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为什么叫本科 本科中的本是什么意思
本科为什么叫本科
本科英文为“Undergraduate”,而该词意为“还未拿到学士学位或类似学位的大学生”,所以《教育学名词》把它译为“大学本科生”。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类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国先秦时期《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与西方柏拉图倡导的"哲人治国"理念、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思想,共同开创了人类探索大学理念及其办学规律的先河。
西方最早的近、现代大学是1088 年建立于意大利的波隆尼亚大学,西方近、现代大学从英国纽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学理想,到德国洪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崭新理念,到美国"融入社会,多元开放"的理念创新,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眼未来,引领社会"的新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文化觉醒和理念创新的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引自西方的。但中国的文化始终是传承,西方的大学被引入中国后,有着明显的“中国化”色彩。
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学制概念,但科举却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古代科举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不是现在的高考每年都举行。
本科中的本是什么意思
本科中的本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有现实的客观条件制约,比方说交通问题,行政效率问题,时间太短,高生与官方都存在难题。
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还要与当时的其他制度相衔接。比如说“丁忧”制度。
“丁忧”,就是民间所说的守孝三年。考生或官员,如果有父母等亲人去世,必须回家守孝,不能参加考试或上班。
“丁忧”的制度规定,是二十七个月,约等于三年。科举三年一次,守孝也是三年,这样制度就衔接了。
古代纪年,使用的是天十地支。如1619年为丙辰年,这一年的科举即称“丙辰科”;1619年为己未年,这一年的科举即称“己未科”。这就是科举中的“科”。
那科举中的“本”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科举,考生要从秀才考到举人,再考到进士,三个级别。
其中的进士,先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考中后再参加“殿试”。“会试”是礼部举行的,“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
“会试”到“殿试”,没有淘汰,除非有什么违规行为,也有可能就是考生遇到亲人去世,需要“丁忧”,不能参加殿试。
正常情况下,参加了丙辰科会试,就会参加丙辰科殿试,也就是本科殿试。通俗地讲,就是参加同一科的会试与殿试。
所以,古代科举中的“本科”,指的是同一科。或者说,是“这”一科。
明代的著名历史人物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阳人。马士英是进士,但就不是“本科”了。
马士英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参加了“丙辰科”会试,并且考中了。但是,不知什么原因,马士英没有参加“丙辰科”的殿试。
没有参加最终的殿试,殿试资格还是有的。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载:“倘有因丁忧或别项事故,而不能于本科殿试者,可以声明事由告假,谓之告殿,准其于下一二科补殿试。”这样,马士英参加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殿试,成为二甲第十九名进士。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上是一样的。
本科
“本科”一词引证解释:
1、指进士科。《宋史·选举志一》:“开宝三年(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
2、犹今科。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三节:“倘有因丁忧或别项事故,而不能于本科殿试者,可以声明事由告假,谓之告殿,准其于下一二科补殿试。”
3、高等学校中的正科。相对于预科而言。巴金《灭亡》第六章:“ 李静淑到上海的时候,她的哥哥已经是N大学本科二年级生了。她也考入这个大学的预科。”
现在的 “专科”通常又被称作“大专”。
1929年,民国颁布《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规定专门学校改称专科学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即工业、农业、商业和医学四种,修业时间为两至三年。
“本科”出现于宋代,“专科”出现于民初,两者差了一千多年。