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70年代的老照片
1979年的课堂上
北京东风市场
工人早晨集体跑步煅炼,哪个时候的衣服就是这种色调,蓝灰黑绿……
小学生,估计是大城市的吧,看着状态不错。
1979年的南京“向阳院”工人宿舍区
1979年的广州街头
973年的北京天安门前
1979年的上海
1979年的成都郊外的农村,生产队员排成排,手里拿着长竹竿,不知道是在做着什么。
1979年的桂林
1971年的南京,这种图片好有年代感。
1978年的香港一条拥挤的街巷。
30年前的老照片(献给1950-1970出生的,50岁以后的人)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一转眼,那些童年的记忆渐行渐远,曾经虽苦,同样过得有声有色,那些吃过的苦,何尝不是一种富有,值得一生去回味! 那时候,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 28自行车是那时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二八"指的是轮子的直径为28英寸,以前爸爸送孩子上学就骑它。前面大梁上坐一个,后座上再坐一个,那时老爸的肩膀宽厚温暖,坐在上面是满满的幸福。 公路上也有卖票的小公交,但是并不多。 那时候,桑塔纳轿车是土豪的配置,红旗牌轿车是神级土豪的配置。 那时候的火车是绿皮车,嘈杂拥挤的火车站,车厢里列车员来回穿梭卖着盒饭。每个站台,印象里贩卖最多的好像是鸡腿。 那时候买飞机票,得有介绍信,没有介绍信,有钱也买不到机票。七八十年代坐飞机的人大多都是政府官员因公出差,百姓出行不会选择乘坐飞机,那时候,一个月才挣三四十块钱,而一张机票四五十块钱,坐飞机还是很奢侈的。 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爸爸经常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看着爸爸手里翻飞的算盘珠子,感觉特别厉害。 妈妈没事就会坐在缝纫机前,做起针线活,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旧衣服缝缝补补,就已经很满足。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印花的老床单,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俗气。 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 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着担子摆摊,小贩从不缺斤短两。 80年代,爱美的女人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 那时候没那么多水乳、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想要好位置都要抢呢。 老人们担心孙子孙女被蚊子咬,就撑上这款最经典的蚊帐,所有蚊子都飞不进来,还会守候在一遍,蒲扇轻轻地拍着、拍着。 那时候家里没有洗衣机,妈妈们洗衣服都用搓衣板,这些东西放在今天都成了老古董啦。 那时候家家户户好像都有这种大衣柜,存放着我们温暖安定的小日子。 洋黄历,以前就指着这个看节日,过一天撕一页纸,一本撕完一年就完了。 那时候10元钱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 单位食堂吃饭都是人手一个空碗,洋瓷缸就去了,大锅饭、长条凳,大家坐在一排,有说有笑。 1983年,上海最高级国际饭店的一桌酒席,茅台酒8块钱,饮料是桔子水,算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饮料。 那时候,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在全国风靡开来。 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 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写着“冰棒”的箱子,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偶尔奢侈一下喝健力宝,瞬间变身“土豪”,引来所有小伙伴羡慕的目光。 那时候我们的零食少的可怜,能有个棉花糖、雪人冰棍,都可以高兴老半天了! 那时候烧饭还是用灶台,饭粒黏在锅底,香香脆脆就成了锅巴,锅巴可是相当管饱的,没有牙的小鬼头只有看的份。 以前家里有老人,过年做小辈的来拜年,都是四大件,果子糕点、几瓶酒、罐头和糖。 1980年代初,上海淮海路上的西餐馆收银台,整个装饰让人无法联想到西餐,主要菜肴基本都不超过一块钱,冰淇淋咖啡只有五角钱。 那时候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书包也没那么重,文具盒都是铁的,上面还有乘法口诀表。 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在门口放个板凳,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看老版西游记、海尔兄弟、黑猫警长、小糊涂神等。 那时候考试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那时候的人们对知识和学问充满了敬仰,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做笔记。 老师经常布置写字作业,偷懒的孩子会用好几只笔绑在一起,刷刷几行写完了! 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宿舍都是破旧而拥挤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别好,不像现在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或电脑。 那时,虽然没有高 科技 的 娱乐 ,一台电视就能够凑足几家人过来,一起聊家长里短,一起津津有味的看节目。 那时候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有时候很多电视台还会出现这个画面,让你心里痒痒的,盼着电视台快点恢复播放。 好在那时候小孩子的课业生活非常丰富,一群小伙伴来家里找你,一起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弹弹珠、跳皮筋、捉迷藏... 那时候流行音乐开始在大街小巷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会收藏很多他的磁带,在悠闲的午后用录音机放着听。 那时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就发了疯似的玩儿,直到广场上放电影,人们才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 那时候男女谈朋友可比现在严肃的多,约会是提前一周定好时间,包接包送,接走之前要得到女方家长同意,还要顺手带点小礼物,不必贵重,但要好看,而且午夜十二点前,必将女孩送回家。 那时候约会也没有太多地方去,简易的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双喇叭录音机、嘈杂的人声……这样的“咖啡厅”还是特别适合一段天长地久的开始。 或者在公园里慢悠悠地呆上一下午,风景如你,俱好。 那时候没有微信、QQ等社交软件,男女之前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白纸黑字的情书,手写的一字一句,认真而笃定。 那时候结婚还没有“房子、票子、车子”这么一说,女方最看重的还是小伙子的人品行不行。那时候的姑娘,更愿意跟心爱的人一起吃苦,一起过熨熨帖帖的小日子。 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没有司仪,没有彩排,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更别提豪车接送了,有的只是新娘新郎脸上幸福质朴的笑容。 那时候参加结婚宴席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搪瓷脸盆,颜色大多是红色,还会印着红色的喜字,是亲朋好友们祝福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人生苦短,一晃老了。 50后如今六十多,60后如今五十多,70后如今四十多。单纯的心不见了,复杂的心装满了,眼角的泪风干了,心里的伤增多了, 曾经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渐行渐远了,往事只能回味,再也回不去了。
如何恢复手机删除照片 手机误删的照片怎么恢复
若使用的是vivo手机,可尝试以下方法找回:1、进入相册--滑动到底部--最近删除--若有以前删除的文件,可长按后选中恢复到相册;2、进入文件管理--上滑到底部--回收站--若有以前删除的文件,可长按后选中恢复;3、若有通过云服务备份,可尝试进入云服务中查看云端是否有删除的文件。登录vivo帐号进行查看:网页链接。注:相册V3.7及以上版本均支持最近删除,可进入设置--(应用与权限)--系统应用设置--相册--查看是否有“最近删除”功能。“文件管理”版本在5.4.0.1及以上且机身存储空间需大于64GB的机型支持文件管理回收站,可以进入文件管理--(右上角的点)--设置--检查更新,查看文件管理版本。若以上方法未找回且手机未备份相应图片文件,将无法恢复,建议回忆下是否有其他地方备份过数据,同时也建议平常及时备份重要资料,避免意外发生。更多疑惑可点击链接寻找在线客服帮助网页链接。
手机照片误删后怎么恢复?恢复照片的方法
若使用的vivo手机,可尝试以下方法找回:1、进入相册--滑动到底部--最近删除--若有以前删除的文件,可长按后选中恢复到相册;2、进入文件管理--上滑到底部--回收站--若有以前删除的文件,可长按后选中恢复;3、若有通过云服务备份,可尝试进入云服务中查看云端是否有删除的文件。登录vivo账号进行查看:网页链接注:相册V3.7及以上版本均支持最近删除,可进入设置--(应用与权限)--系统应用设置--相册--查看是否有“最近删除”功能。“文件管理”版本在5.4.0.1及以上且机身存储空间需大于64GB的机型支持文件管理回收站,可以进入文件管理--(右上角的点)--设置--检查更新,查看文件管理版本。若以上方法未找回且手机未备份相应图片文件,将无法恢复,建议回忆下是否有其他地方备份过数据,同时也建议平常及时备份重要资料,避免意外发生。
28张罕见的老照片,历史真迷人
有时候我们会思考一个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呢?转眼间一辈子就过去了,而很多过去的记忆只能从一些老照片里寻找,在老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一点一滴的变化,来跟随猎奇菌翻看一下那些年泛黄的老照片,回忆一下那些经典的过往。
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女性照片,
旗袍将她们的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亲人们的合照。
拍摄于1971年的李小龙一家四口,
可惜的是,他的儿子在28岁去世。
1900年街头的快递员,
他的衣服上赫然印着两个大字“邮政”,
他们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快递员了。
这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场隆重的婚礼,
一对新人中间坐着的是男方的母亲,
而两边的“天定良缘”四个大字非常显眼。
1986年英国女王和她的丈夫正在参观长城,
遗憾的是,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合照了。
上个世纪80年代街头一群摩登女郎,
她们戴着当时最流行的太阳眼镜,
笑容那么灿烂明朗!
这是1979年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人,
经过父母同意后,他送给小男孩一罐可乐,
这是上世纪初的葬礼照片,
图片中是一个纸扎的西洋 汽车 ,
里面甚至还配备了“司机”。
拍摄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的街头,
一位打扮非常高贵的俄罗斯贵妇。
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理发店,
在当时已经属于非常洋气的地方了,
想不想尝试一下当时很流行的“拐子烫”?
1995年的上海街拍,
打扮时髦的女郎正在用手机通电话。
一群清末还留着辫子的男人们正在喝酒聊天,
这点倒是和如今的男人们一样。
上个世纪某一年的春节前照片,
照片中的妇女们都在忙碌地置办年货中……
1912年,梅兰芳在北京首演《木兰从军》,
在当时也算是轰动一时。
清朝末期拍摄的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塔下有一个左手叉腰的人正在摆POSE,
和耸立的雷峰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大哥大”正流行的时候,
街边出售大哥大的店铺生意火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陕西的一农民和他的孩子们,
他怀里正抱着他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
这是1991年湖北一村庄的小学,
一场春雨过后,教室里已经是一片狼藉,
孩子们仍然在认认真真地听课。
1990年的西安城里一个年轻人,
正在开心地逗着家里的猫。
1994年上海街头的三位洋气的女性,
可以看得出来她们的打扮很新潮。
1987年身穿旗袍的女性正在摆姿势拍照。
1912年,一位青年男性在剪辫之前,
特意留下了自己和辫子的合影。
拍摄于20世纪10~20年代的合影,
图片中是蒋介石和他的妻子陈洁如。
至少百年前街头的三个小姐姐,
她们正在路边摊上大快朵颐。
拍摄于1874年的上海老照片,
图片中的罪犯应该是犯了不小的罪,
而上面的封纸写着“上海县”。
上个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出行方式,
相信有不少人曾经经历过。
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闹市街头,
干苦力的男子全身黝黑干瘦。
-end-
每天满足你的好奇心~
=================
32张你没见过的绝版老照片,历史是真迷人真香啊
1911年,重达400斤的潜水服 20世纪60年代,对飞机安全的标准和现在不同 美国一位老师在1970年代末/80年代初讲课时,展示冲浪的物理特性 1954年的恐怖电影《黑色泻湖生物》 早在Photoshop出现之前,已经有人制作这样的明信片 经常上网的朋友看到这张图可能会发出感慨:原来原型是这个啊! 只要手上有东西可看,人们就懒得理别人了,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这样 在床的外面套一层柜子,可以在寒冷天气保暖。这种床19世纪末在法国流行 晚清时,尚未倒塌的西湖雷峰塔,塔下面有一个左手叉腰站着的人,显示出塔的高大 1987年,德国的“计算机游行” 一种模仿真牙的牙刷,时间是1941年 1925年加拿大人驾驶特别的车辆玩弹球 游戏 1922年的芝加哥,仍然处于禁酒令时期,这位妇女展示的特制拐杖,里面可以藏一瓶烧酒 1937年布达佩斯,一名戴着特殊面具抗击抑郁症的妇女 过去,运动服并不像现在这样舒服,这是20世纪初女性在 体育 运动中的穿着 最早的豪华轿车,1910年拍摄于法国 1925年,一种用于治疗“注意缺陷障碍”的实验装置 1930年在伦敦举行的一场踝关节选美比赛 二战期间,一名受不了压力的年轻德国士兵在哭泣 20世纪50年代穿着时髦短裤的女性 1945年在美国,一个年轻的女孩和一名士兵道别 1900年的比利时矿工 狮身人面像的挖掘,时间大约是1850年 巴黎,1932年,一种名为“Cyclomer”的两栖自行车 1981年中国农村,一个妈妈正在用稻草给小孩擦屁股 1930年代在荷兰,一个销售生活用品的小贩的车 墙上的是中国1980代初开始流传的一句具有远见的口号 1946年,从太空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的照片 1933年在德国,服务员们戴着面具 1981年的电子竞技比赛,比赛的 游戏 是“太空入侵者” 1994年,比尔盖茨拿着一张CD-ROM光盘,显示其可容纳比他身下的所有论文更多的信息。不够如今,CD光盘也被淘汰了。。。 1980年代,改革开放会给未来中国带来多大变化,是当时难以想象的 这种花纹的丝袜,别说搁90年代了,就算今天穿出去一样是时髦的! 老照片的魅力就在于凝固时间,还原瞬间,勾起对那段特定 历史 时期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