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喻大华

时间:2024-12-22 10:20:59编辑:阿星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是什么?

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百家讲坛中的10个历史故事

先秦诸子的思想,既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当然应该继承,而且继承的方式只能是抽象地继承,也就是说,我们在继承先秦诸子这笔宝贵遗产时,必须“洗去”他们身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内核和普遍适用的东西。这种适用既适用于过去,又适用于今天;既适用于本民族,又适用于全人类。那么当我们用这种要求再去看待诸子时,他们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墨子和杨朱。





  墨子和杨朱的命运让人感叹,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是墨子和杨朱。当时天下人分成两派,要么跟着墨子,要么跟着杨朱。但是最后怎么样呢?这两个学派都衰落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东山再起,墨家一蹶不振。杨朱更惨,没有留下传记,也没有留下著作,人间蒸发了。这就让人奇怪,两个非常显赫的学派,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更让人想不同的,墨子和杨朱刚好是相反,截然相反。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人是什么形象呢?“腓无胈,胫无毛”就是小腿和小腿肚子上一根毛都没有,都哪儿去了?磨掉了。为什么磨掉了?辛苦啊,因为墨子和墨家学派是每天都要参加生产劳动,要走遍天下救苦救难的。




  而杨朱呢?杨朱的主张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如果能让天下获得幸福,拔我腿上一根毛,不干。截然相反,一个是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一个是毫不利己,一个是毫不利人。截然相反,大受欢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很奇怪吧?那么我们就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呢?中国人为什么不接受这两派的思想呢?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有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于丹《论语感悟》、蒙曼《武则天》、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李山《春秋五霸》合集、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董平《名相管仲》合集、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1、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以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带我们重温了那段铁马金戈的年代,易中天先生独到的分析、风趣的话语让很多历史迷们对历史更加有兴趣,甚至很多不喜欢历史的人都喜欢看易中天的演说。2、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王立群以他专业的角度,重新带我们了解《史记》里的大大小小事件,包括司马迁是怎么写成《史记》的,《读宋史》是从宋朝2位皇帝开始,深入浅出的带着大家重温中国北宋初年的历史。3、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先生是清史的专家,专门研究清朝的史籍,对于清朝的档案文件有相当高的了解,百家讲坛中阎崇年先生对于清朝的讲解,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不一样的清朝历史,特别是清朝初年太祖努尔哈赤的发迹史。4、于丹《论语感悟》其最大特点是,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5、蒙曼《武则天》该节目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蒙曼跟一般人对武则天的看法不一样,想揭示一个真正的武则天,她认为武则天和唐高宗一直相互信任,为共同的利益行动。6、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春秋战国时期又称东周时期,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中原各国开始争夺霸主,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7、李山《春秋五霸》合集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8、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只是表面上的共主,各路诸侯逐渐走上了争霸的道路,其中有一个神秘的国家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它一举打败了老牌霸主楚国,才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生力量吴国。吴国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鼎盛时期,吴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及江西的东北部。9、董平《名相管仲》合集二千七百年多年前,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虽然各个诸侯国在名义上仍然尊崇周朝天子为天下之王,但相互之间却经常因为土地、财富和人民而发生战争。在烽烟四起、弱肉强食的三百年的争斗中,名相管仲有五位诸侯国国君,先后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声望,召集诸侯会盟而成为诸侯盟主,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10、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春秋时期的晏婴,是后世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充满幽默与灵动,发生在晏婴身上的,“晏子使楚”、“挂牛头卖马肉”、“二桃杀三士”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晏婴作为齐国宰相,对内以身垂范,对外不辱使命,足足影响了三代君主,连至圣先师孔子都对他推崇有加,史圣司马迁更是发出了,愿意为他执鞭驾马的感叹。

上一篇: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