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简介

时间:2024-12-23 01:28:11编辑:阿星

苏曼殊诗词

苏曼殊的诗词有以下: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乍听骊歌似有情》君为塞上鸿,我为华亭鹤。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炎蒸困露旅,南海何辽索。——《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偶成》 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近现代·苏曼殊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过平户廷平诞生处》谁赠雪莱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琅玕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题《雪莱集》(原译《师梨集》》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柬金凤兼示刘三·生天成佛我何能》

求苏曼殊有名的诗词赏析

行云流水一孤僧【出处】 民国·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鉴赏】 苏曼殊描写自己出家为僧,一个人孤独流浪,就像行云流水般的漂泊天涯,心情痛苦凄凉。若是暂时抛开苏曼殊的飘零身世不看,单独看“行云流水一孤僧”这句诗,倒也别有一番飘逸洒脱的尘世之美。【原诗】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狂歌走马遍天涯【出处】 民国·苏曼殊《憩平原别邸赠玄玄》【鉴赏】 一面狂声高歌,一面骑着马四处流浪,几乎走遍了天涯海角。此诗作者苏曼殊身世飘零,心虚凄苦异常,不得不狂歌走马,藉以发抒自己满腔的愁情苦思。撇开原诗的悲苦意味不看,单看“狂歌走马遍天涯”这句诗,倒也充分流露出流浪者的潇洒豪情,狂歌长啸,意气风发,广阔天涯,何处不是家!【原诗】 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鉴赏】 脚踩着芒鞋,手托着破钵,孤独地漂泊在无人相识的异乡路上;踏着满地的樱花不停地向前行走,不知究竟走过了几座桥。芒鞋:是草鞋。苏曼殊幼年即出家为僧,和尚外出脚多穿芒鞋、手托破钵沿途化缘。这首诗是曼殊和尚描写自己有如飘零落叶般的凄凉身世,哀婉动人。“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两句诗,颇能描写离乡背井者,天涯漂泊的孤寂与痛苦。【原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出处】 民国·苏曼殊《寄调筝人》【鉴赏】 我一心向佛,情愿忍受多情女子的怨恨;佛家说怨恨的产生,就是因为有爱有情。带着雨笠,披着蓑衣,归向那一片迷茫的烟雨中,我的心湖已经平静无波,与人无所爱恋,也不会发生嗔恨。苏曼殊早年出家,曾经写过“不向情田种爱恨”的绝情诗。这首诗描写他对爱情的推却,情意缠绵悱恻,情根还未完全断绝。【原诗】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情。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鉴赏】 楼头上飘飞着绵绵的细雨,有人在那儿吹着凄凉幽怨的尺八箫。流浪天涯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看那汹涌澎湃的浙江大潮?日人爱一尺八长的箫,叫“尺八箫”。箫音哀怨,最易引发人的满腔愁苦。浙江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是我国有名的胜景。曼殊和尚作此诗时,人在日本。这两句诗描写长年漂泊的人对故乡的深刻思念。【原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出处】 民国·苏曼殊《东居杂诗》【鉴赏】 彼此难得相逢,请你不要问我人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为一想起多难的祖国,就令人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作者苏曼殊早年参加革命,满怀报国热诚。这首诗描写他身在日本,心在祖国的忧愤情绪。【原诗】 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鉴赏】 华严瀑布的水势千尺高,却还比不上你对我的深情爱意呢!苏曼殊是民国初年有名的诗僧。诗中那位女子深爱曼殊,尽管曼殊早已出家为僧,但她对他的爱意,仍使他感动万分。华严:是日本的地名,以瀑布著称。这两句诗是由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变化而来。李白描写友情,曼殊却是描写爱情。【原诗】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鉴赏】 面对你真挚的情意,我只能以一钵无情的眼泪回送给你。只能怨恨我们相逢不是在我尚未剃发为僧的时候。 剃,是指剃发。一代诗僧苏曼殊身世飘零,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后来有女子对他十分钟情,情愿以身相许,因此他就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原诗】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读禅阅世》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读禅阅世》(苏曼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ZiXellxzIQ3qFeFqnyr-Q 提取码:qsvu书名:读禅阅世作者:苏曼殊豆瓣评分:7.3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5页数:271内容简介:苏曼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精通中、日、英、梵等几种语言。在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他都取得很大成绩。他的小说大多脍炙人口,多以恋爱悲剧为题材,缠绵悱恻,委婉动人,在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本书共三章:禅里禅外、化外红尘、君子如水。

读禅阅世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读禅阅世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代序一:苏玄瑛新传柳亚子余曩草苏玄瑛传,荒略过甚,意不自慊,屡思改撰,卒卒未果。偶检故箧,得日本僧飞锡所为潮音跋,叙述玄瑛家世,乃与平昔所闻大异。跋为玄瑛手书见畀者,宜无刺谬。又有说部《断鸿零雁记》,世称玄瑛自传,虽寓言十九,亦颇资节取。因穿穴之为新传,而余杭章氏所撰《曼殊遣画弁言》,亦间及焉。不足,则取资于玄瑛书札之属,暨余所亲知灼见者。庶无俗语不实,流为丹青之憾已。传曰:苏玄瑛,字子谷,小字三郎,始名宗之助,其先日本人也。王父史郎,父宗郎,不详其姓。母河合氏,以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八年甲申,生玄瑛于江户。玄瑛生数月而父殁,母子焭焭靡所依。会粤人香山苏某商于日本,因归焉。苏固香山钜族,在国内已娶妻生子矣。至是得玄瑛母子,并挈之归国。时玄瑛方五岁也。居三年,河合氏不见容于苏妇,走归日本。玄瑛依假父独留。顾苏妇惎玄瑛甚,族人亦以玄瑛异类,群摈斥之。卒分赀遣就外传于香港,从西班牙罗弼氏荘湘处……

上一篇:gloves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