杨泗港长江大桥西起国博跨线桥,上跨湘江水路,东到八坦立交桥;公路桥梁总长4134.377米,引桥长1700米;顶层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快速道路,设计方案效率为80公里钟头,下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大城市主干路,设计方案效率为60公里钟头。杨泗港长江大桥世界奇观杨泗港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说,考虑到航运和交通流量等要素,大桥设计方案跨径1700米,飞跨湘江,这一跨距居世界第二,在两层梁桥中则是世界第一。杨泗港长江大桥除“全球跨距最高的两层悬索桥”标识以外,引桥设定两层双重12行车道,是全世界道路通行能力较大的道路公路桥梁;大桥主缆设计方案支撑力6.五万吨,吊装绳设计方案抗拉力500吨,主缆不锈钢丝抗压强度级别世界最高、设计方案载荷世界上最大;锚碗基本选用直_98米的环形地连墙构造,是全球最大的环形公路桥梁基本。怎样参观考察这座“出水出水鸿运”呢?杨泗港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详细介绍,群众能够从汉阳江滩到达大桥光谷岸主塔室内楼梯,从而上到大桥双层桥面的人行横道;武昌区岸主塔室内楼梯仅有在枯水位时才具有从塔根江滩进到主塔的标准。与此同时,大桥海峡两岸的非机动车已接地装置,联接光谷岸晴川大路和武昌区岸武金堤,群众游人能够应用接地装置匝道口徒步抵达大桥下层的人行横道旅游观光,或骑车单车(电瓶车)从非机动车过河。从下层桥面徒步可以达到主塔室内楼梯,上到顶层旅游观光道游玩,左右二层的人行横道均由主塔室内楼梯中国联通,路人能够根据主塔处的室内楼梯开展上下层变换游玩。注:顶层人行横道仅作徒步,不能骑自行车。百万购车补贴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介绍?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武汉白沙洲大桥和鹦鹉洲大桥之间,起点设在汉阳国博立交,从汉阳汉新大道跨鹦鹉大道、滨江大道过江,武昌岸跨过八铺街堤、武金堤后,止于八坦立交,连接武汉三镇中的汉阳区和武昌区。杨泗港长江大桥总长约4.32公里,是武汉第一座双层公路桥,即上下两层都走汽车,共12条汽车道,两侧设置观光步行道。杨泗港大桥采取一跨跨越长江的方案,跨度长达1700米,是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双层悬索桥,其悬索桥跨度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详细信息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市长江上的第十座长江大桥,正在施工建设中。它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约6公里处,路线全长约5.8公里,杨泗港长江大桥按双层12车道布置,主跨1700m,钢桁架主梁,混凝土桥门架塔,是世界上跨度第二大的悬索桥,总投资约80.34亿元。于2014年12月3日宣布正式开工,预计2019年9月竣工,设计工期四年。2010年10月,杨泗港过江通道经过桥隧同深度设计研究比选论证,最终确定采用桥梁过江方案,此前一直围绕着杨泗港究竟是建过江隧道还是长江大桥的猜测终于告一段落。杨泗港长江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悬索桥著名专家徐恭义担任总设计师。研究过程桥隧论证2004年5月,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和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分别进行杨泗港过江通道工程的桥梁和隧道方案预可行性研究设计。2009年5月,继续委托上述单位进行桥隧方案深化研究比选设计。2010年上半年,委托中铁大桥设计院结合对桥隧通道方案的比选论证开展地质初勘初测工作。2010年8月,杨泗港过江通道阶段性成果比选论证,认为桥梁优于隧道。最终确定过江通道采用桥梁形式,同时因为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等原因,桥梁方案不考虑轨道合建。2011年8月,武汉市发改委组织城投公司、规划院、大桥院并邀请长江航务局、长江海事局、长江航道局、省水利厅等单位对杨泗港长江大桥方案研究设计中提交的桥型、桥跨方案,如900m+900m的双主跨悬索桥、主跨1700m的斜拉——悬吊组合桥和主跨1700m的单跨悬索桥等进行深入讨论会审。2013年7月,杨泗港过江通道工程经过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评估论证。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核准批复。2014年5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2014年8月,邀请国内专家会审初步设计,终审确定实施设计方案。2015年12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 杨泗港大桥上层桥面直接与汉阳国际博览中心立交和武昌八坦立交直接联系,仅承担快速通过功能。下层桥面与汉阳鹦鹉大道、滨江大道和武昌八坦路相接,主要解决区域内交通功能。两岸主桥过鹦鹉大道和临江大道后接入地面。汉阳侧下层桥面连接滨江大道和鹦鹉大道,主线接入江鹦路,并在滨江大道设上下层桥面转换匝道,可供二层桥梁与地面的上下桥,以及二层桥梁与三层桥梁的上下桥转换。武昌侧下层桥面直接接入八坦路,并在武金堤路附近设上下层桥面转换匝道,三层桥上的车辆可以通过连接匝道下行到二层桥面,二层桥面车辆也可以通过连接匝道直行到三层桥面。桥群密集,要求一跨过江因杨泗港长江大桥桥址非常特殊,上下游桥梁密集,航道要求苛刻。枯水季主要航行通道又靠近汉阳一侧,水中顺流方向又有导流潜坝,水文条件复杂,跟据行业规范要求大桥一跨过江。实施方案双层公路悬索桥2012年3月,武汉市过江通道预可行性研究专题咨询会,备受关注的武汉杨泗港过江通道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随后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前期研究方案及专家咨询意见,确定杨泗港过江通道将采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为将来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这将是武汉市第一座双层公路长江大桥。2013年7月,杨泗港过江通道工程经过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评估论证。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核准批复。2014年5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2014年8月,邀请国内专家会审初步设计,终审确定实施设计方案。2015年12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多功能大桥设计杨泗港大桥上层桥面直接与汉阳国际博览中心立交和武昌八坦立交直接联系,仅承担快速通过功能。下层桥面与汉阳鹦鹉大道、滨江大道和武昌八坦路相接,主要解决区域内交通功能。两岸主桥过鹦鹉大道和临江大道后接入地面。汉阳侧下层桥面连接滨江大道和鹦鹉大道,主线接入江鹦路,并在滨江大道设上下层桥面转换匝道,可供二层桥梁与地面的上下桥,以及二层桥梁与三层桥梁的上下桥转换。武昌侧下层桥面直接接入八坦路,并在武金堤路附近设上下层桥面转换匝道,三层桥上的车辆可以通过连接匝道下行到二层桥面,二层桥面车辆也可以通过连接匝道直行到三层桥面。据了解,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而且一桥一景景观好,武汉长江大桥就是著名的钢桁梁桥。目前武汉市长江上建成的双层桥只有长江大桥和天兴洲长江大桥,但这两座大桥都是公铁合建,杨泗港长江大桥将成为全国首座跨长江双层公路大桥。据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介绍,设计双层公路桥,也是充分考虑到快行、慢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观光漫步的需求,由此诞生"功能最全"跨江大桥。按设计,大桥上层设置6条快速汽车道,下层将布置4条慢速车道。近期考虑到市民过江需求,将设置2条非机动车道,让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分区通行。远期,若非机动车减少,下层也可改为6条机动车道。上下两层均有人行道,供市民观光、游览、慢跑。在桥梁设计时,充分利用桥位资源一次性留足最大功能潜力,将“快慢”分开双层布局,也能让过江交通更高效。在一座桥上能满足如此多功能,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徐恭义相信,建成后,长江大桥至白沙洲大桥之间形成4座造型各异的桥群,市民可感受“一眼看四桥,座座都不同”的美景。建设进展2014年12月3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在汉阳岸举行开工仪式。2015年5月,主塔沉井浮运到位。2016年8月12日,2#主塔沉井下沉到位。2016年9月21日,1#承台混凝土浇筑工程结束。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什么时候通车
武汉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期待杨泗港长江大桥能够早日通车,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今年肯定是会通车的,说不定就在下个月之前就通车了,不过关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时候通车目前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最后一些附属工程的收尾工作,预计今年9月底之前可正式通车。相关介绍世界上功能最全的大桥作为长江主轴上的超级工程,杨泗港长江大桥是世界上功能最全的大桥,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人行观光休息区等多种功能设置。在大桥外侧的栏杆上,每隔十几米还镶嵌着一副精致的金属雕花,选取的图案都是湖北省具有代表性建筑,如民众乐园等,突出荆楚文化。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采用双塔双层地锚式钢桁梁公路悬索桥,主跨1700米,一步跨越长江,连接起汉阳与武昌。杨泗港长江大桥上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下层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上下层都是双向6车道。全身披上“金秋黄”杨泗港长江大桥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桥身颜色,采用的是“金秋黄”,从大桥主塔、主缆到底部钢桁梁、护栏等,都穿上了金黄色外衣。杨泗港长江大桥规模很大,为了实现一桥一景,最终选择了金秋黄这个颜色。这座大桥开通的时间正好在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代表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