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真假黑米
在市场调查中得知,不法分子出售黑米有染色行为,那么,呢?下面我告诉你。 鉴别真假黑米的技巧 ①看光泽。正常的黑米表皮层带有光泽,劣质的黑米没有光泽。 ②看表皮。正常的黑米,用手抠下的是片状的东西,若是粉状的则是劣质黑米。 ③看米心。正常的黑米的米心是白色的,而普通大米的米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用大米染成的黑米,它外表虽然比较均匀,但染料的颜色会渗透到米心里去。 ④看泡米水。正常黑米的泡米水是紫红色,稀释以后也是紫红色或偏近红色。如果泡出的水像墨汁一样的,经稀释以后还是黑色,这就是假黑米。 黑米的 营养介绍 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属于糯米类。主要营养成分糙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5-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等;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 黑米的 相关典故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陕西成固人 今陕西城固还未出以前,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斗牛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万里。”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曰:“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下令进奉。
如何辨别真假黑米 黑米怎么看优劣
黑米虽好,但是在购买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市场上存在一些劣质和假的黑米。如何辨别真假黑米呢?一起看看吧。 黑米怎么辨别真假 1、看色泽 对于黑米来讲,色匀而均,没有过黑或者是过白的颜色,整粒黑米来讲,都是均匀的黑色。如果你发现,黑米里有白色的米或者是黑米粒黑的不均匀,则可能是假的。 2、搓颜色 对于黑米来讲,颜色是天然的,所以,根本搓不掉。你可以把黑米放在手心,然后用力搓一下,看一下手心是不是有黑的东西,如果有则不要购买。 3、掐表皮 对于黑米的表皮来看,实际上是在掐过后,就可以看到其皮有断层面。而如果你掐后,出现的是粉末状的话,则为劣质的黑米。 4、碎黑米 把黑米弄碎了,然后看一下,黑玉的内心是什么颜色。对于好的黑米来讲,其心是乳白色的,而普通的大米则为透明色。若为内心黑,则为劣质。 5、用水泡 如果你购买了的话,然后用冷水泡一下,看一下是不是水会变成黑色。如果变成黑色的话,则为劣质的。一般情况下,水会出现浑浊,或红,或紫,则为劣质。 怎么看黑米优劣 1、看光泽。好的黑米表面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碎米少;不好的黑米则颜色暗沉,几无光泽。 2、闻气味。取少量黑米哈口热气,然后立即嗅味。好的黑米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 3、刮表皮。黑米的黑色集中在其皮层,内部仍是白色。染色黑米由于染色过程中染料会渗透到内部,可将米粒外皮层全部刮掉,若米粒的白色看着不纯、不自然,则极有可能是人为染色黑米。 黑米桂花粥做法 原料:黑米100克,红豆50克,莲子30克,花生30克,桂花20克。 辅料:冰糖适量。 做法: 1.黑米洗净,浸泡6小时;红豆洗净,浸泡1小时;莲子洗净;花生洗净、沥干备用。 2.锅置火上,将黑米、红豆、莲子放入锅中,加水1000克,大火煮沸后换小火煮1小时;加入花生,继续煮30分钟。 3.加入桂花、冰糖,拌匀,煮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